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前身是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创建于1986年12月10日,是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16个国家18个城市的23家电视台、製片公司以及中国众多电视台的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了这一国际电视界的盛会。电视节组织者,以平等的节目交换形式,获得了参加国家的电视剧17部(集)、文化专题片16部、风光专题片25部的播映权,由上海电视台向其收视率範围的一亿观众进行播放,在中国电视观众中引起了震动。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上海电视节家喻户晓,正式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标誌性电视节。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集评奖、市场交易与创投、论坛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电视节,上海电视节始终秉承专业、前瞻、创新的特色,发挥文化交流功能、产业集聚功能及经济带动功能,不断以保证其在业界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力。经过二十多年品牌打造,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电视节活动。
第24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18年6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第25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19年6月10日至14日举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电视节
- 外文名:Shanghai Television Festival
- 创办时间:1986年
- 性质:国际性电视节
- 奖项:白玉兰奖
主体活动
上海电视节主体活动包含了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白玉兰优秀电视节目展播、国际影视市场· 电视市场、国际新媒体与广播电视设备市场、白玉兰电视论坛、“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等国际性综合活动。
项目 | 简介 |
『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 | 以公正的评审规则、规範的流程设计和专业运作,凸现评奖对艺术创作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由世界各国选送的优秀电视作品主题多元、製作精良、表现各异,呈现出各国文化的斑斓多姿。 “白玉兰”评奖包括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录片及卡通片四大类别,近些年还设立了以推动全球电视剧相互合作及共同繁荣为目标的海外电视剧奖。每年,“白玉兰”奖均吸引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视机构选送的上千部优秀电视节目参赛。 “白玉兰”奖评审阵容强大,所有评审均为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业界精英。李少红、张纪中、蒋雯丽、尼古拉斯·迈耶、克拉斯·丹尼尔森等均曾担当过“白玉兰”奖评审。 |
国际影视节目市场 | 集成品交易及项目创投于一体的专业平台。创办25年来,以专业、国际、务实的特色赢得良好口碑。2012年,国际影视节目市场有300余家中外影视机构设展,吸引了超过2000名中外专业买家、逾万名与会来宾参展。亚洲动画创投会共收到原创作品200余件,其中包括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动画项目。首次开设的学生特别奖吸引了数十家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和工作室的动画作品。本次亚洲动画创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动画精英、投资方代表、入围项目代表和学生作品选手300多人参与了项目培训、陈述,投资洽谈及论坛等活动。 |
