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下南洋(纪录片《下南洋》)

(2019-12-18 18:18:30) 百科综合
下南洋(纪录片《下南洋》)

下南洋(纪录片《下南洋》)

《下南洋》这部高画质电视纪录片,是马来西亚常青集团、中央新影集团、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周兵导演工作室联合承制,是一部全面反映南洋华人发展历程的10集高清纪录片。

基本介绍

  • 集数:10
  • 每集长度:45分钟
  • 类型:纪录片
  • 首播时间:2013年
  • 导演:周兵
  • 中文名:下南洋
  • 出品公司: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拍摄地点:东南亚、中国等
  • 上映时间:2013年12月20日
  • 製片人:周澜
  • 出品人:张晓卿、高峰
  • 总监製:罗明
  • 监製:刘文、蔡天佑
  • 创意总监:麦天枢
  • 摄影指导:王昱
  • 特邀摄影:Luc Diron
  • 旁白:周志强
  • 作曲:王同
  • 总剪辑师:司徒家明
  • 总撰稿:周兵、祝捷
  • 总导演:周兵、祝捷
  • 学术顾问:麦天枢、王赓武、庄国土
  • 旁白语言:国语

内容简介

南洋,始终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课题。南洋的华人阅历了整箇中华千年和百年来的双重命运。探索南洋对于中国文化的自我理解,以及对当下中国人自省与思考的价值都越来越凸显。该片将展现华人在东南亚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开放的全球视野梳理历史、关照当下,力求打造一部能够对华人社会未来发展的建构有所启示的历史人文纪录片。
此片历时三年,深入九国,纪录千年,试图向观众揭示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南洋。

播出信息

2013年12月20日―3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特别呈现》时段(每天22:00)(1―10集)
2014年5月19日―30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魅力纪录》栏目(每天23:40)(1―10集)

分集介绍

第一集《华南之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观众,南洋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地理概念,本集将向观众介绍何以本片将南洋的範围界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并展示今天的南洋有着什幺样的面孔、南洋的生活是怎样的景象、有着怎样独特的文化景观。这是一个多彩的南洋舞台,序幕刚刚拉开,接下来在这个舞台上,历史与当下都将陆续登场。
第二集《南下之帆》
本集导演/撰稿:张华
中国人从什幺时候开始涉足南洋岛国?以当时的航海技术,人们是驾着怎样的船只经过怎样的航线,来到南洋?是什幺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帝国的思维传统与统治基调,与历时近千年的下南洋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繫?而一旦出洋,对于船舱中那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来说,又意味着一趟多幺兇险与艰难的旅途……
第三集《异乡家园》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
这是华人初到南洋之后,建立的新生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在什幺行业工作?他们与当地原住民的关係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又展现了哪些来自其文化背景的品格特质?在一片几乎未被开发的处女之地,中国人是如何建立起异乡的家园?
第四集《血泪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 蔡美慧
当殖民时代开始,西方以国家行为组织化地进入南洋,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已经在当地生存下来的华人产生协作及冲突。在南洋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殖民者的统治下,华人的命运亦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最极端的,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屠杀。血流成河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幺?经历了血泪苦难之后,南洋社会是否已走向更健康理性的社会架构?
第五集《百年兰芳》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南洋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个存在长达百年,叫作“兰芳”的政治体。它其实只是南洋先后出现过的众多华人政治体之一。但是因为曾经有学者把它称为“兰芳共和国”、“兰芳公司”,而让它负载了更多意义。扑朔迷离的“兰芳”到底是怎样的组织?它与隔海相望的母国民间社会组织形态有着怎样的血缘关係?它是否真的负载了中国人的“现代国家”之梦?
第六集《千年家族》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中华的传统中,家族的繁衍时间远远长寿于王朝的更迭周期。是什幺赋予“家族”这一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是如何在南洋的舞台上扎根蓬勃?而这份蓬勃的背后,付出的又是什幺?血缘——这既是中华最大的宗教,也是中华走向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最根本问题。
第七集《母国春秋》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在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心里,故乡只是以留在家乡的亲人为中心,以村镇为半径的一个很小的地理範围,在这之上,不是故国,而是朝廷。千年来,在天朝观的笼罩下,朝廷是如何对待出洋的子民?南洋华人又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由此自认为中国人?本集将站在母国的视角,描述南洋华人身份的变迁,由此,也映射出母国的变迁。
第八集《北望之心》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百年来的动乱与曲折,南洋华人是最切身的旁观者或亲历者,他们由早年间悲剧的主体变成了想要改变国家整体悲剧命运的人。随着国民观念的建立,他们面对母国,曾以怎样的热忱和决绝参与着国家的变革,但他们北望母国的赤子之心却总要面临冰或火的考验……
第九集《开放之门》
本集导演/撰稿:吉凤颂
长久以来,南洋都是中国这片大陆与外界连线的一个重要门户。现代的思潮、物资的流通、人才的进出……或多或少都通过这扇门。变革的潮流既有澎湃一时的波澜,亦有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南洋之门到底曾经试图带给中国什幺?如今留下的又是什幺?自此,我们的视线开始由历史转向未来。
第十集《期待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 周兵曾欣
对南洋华人的纪录与书写,揭开的只是南洋舞台的纷繁一角。
全球自由迁徙和自由生存是全人类获得的现代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在全世界的深入,有着共同历史源流的文化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居分享社会资源,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景象。面对多民族社会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主创团队

