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乘马岗镇石河

(2020-03-24 10:13:20) 百科综合
乘马岗镇石河

乘马岗镇石河

乘马岗镇石河地处麻城市西北部,北与河南省新县泗店乡、田铺乡接壤,东与黄土岗镇相连,南与龙池桥办事处、五脑山林场交界,西与顺河镇毗邻。版图面积300平方公里,辖43个村,267个村民小组,13718户,总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水田3万亩,山林22.3万亩,是麻城市的农业大镇、经济强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乘马岗镇石河
  • 地址:麻城市西北部
  • 面积:300平方公里
  • 总人口:6.8万人

简介

乘马岗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山地、平畈犬牙交错。南北最大纵距27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5公里。境内最高山峰朝天尖海拔590米。举水河一级支流跳水河自北至南贯穿全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风力为2.4米/秒、降雨量1100毫米、气温19℃,冬季平均气温10℃,夏季平均气温25℃。无霜期自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约250天,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9%,2005年,版图面积297.76平方公里,水田38340亩,旱地19560亩,林地179475亩,水面4358亩。乘马岗镇以中低山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形成了东北向东南,西北向西南的山脉走向。乘马岗镇2条水系贯穿全境,构成了由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地势。最高点朝天尖海拔590米,最低点下李家畈海拔130米。乘马岗镇境内现有小二型以上水库28座,水资源总量为600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77立方米。境内矿产资源有金、铜、铁、石英石、石材等,其中铜的蕴藏量最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畜牧业以牲猪、黄牛为主。特产有青茶、板栗、油茶、油桐、银杏。林木主要有松树、杉树和枫树。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金银花、野菊花、野荆芥、桔梗、艾草、灵芝、伏苓、天麻、天冬等中药材分布广泛。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松、杉、枫、栗、竹为主的植物种类繁多,兰花和杜鹃花满山遍野,墨兰、四瓣兰翟讳稀兰花分布在密林深处。野生动物分布广泛,野猪、野兔、野鸡等数量逐年增长。

乡镇变迁编辑

1986~2005年,乘马岗镇历经三次撤併和改设。其前身是1986年设定的乘马岗区。1987年9月撤区建乡,乘马岗区分为乘马岗乡和王福店乡;1997年3月,王福店乡撤乡建镇;1999年12月,王福店镇和乘马岗乡合併为乘马岗镇,镇=驻地王福店街。2005年总人口60287人,辖43个村委会、265个村民小组。

下属区域编辑

乘马岗镇辖43个村委会:王福店、上马石、汤家垸、高桥、王家塘。
乘马岗镇农作物
韩家墙、江树、许家河、王家河、颜家河、骑路铺、施家边、严家榜、院子、程家沖、姚家河、白石河、沈家坳、枫树岗、飞龙山、易家畈、四口塘、王富、万义、胡家墩、乘马岗、石槽沖、大河铺、艾家河、小寨、凌家岩、新村、丁家畈、石河、白果树、砂子岗、董家畈、落衣山、得胜寨、肖家山、蛤蟆岗、傅家榜、李家畈。

经济发展编辑

乘马岗特产

乘马岗盛产稻穀、小麦、大豆、红薯、花生、油菜和芝麻等农作物。2005年年产粮食29023吨。板栗、茶叶、松脂是特产。花生、油菜和芝麻三大油料作物是境内的重要特色,有“麻城油缸”之誉,三种作物年产达8202吨。畜牧业是乘马岗镇支柱产业。2005年出栏黄牛2836头,出栏肥猪17476头。水产品养殖发展快,以大河铺、落衣山、草庙沟、白石河水库为主的水面养殖,有鲢、鱅、草、鲤、鲫、虾等多种水产品种,产量高。乘马岗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加强基地建设,以创建湖北省老区开发示範区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黄牛生产大镇”,“花生生产大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乘马花生”、“凌岩野菜”、“长生缘花生油”为代表的一批叫得响的精品名牌。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如雨后春笋,主要品种有日本甜柿、北方梨枣、韩国萝蔔、中草药材、美国王鸽、番鸭、野鸡等。常规养殖实现了品种优良化,发“三元杂交猪”、“绿壳蛋鸡”为支柱的庭院经济,是人民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技术

乘马岗镇是一个山区农业乡镇,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增多,农村水田面积有抛荒趋势。
镇委、镇政府及时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编印水稻轻简栽培技术要点,培训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年人员,让民众进行学习水稻轻简栽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对平畈大田,採用农业机械插秧,就是先用秧盘育地,在规定的秧龄期内用插秧机进行栽培;对丘陵高山的小田块,採用“草育保姆”育秧,达到一定秧龄时再进行抛栽,或直接採用直播形式进行栽培;对水田面积较大,而劳力又较少的地方,採用免耕栽培技术,通过使用除草剂摧枯前季作物残茬后,并进行抛栽。2007年以来,乘马岗镇採用集中办点示範与分散示範相结合,共举办水稻栽培现场会10余场次,推广面积1500亩以上。王福店村村民陈明辉採用直接栽培面积5亩,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耕整和直播种子,比人工栽培节省劳力5个,节约生产成本近200元。

