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六番薯,广东省遂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下六番薯生鲜薯光滑无皱痕,少凹陷、少虫皮,质地水润细腻甜脆;煮熟时薯皮微裂开,易剥离,香甜浓醇,肉质鲜美,入口甜滑,无渣无根,薯香诱人,含有钙、镁、铁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处。
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下六番薯”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下六番薯
- 外文名:The next six sweet potatoes
- 产地名称:广东省遂溪县
- 品质特点:外表光滑,大小均匀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国家质监总局2016年第128号公告
- 批准时间:2016年12月28日
产品特点
下六番薯生鲜薯光滑无皱痕,少凹陷、少虫皮,质地水润细腻甜脆;煮熟时薯皮微裂开,易剥离,香甜浓醇,肉质鲜美,入口甜滑,无渣无根,薯香诱人,含有钙、镁、铁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下六番薯

产地环境
下六番薯产自广东省遂溪县草潭镇,草潭镇地处雷州半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呈扁担形,土地平旷,东高西低,海拔5.7~25米之间。多为沙泥土,共有耕地15877亩。
遂溪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为1759.4毫米,通常7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
广东省遂溪县环境

历史渊源
20世纪末,广东省遂溪县下六镇堵海造田,在海地上种植番薯;
2002年,广东省遂溪县下六镇大量培植番薯;
2001年,广东省遂溪县成立了“南洋围”和“惠群”两个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下六番薯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广东省遂溪县种植下六番薯面积约15000亩。
下六番薯

产品荣誉
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下六番薯”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下六番薯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下六番薯产地範围为广东省遂溪县草潭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
大叶红、香芋薯、天鹅薯、鸡蛋黄。
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河流沖积土发育而成的河沙泥、河泥田或河粘土田,pH值範围为6.0-7.0,土壤有机质含量2-3%。
栽培技术
育苗
选200克-300克薯块,3月中旬-4月上旬排种,5-6月剪苗,进行二级假植扩繁,苗高20米时摘心,当苗高30米以上,有5-7片叶时剪苗栽插。
种植
7月下旬-8月上旬移栽,选割第一段壮心苗栽插,採用水平单行插,苗长约30厘米,苗长约30厘米,薯苗入土3-4个节,覆土深度5厘米左右;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4000株。
水肥管理
667平方米入有机肥≧1500千克,收穫前20-30天停止灌水。
收穫:12月中下旬至1月下旬,叶片局部变黄,及时收穫。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薯块外表光滑,大小均匀,肉质鬆软,口感香滑。
理化指标:鲜薯含澱粉≥26.73%,总糖≥29.70%。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誌使用
下六番薯产地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遂溪县市场监管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下六番薯的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