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不丹历史

(2019-08-31 21:35:26) 百科综合
不丹历史

不丹历史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丹历史
  • 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 国家:不丹
  • 独立:清朝

国家概况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国。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气候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人口为783689(2016年12月)。人口增长率约为1.3%。不丹族约占总人口的50%,尼泊尔族约占35%。不丹语“宗卡”为官方语言。藏传佛教(噶举派)为国教,尼泊尔族居民信奉印度教。

早期历史

不丹的早期历史充满着神秘色彩并且也是含糊不清。一些证据表明不丹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虽然史前的不丹历史还没有被考证,但有证据显示最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有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和武器。
7世纪,佛教开始传入不丹。吐蕃国王松赞乾布命人在今不丹中部和帕罗宗建造了两所寺院。
8世纪,莲花生曾至不丹传教。即为吐蕃一个部落。9世纪开始形成独立部落。
12世纪后藏传佛教竺巴噶举派逐渐执掌权力实行政教合一。不丹在13世纪元朝统一西藏后,受元朝总制院管辖。

神权政府

1616年夏仲阿旺朗杰在统一了不丹后,又利用不丹的地利人和,先后五次打败了格鲁派,终于在不丹立足。夏宗阿旺朗杰奠定了现代不丹的领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础。西藏与不丹的宗藩关係在十八世纪颇罗鼐掌政西藏的时期确立。
不丹历史
清朝政府未将不丹纳入属国,但允许西藏拥有自己的属国。1772年遭英国入侵,沦为英国的保护地。186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被迫割让2000平方公里土地。

君主国家

旺楚克家族

1907年12月17日,乌颜·旺楚克被拥为国王,称竺加布。取消沙布隆职衔、废除德布王,宣布国王世袭,集政教大权于国王一身,结束神权、政权并存的历史,开始了旺楚克家族的统治。
1949年,印度与不丹签订《印度不丹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係接受印度的“指导”。印度每年付给不丹的津贴增为50万卢比,继承英国在不丹的特权。

现代不丹

1952年,旺楚克家族王储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继任国王。他为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对不丹内政、外交进行一系列重要的改革。1953年,成立赞都(即国民议会),为不丹历史上第1个立法机构。1965年,成立王国谘询委员会,在赞都休会期间,该委员会就国家大事向国王提出建议。1968年,成立本卡措克(大臣会议),是王国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
1968年,国王在第一次赞都会议上宣布不丹为君主立宪国;赞都拥有最高权力,不仅有权任命大臣,而且一旦国王违背人民福利和国家利益时,有权罢免国王;并具体规定,如果赞都以 2/3的大多数通过对国王的不信任投票,国王必须让位给继承人。在经济方面,1956年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农奴制,取消对尼泊尔少数民族的歧视。1961年开始实行经济建设五年计画,1971年成立国家计画委员会,独立制定经济发展计画。发展重点是交通、电力、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农业。在国内实行政治、经济重大改革的同时,不丹积极争取独立自主地参预国际政治、经济活动。
60年代初,不丹首相公开宣布,“不丹不是印度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外交关係”。1963年不丹成为科伦坡计画组织的会员国。1971年不丹参加联合国组织。结束了这个国家长期与世隔绝的状况。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现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于1974年即位(见彩图)。继续执行先王的内外政策,努力发展对外政治、经济关係。
不丹一直以禁区而闻名,直到20世纪60年代修了通往外部的公路、70年代开放边境,目前不丹与5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係,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均无外交关係。在所有邻国中,不丹也是唯一一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不丹1999年才引进电视,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路的国家,手机和网际网路的普及率分别仅为30%、5%,全国只有一个机场,没有铁路,几乎与现代化世界格格不入。
不丹同中国有悠久的往来,两国关係友好,但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没跟中国建交的邻国。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