乡镇建设编辑

乘马岗镇人民生活变化显着,集镇建设初具规模。2005年已建成骑路铺、江树、王福店、石河、白果树、乘马岗、大河铺、李家畈、院子、易家畈等集镇或农民新村。镇区社会服务功能齐全:变电站、水厂、电视转播站、电讯大楼、无线机站,高中、国中、国小、幼稚园、福利院、卫生院、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用社、邮政电信支局、农贸集市、商店、药店、粮油加工厂、石油加油站等设施配套完善。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人,农民生活丰富多彩。机车、手机、彩电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消费品。2005年,镇区有36户居民配置电脑,有80户农民购置小汽车。农民网上聊天、开车兜风渐为时尚。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2005年夏,外地老闆总投资1150万元,以石英石、铁矿为加工原料的锦鑫石英有限公司、山缘矿业有限公司、矿本石英颗粒加工厂相继投产,武汉老闆投资30万元兴建的王家河生态农业园开工。基础设施投入大,效果好。1996年秋,白塔河至乘马岗的26公里黑色路面全线铺通;1998年,王福店至万义的大别山腹地公路土建工程达到国家验收标準;2004年底,通往王树声将军故里的6.2公里水泥路面全部硬化;2005年12月,骑路铺至院子的8.1公里水泥硬化路面竣工。水利建设有新突破。2001年秋,黄冈市政府“家门口蓄水工程”惠及22个村,总计扩建、兴修小水库、大塘堰25座,增加蓄水36万方,增加灌溉面积万余亩。2005年11月18日,投资2300万元的大河铺水库整险加固工程正式动工。山丘开发卓有成效。以骑路铺农业生态示範园为龙头的林果产业,在蓬勃发展。2005年秋,林果面积18290亩,其中板栗12000亩,梨子2600亩,甜枣800亩,日本甜柿600亩。2005年,板栗产量达到530吨。商业网点逐渐形成,布局合理。镇区、乘马岗、石河、李家畈、江树、骑路铺、院子、易家畈的商贸已形成市场,农副土特产交易活跃。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日益稳定。1992年以来,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逐年增长,年收入10万以上的务工精英达80余人。2005年乘马岗镇外出务工收入突破6000万元。

历史沿革编辑

乘马岗镇是着名的革命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2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册烈士5900人,孕育了大将王树声、上将王宏坤、陈再道、许世友,中将张才千、李成芳、王必成,少将丁先国、肖永正、祝世凤、徐其孝、赵炳伦、肖志功等26位将军和35位省军级领导,是闻名中国的革命老区,被誉为“中国将军第一乡”,是湖北省“革命中心地带”27个重点老区乡镇之一,也是湖北省扶贫重点乡镇。麻城市第一位共产党员(王幼安)、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支农民自卫军、第一个农民协会就诞生在这里,是着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境内现保存革命遗蹟有“乘马会馆”、许世友将军墓、王宏坤将军墓、麻城县委传达“八七”会议旧址,杨泗寨、方家垸、得胜寨战斗旧址。将军之乡新中国成立后湖北麻城籍授衔的将军和相继担任省(部)军级领导干部有大将1位:王树声;上将3位:王宏坤、许世友、陈再道;中将7位:王必成、李成芳、张才千、周希汉、鲍先志、郑维山、张池明;少将25位:丁先国、王政柱、邓岳、冯仁恩、朱火华、朱玉学、朱致平、江鸿海、李庆柳、肖永正、陈波、余述生、佘积德、张汉丞、张培荣、张吉厚、周纯麟、赵炳伦、祝世凤、胡立声、袁 彬、高志荣、高立忠、徐其孝、喻新华;省(部)军级领导干部88名:丁宪法、丁先德、丁汝青、王宣、王光美、王远应、王宏清、王恩厚、王德润、方敬英、邓瑞铃、尹国洪、尹晓春、冉光甫、冯志录、朱公富、朱荣昌、朱彩琴、伍辉文、刘永贤、刘启明、江守松、江守田、江祥兴、毕光友、苏凤、苏顺淼、李珍、李勇文、杨炬、杨业奎、杨志义、杨志宏、杨志稚、肖文斌、肖永汉、肖志攻、何兰阶、邱 阜、邱子林、邱玉珠、汪心一、张毅、张世功、张世魁、张兴开、张良德、张治公、陈益、陈 银、陈文祺、陈文高、陈世全、陈泽进、陈明池、陈 明、易 毅、易良华、罗昭福、胡大祥、赵炳安、赵基梅、桂文和、徐在先、徐志安、徐其江、俆其富、徐锡珠、陶景、陶怀德、誾家友、黄安义、彭恩忠、董安义、董家义、程本、程再凤、曾凡亨、曾沙萍、曾宪国、傅文杰、傅兴大、傅达辉、傅海龙、谢家友、简佐国、熊少兰、戴景华。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