国际新媒体暨广播影视设备市场 | 汇集中外影视技术专业领域最顶尖的参展商,强化设备、现代技术与节目製作的互动关係,更好体现内容与设备的互动与融合。2012年设备市场紧紧围绕媒体行业发展的热点,以“迈入全媒体时代”为主题,以行业关注的3D技术为切入点,引进顶级新媒体及设备厂家进行现场演示。其中,世界首发的4K摄像机,中国首辆3D转播车,立体线性编辑系统、全媒体资源编辑系统等都代表了当今广播电视技术的最新成果。 |
『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 | 国际电视论坛以“全球话题、行业经验、跨界合作、创新发展”为宗旨,强调前瞻性、标桿性和专业性,关注电视行业的前沿动态,追蹤探讨产业热点话题,汇聚全球业界精英,并已打造成亚洲重要的电视产业孵化平台,呈现上海电视节对推动电视产业发展的责任。 2012年国际电视论坛以“全媒体时代的创新与合作”为主题,论坛通过“高峰论坛”、“专业论坛”和“特别活动”三个板块呈现。其中,“高峰论坛”以“电视剧产业升级新趋势”、“奥运热”为背景,就全媒体时代内容製作、传播方式、传播生态的变化等展开讨论。“专业论坛”由中国动画的国际发展、创赢东方--内容产业的跨界与融合、电视剧制播合作探索之路、海峡两岸表演艺术探讨和“一分钟影像”国际论坛、白玉兰技术论坛等构成,探讨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策略。“特别活动”包括节目创投大会、华语电视剧剧本推介会和全球电视广告奖大赏,以引领电视节目各品种的全面发展,并将论坛功能从务虚推至务实。 |
特别活动 | MIDA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 2012MIDA活动包括白玉兰纪录片奖、纪录片电视展播、影院展映和颁奖典礼等。通过这几个活动的有机整合,MIDA旨在利用上海纪录片的优势力量,以国际化和专业性,推动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多元化发展,并为中国纪录片铺设输出渠道。2012年影展播映了18部国内外优秀纪录片,收到很多学者及高端观众的好评。此外,简约、隆重的颁奖典礼凸显了纪录片的价值和份量及专业特点。 电视连续剧网际网路观众票选 2012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连续剧奖的“网际网路观众票选”活动,吸引了超过5.59亿人次参与投票。该活动不仅加强了电视节的大众互动性,同时也为电视剧创作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提供了可参考、有价值的数据。 上海大学生电视节 上海电视节子活动之一——由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华东师範大学联合主办,2012年的第五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有40所高校参与联办,是由学生自主组织的年度影视盛典。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逐步形成了青春、前沿的独特风格,对未来电视人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2大学生电视节由短片大赛、五周年获奖作品展映、大学生主持人大赛、视界讲堂及开闭幕式等多项活动组成。 |
此外上海电视节每年还推出一些系列特别活动:
˙2000年举办的嘉禾世纪之星比赛。
˙2009年举办的“电视连续剧观众票选活动”,旨在提高电视节的观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历届回顾
总览
历届上海电视节回顾 | ||||
---|---|---|---|---|
第1届上海电视节 | 第2届上海电视节 | 第3届上海电视节 | 第4届上海电视节 | 第5届上海电视节 |
第6届上海电视节 | 第7届上海电视节 | 第8届上海电视节 | 第9届上海电视节 | 第10届上海电视节 |
第11届上海电视节 | 第12届上海电视节 | 第13届上海电视节 | 第14届上海电视节 | 第15届上海电视节 |
第16届上海电视节 | 第17届上海电视节 | 第18届上海电视节 | 第19届上海电视节 | 第20届上海电视节 |
第21届上海电视节 | 第22届上海电视节 | 第23届上海电视节 | 第24届上海电视节 | 第25届上海电视节 |
第23届
2017年6月举办的第23届上海电视节共有12部国产电视剧、10部海外电视剧、10部纪录片、10部卡通片和15部综艺节目成功入围,角逐各单元奖项。
