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7月,是由原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与商务学院调整组建而成。原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安徽财贸学院合作经济系。学院设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六个系,开设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行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办学资格。{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化为一级学科,展示归为工商管理学院管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外文名: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简称:安财工管学院
- 专业数目:6个
- 创办时间:2010年
- 院长:宋思根
- 所属地区:安徽蚌埠龙子湖区
概述
该系始建于1988年,后先后更名为企业管理系、工商管理系。2005年1月,以原工商管理係为基础,组建管理学院。原商务学院的前身为贸易经济系,始建于1959年5月。2000年,贸易经济系分设为市场行销系和国际经济贸易系,2005年1月,以市场行销係为基础成立了商务学院。学院拥有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专业3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MTA)两个专业学位点,其中企业管理为省级B类重点学科。设有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现代行销与物流管理、商品学等五个实验室,其中电子商务实验室为校重点实验室。学院还设有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等三个校级研究机构。
学院领导
汪 麟 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宋思根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王晶晶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MBA/MTA教育中心主任
陈凤英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铁流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1人,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3人,博士(含在读)2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8人。学院拥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学院注重通过加强科研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及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余项,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社会经济体制比较》、《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着20余本。学院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成效显着,多项教学研究成果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继《管理学原理》被确认为首批重点课程之后,《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行销》、《人力资源管理》又先后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为校级精品课程。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教学方法正在不断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
科研概况
多年来,学院承担了安徽省“112”工程培训计画、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培训任务以及行销员(行销经理)资格认证、高级物流员资格认证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等教学和培训工作,为社会培训了大量急需人才。学院同时还与五矿发展、丰原生化、安徽水建、安徽省旅游集团、淮化集团、德力集团、合肥百货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係,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科研成果
序号 | 姓名 | 作品名称 | 作品载体或发布、採用单位 | 发表、出版、立项或採用时间 | 级别 |
11 | 杜运周 | 展现还是隐藏竞争优势:新企业竞争者导向与绩效U型关係 及组织合法性的中介作用 | 管理世界 | 2012年第7期 | 权威 |
12 | 杜运周 | 顾客授权与新企业合法性关係实证研究 | 管理学报 | 2012年第5期 | 重点 |
13 | 杜运周 | 互动导向与新企业绩效:合法性中介作用及其启示 | 管理科学 | 2012年第4期 | 重点 |
14 | 张斌 | 税收制度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 外国经济与管理 | 2012年第5期 | 重点 |
15 | 胡登峰 | 创新网路中知识转移 “度”及维度影响因素研究 | 学术月刊 | 2012年7月 | 重点 |
16 | 陈永平 | 企业业务拓展中信息资源共享战略平台构建-以物流企业为例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12年第2期 | 重点 |
17 | 陈永平 | Research on the capacity breakthrough of value creation about enterprises logistic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2012 | 2012年5月 | 核心(EI收录) |
18 | 陈永平 | Analysis on organization networking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Service value creation |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terials | 2011年11月 | 核心(EI收录) |
19 | 彭品志 | Pursuit and Avoidance of the "Sheep Flock Phenomenon"during Oper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 第十二届西湖国际中小企业研讨会 | 2011年5月 | 核心(CPCI收录) |
20 | 王平 | 情境因素对网路社群中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的影响研究 | 财贸经济 | 2012年第2期 | 重点 |
21 | 宋思根 | 消费者选择的启动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经济学动态 | 2012年第5期 | 重点 |
22 | 徐伟 | 商业领域“真实性”及其行销策略研究探析 | 外国经济与管理 | 2012年第6期 | 重点 |
23 | 徐伟 | 基于资本市场的行销绩效研究回顾与启示 | 外国经济与管理 | 2012年第4期 | 重点 |
24 | 王德应 | Consider of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Fund Operational Strateg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 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ngement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 2012年1月 | 核心(CPCI收录) |
办学理念
从严要求,勤奋务实,是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和教学的宗旨;规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是工商管理学院追求的管理目标;厚基础、宽口径、重套用是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的培养方向。管理策划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在校内颇具影响力,演讲赛、辩论赛、文艺、体育活动在安徽财经大学享有较高声誉,知识竞赛生动活泼,社会实践活动有声有色,使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曾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2009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2010年)、 “第四届‘用友杯’ERP沙盘对抗赛”安徽赛区二等奖(2008),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安徽赛区特等奖(2008), “用友杯”ERP管理沙盘大赛安徽赛区第三名(2008),安徽省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决赛银奖(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02)。学生一次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毕业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深受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欢迎。
现任领导
卢太平 | 院长、博士、教授 | |
汪麟 | 院党总支书记 | |
王晶晶 | 副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 |
陈凤英 | 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 |
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当代企业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熟练运用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具备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实践工作和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大量的管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管理模拟及社会实践活动,接受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综合训练;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管理、创业管理、投资分析、国际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专业优势。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专业素质以及人文素养,拥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具备从事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3. 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网路技术,具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套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创造性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5.熟悉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的规则与惯例;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及动态,掌握文献检索及资料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三、学制
该专业基本学制为4学年,并实行3-6年弹性学制。
凡依照培养方案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
四、毕业与授予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经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安徽财经大学普通本科学生学士授予办法》规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考核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弹性学制内学生可以选读双专业、双学位。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2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2学分)、农村社会调查(1学分)、城市社会调查(1学分)、专业调查(1学分)、专题调查(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共16学分。
市场行销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备现代行销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现代行销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企业活动中的行销业务,能在企事业单位、大中专学校、科研机构中从事行销管理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套用型和複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整合和发挥我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交叉性和複合型的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学生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行销套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塑造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行销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组织行销、流通和服务行销是我校市场行销专业的两大培养方向。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经济、法律、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打好行销管理的素养,在行销的思维、观念、方法和能力上得到系统扎实的训练。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行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具备从事企业行销策划与管理的能力;
3. 具备评价与选择行销方案和进行行销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
4. 掌握公司行销活动的方法和技巧,从事行销管理的初步能力;
5. 具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从事行销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6. 熟悉国内与国际行销活动的法规与伦理;
7. 了解行销在国内外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科技动态;
8. 能用一种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文献、资料,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套用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学年,并实行3-6年弹性学制。
凡依照培养方案提前学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
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
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及要求
实践教学环节由军训(2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外实践(2学分)、农村社会调查(1学分)、城市社会调查(1学分)、专业调查(1学分)、专题调查(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共16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