不得已,汉语辞彙。
拼音:bù dé yǐ
意思是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违背本意的还必须去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得已
- 外文名:cannot but;have to
- 拼音:bù dé yǐ
- 基本解释: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 出处:《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基本解释
【词目】不得已
【拼音】bù dé yǐ
【基本解释】[cannot but;have to] 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不得已,变姓名,诡蹤迹。——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详细解释
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1、《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2、《汉书·景帝纪》:“乃者吴王濞等为逆,起兵相胁,诖误吏民,吏民不得已。” 颜师古 注:“已,止也,言不得止而从之,非本心也。”
3、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俺二叔叔不得已,降了曹丞相 。”
4、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这三道防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我能够集中资金在一个地方办厂,那发展会更大的。”
5、南宋·文天祥《指南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蹤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6、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昔信陵君窃符救赵,得罪魏王,魏王弃之于赵,不许相见。后因秦兵围急,不得已而召之。”
7、清·王枚《睢州志·公署·袁尚书(袁可立)大石坊》:“知州王枚恐巨石下坠伤人必多,召其子孙与议修建,又各诿谢迁延,不得已命役夫暂为拆卸,俟其子孙光复焉。”
8、明 施耐庵《水浒》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
例句
1、这不是我的错,我也是不得已啊。
2、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