《好家伙》荣获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奖,沈严、刘海波凭藉《中国式关係》获最佳导演奖,张蕾以《中国式关係》获最佳编剧奖,张译、殷桃以在《鸡毛飞上天》中的表演分获最佳男、女主角奖,吴刚、张志坚以在《人民的名义》中的表演分获最佳男配角奖,关晓彤以在《好先生》中的表演获最佳女配角奖,《海棠依旧》和《彭德怀元帅》分获组委会特别奖;美国《古战场传奇》获最佳海外剧(长)奖,德国《救赎之路》获最佳海外剧(短)奖;日本《龙的牙医》获最佳卡通片奖,英国《反叛的童谣》获最佳动画剧本奖;美国《时代:卡列夫·布劳德的故事》和《农夫/退伍军人》获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朗读者第一季》获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奖,《开讲啦》获最佳周播电视节目奖。
第23届上海电视节举办期间,白玉兰优秀电视节目展播为观众提供了一份内容丰富的“观剧清单”,其中包括有《傲骨之战》(美国)、《甘迺迪家族之陨落》(加拿大)、《幸福的记忆》(日本)、《维多利亚》(英国)、《救赎之路》(德国)、《萨赫大饭店》(奥地利)等在内的10部海外电视剧,包括11部中国作品和6部海外作品在内的最新纪录片,以及14部中外卡通片。
第24届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2017年12月20日起全面启动节目徵集,电视剧、纪录片、卡通片、综艺节目等四大板块将在电视节官方网站接受线上报名,节目报名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

第24届上海电视节将于2018年6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
第25届
2019年4月25日,第25届上海电视节在沪公布白玉兰奖评审会名单,并发布本届电视节海报。第25届上海电视节将于今年6月10日至14日举行。
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评审会主席由导演高希希担任。
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中国电视剧单元评审,将由编剧陈彤,演员黄志忠,马伊琍,导演张永新担任;海外电视剧单元评审由美国製作人、编剧扎克.施坦茨和葡萄牙製作人、导演莱昂内尔.维埃拉担任。美国製片人马克.爱德华将任白玉兰奖纪录片评审会主席,中国导演傅红星和日本製片人、导演小谷亮太担任评审。美国製作人、资深动画谘询师霍文东将任白玉兰奖卡通片评审会主席,日本製作人盐田周三和中国动画导演刘阔任卡通片评审。
视帝视后
届次 | 视帝 | 视后 | 最佳导演 |
---|---|---|---|
第01届 | 无 | 无 | 无 |
第02届 | 克里斯托弗·沃肯《战区目击者》 | 安盖丽娜·斯婕潘诺娃《请记住我》 | 无 |
第03届 | 詹姆斯·伍滋《我的名字叫比尔》 | 王频《结婚一年间》 | 无 |
第04届 | 间平宽《新将王》 | 艾丝特·娜琪卡洛希《安娜·爱德丝》 | 无 |
第05届 | 孙敏《赤日炎炎》 | 英格丽·蒂姆科瓦《仁慈的天使》 | 通口昌弘《雪》 |
第06届 | 王志文《像春天一样》 | 卡特琳·雅各布《跳支曼波舞吧》 | 吴天戈《像春天一样》 |
第07届 | 克里斯朵夫·埃勃斯洛 《失落的孩子》 | 萨日娜《午夜有轨电车》 | 马蒂·盖斯乔纳克《通往黑暗的旅行》 |
第08届 | 里诺·班费《飞吧,嗅嗅》 | 陈瑾《相依年年》 | 丹尼尔·艾尔弗莱德森《死亡的呼唤》 |
第09届 | 伊藤淳史《尚未成年》 | 安妮·玛莉·多夫《罪人》 | 艾林斯·瓦什《罪人》 |
第10届 | 林明远《我俩没有明天》 | 安娜特瓦克斯曼《往返之旅》 | 无 |
第11届 | 里查德·布瑞尔斯《爸爸》 | 张少华《秘密》 | 列昂·蓬普奇《无辜者的反抗-- 被隐藏的秘密》 |
第12届 | 雷·温斯顿《理髮师陶德》 | 艾玛·朗《困境》 | 亨利克·波洛尔《斯皮尔与希特勒》 |
第13届 | 孙红雷《半路夫妻》 | 刘若英《新结婚时代》 | 鄢颇《新结婚时代》 |
第14届 | 张国立《金婚》 | 蒋雯丽《金婚》 | 郑晓龙《金婚》 |
第15届 | 孙红雷《潜伏》 | 宋丹丹《马文的战争》 | 滕华弢《王贵与安娜》 |
第16届 | 黄志忠《人间正道是沧桑》 | 柏寒《媳妇的美好时代》 | 张黎《人间正道是沧桑》 |
第17届 | 张嘉译《借枪》 | 陈数《铁梨花》 | 杨文军《老马家的幸福往事》 |
第18届 | 黄海波《永不磨灭的番号》 | 宋佳《悬崖》 | 郑晓龙《甄嬛传》 |
第19届 | 张嘉译《浮沉》 | 宋丹丹《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 孔笙、李雪《温州一家人》 |
第20届 | 王志文《大丈夫》 | 孙俪《辣妈正传》 | 刘江《咱们结婚吧》 |
第21届 | 陈宝国《老农民》 | 周迅《红高粱》 | 毛卫宁《平凡的世界》 |
第22届 | 胡歌《琅琊榜》 | 孙俪《芈月传》 | 孔笙、李雪《琅琊榜》 |
第23届 | 张译《鸡毛飞上天》 | 殷桃《鸡毛飞上天》 | 沈严、刘海波《中国式关係》 |
第24届 | 何冰《情满四合院》 | 马伊琍《我的前半生》 | 刘进《白鹿原》 |
历届之最