出品人:张晓卿、高峰
摄影指导:王昱
学术顾问:麦天枢、王赓武、庄国土、Alan-MacFarlane
撰稿/导演:曾欣、张华、张效、蔡美慧、丁英锋、董力、吉凤颂
总撰稿/总导演:周兵、祝捷
解说:周志强
总剪辑师:司徒家明
作曲:王同
监製:蔡天佑、郭本敏、蔡小敏、纪晓海、李威、刘静
策划人:胡彦春
製片人:周澜
侨务部门联络人:林菂
总策划:江迅
航拍:李真、邓少波、苗壮、FLYING-CAM ASLA、VINCE SKYCAM
创作总监:麦天枢
斯坦尼康摄像:马天亮、王嘉玮
特邀摄影:Lue Drian

主创介绍

周兵周兵任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学术研究院秘书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及博物馆系中国艺术史博士;同时兼任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客座教授。九三年进入北京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先后担任《东方之子》栏目编导,《东方时空》特别节目《记忆》总编导,《东方时空》、《纪事》栏目製片人。零三年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特别节目组製片人、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此后,拍摄及监製纪录片上百余部,包括《梅兰芳》《敦煌》《外滩》《当罗浮宫预见紫禁城》《台北故宫》《下南洋》等。他先后三次荣获中国纪录片年度导演,作品多次荣获金鹰奖、白玉兰奖、金熊猫奖、星光奖等几十项国家级以及国际性奖项。
祝捷中央电影学院毕业,内地新锐青年导演。纪实类作品2005年 CCTV国际频道春节特别节目《丽江·过年》导演、2007年《TAXI——A MOVINGLIFE WITH CHINESE》(CNEX委制)导演(入选加拿大新亚洲独立影像展)、2008年《台北故宫》导演、2009年《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导演、2010年纪录电影《外滩轶事》、2012年《下南洋》总导演
剧情类:2007年电影短片《天堂的颜色》(第十届日本东京Shortshorts国际短片电影节(2008)亚洲竞赛单元最佳影片、义大利San Giò Video Festival of Verona(2009)DINO COLTRO AWARD)、2007年 电影短片《我自己的Malena》、2010年 纪录电影《外滩佚事》编剧、执行导演、2011年 电影《长江图》执行导演(荣获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剧本基金台湾金马电影节后期基金)
创意总监:麦天枢
作家、学者。是当时报告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土地与土皇帝》、《西部在移民》、《爱河横流》、《天荒》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全国主要文学奖项。九十年代主要从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着述有《昨天——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农民——关于九亿人的现场笔记》、《天国猜想——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等。截至2011年已总策划、创作指导参与《大国崛起》、《汉字五千年》等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纪录片。
摄影指导:王昱
王昱是一名中国电影摄影师,曾与中国很多知名导演合作,合作者包括田壮壮、娄烨、李玉、贾樟柯等人。他参与摄影的第一部电影是2000年娄烨的电影《苏州河》。凭藉电影《吴清源》,王昱获得2007年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摄影,并获2007年亚太电影大奖(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最佳摄影奖提名。
特约摄影:Luc Drion
着名导演、摄影师,摄影作品有《海洋》、《迁徙的鸟》
製片人:周澜
2001年2月~2003年5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纪事》栏目组任编导;2003年6月~2007年6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特别节目组 任编导 参与纪录片《癸未之战》、《沙尘暴》、大型直播《敦煌再发现》等特别节目的製作;2007年7月至今在中央电视台新影製作中心特别节目部 任编导;2004年~2005年 担任10集电视纪录片《梅兰芳》第7集导演;担任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第7集导演;2005年12月 担任2006年度贺岁直播节目《一年又一年》短片总导演;2006年12月 担任2007年度贺岁直播节目《一年又一年》联合总导演之一;2007年~2009年 担任12集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製片人;担任10集电视纪录片《敦煌》第7集导演;2011年至今 担任10集电视纪录片《下南洋》製片人
投资方: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张晓卿 (马来西亚华人 丹斯里 拿督 爵士)
193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诗巫市,祖籍福建省福州,马来西亚着名华人企业家,东南亚文化学术界名流和社团领袖,曾任马来西亚国会上议员,现任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创会会长、世界中文报业协会首席会长、世界张氏总会创会会长、世界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执行主席、世华媒体集团执行主席。同时兼任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光明日报》社长;香港明报企业集团董事主席。曾荣获砂拉越州元首颁赐“拿督”勛衔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颁赐“丹斯里”勛衔殊荣。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发起创立“冰心文学奖”,设立了“常青怀恩基金奖学金”等,曾荣获“中国儿童慈善家”等美誉。2009年五月获得世张总会颁给挥公最高荣誉特级勋章。2009年九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当选为“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名誉主席。此外,2009年他获得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册封爵士勋章,以表扬他在世界商业、小区和慈善公益事业所作的贡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