历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之最 | |
---|---|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3位 | |
孙红雷 | 先后于2007年第13届《半路夫妻》、2009年《潜伏》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此外还于2017年第23届凭《好先生》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 |
张嘉译 | 先后于2011年第17届《借枪》、2013年第19届《浮沉》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此外还于2012年第18届凭《悬崖》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 |
王志文 | 先后于1996年第6届《像春天一样》、2014年第20届《大丈夫》两度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
获奖最多的女演员:2位 | |
宋丹丹 | 先后于2009年第15届《马文的战争》、2013年第19届《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两度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
孙俪 | 先后于2014年第20届《辣妈正传》、2016年第22届《芈月传》两度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此外还于2007年第13届《新上海滩》、2012年第18届《甄嬛传》两度获得最佳女演员提名。 |
获奖最多的导演:3位 | |
郑晓龙 | 先后于2008年第14届《金婚》、2012年第18届《甄嬛传》两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此外还于2015年第21届《红高粱》、2016年第22届《芈月传》两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 |
孔笙 李雪 | 这两位老搭档先后于2013年第19届《温州一家人》、2016年第22届《琅琊榜》两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此外还于2015年第21届凭《北平无战事》获得最佳导演提名。 |
提名最多的男演员:1位(四次) | |
李雪健 | 先后于2007年第13届《新上海滩》、2011年第17届《父爱如山》、2014年第20届《有你才幸福》、2016年第22届《少帅》四度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不过均未获奖,但他于2015年第21届获得过杰出贡献奖。 |
提名最多的女演员:1位 | |
孙俪 | 先后于2007年第13届《新上海滩》、2012年第18届《甄嬛传》、2014年第20届《辣妈正传》、2016年第22届《芈月传》四度获得最佳女演员提名,但于2014年第20届《辣妈正传》、2016年第22届《芈月传》两度获得,并与宋丹丹一起成为获奖最多的女演员。 |
提名最多的导演:1位(五次) | |
孔笙 | 先后于2013年第19届《温州一家人》、2014年第20届《父母爱情》、2015年第21届《北平无战事》、2016年第22届《琅琊榜》、2017年与简川訸《欢乐颂》五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不过还于第19届《温州一家人》2016年第22届《琅琊榜》两度获得最佳导演奖。 |
提名第二多的导演:2位(四次) | |
郭靖宇 | 先后于2007年第13届《刀锋1937》、2008年第14届《高纬度战慄》、2011年第17届《铁梨花》、2014年第20届《打狗棍》四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不过均未获奖,此外还于2011年第17届《铁梨花》、2014年第20届凭《打狗棍》两度获得最佳编剧奖提名。 |
郑晓龙 | 先后于2008年第14届《金婚》、2012年第18届《甄嬛传》、2015年第21届《红高粱》、2016年第22届《芈月传》四度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不过还先后于2008年第14届《金婚》、2012年第18届《甄嬛传》两度获得最佳导演奖。 |
提名最多的编剧:1位 | |
高满堂 | 先后于2008年第14届《闯关东》、2009年第15届《北风那个吹》、2013年第19届《温州一家人》、2015年第21届《老农民》、2016年第22届《温州两家人》五度获得最佳编剧奖提名,不过均未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