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幺对孩子讲?如何对孩子说?其实,这里的“怎幺”、“如何”都是“术”,是亲子沟通之术。“术”后面隐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家教态度,也就是“道”,即家教之道。平心而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多少有所亏欠。我们也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覆琢磨领导、客户或是某些重要的人的几句应酬话,反覆斟酌他们爱听什幺,能接受我们怎幺说,我们应该怎幺表达。那幺,孩子说的话,我们会以这样认真的态度去聆听吗?我们在对孩子开口之前,是否已经足够了解孩子,认真体会他的感受、尊重他的立场?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学习的过程。那幺就让我们通过亲子交流,走入孩子的内心,帮助他成长,使孩子真正成功塑造自己。我们也把自己的希望、观点、忧虑与孩子分享,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让自己也获得进步和成长。
基本介绍
- 书名:怎幺对孩子讲,如何对孩子说
-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页数:272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李丹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63937285, 978756393728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帮助父母拜託教育烦恼,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千万个家庭拥有更加轻鬆、快乐的教养氛围。
作者简介
李丹, 70后。学理工,通文史,晓经济,知识储备丰厚。先后任出版社策划编辑、图书公司总编辑。基于对图书产业的独到认识,潜心于多种类型的图书策划和创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先了解孩子,再对孩子开口
003第一节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007第二节从生活细节中观察孩子
013第三节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和孩子交流
018第四节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
023第五节多问问孩子为什幺
第二章在谈话中体会孩子的感受
033第一节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039第二节耐心等待,陪着孩子长大
045第三节不要扼杀孩子的想像力
051第四节给孩子留一个梦想
057第五节孩子有网瘾怎幺办
第三章尊重孩子的立场,在平等中交流
065第一节从小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学会选择
070第二节遇到事情别忘了徵询孩子的意见
077第三节尊重孩子的价值观
083第四节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089第五节如何对待孩子的秘密
第四章在谈话中与孩子建立亲密关係
099第一节关係决定亲子沟通的效果
104第二节把你的爱解释清楚、传递出来
109第三节谈谈他感兴趣的事情
115第四节亲密不是凡事放纵
121第五节父母不妨向孩子倾诉自己的困扰
第五章培养自立精神,多说“你能行”
129第一节自立是养育孩子的目的
135第二节你放手,孩子才能自立
141第三节鼓励孩子自立
145第四节从简单到複杂,一步步自立
152第五节父母要承担孩子自立的后果
第六章该夸奖孩子时,别吝惜你的讚美
161第一节你的讚美让孩子健康成长
167第二节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173第三节找到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
177第四节过犹不及,不能凡事都表扬
第七章批评、惩罚也是爱,为孩子立规矩
185第一节从小立家规,让孩子认识禁区
192第二节树立威严是交流的基础
197第三节从“越来越严”变成“越来越松”
203第四节孩子犯错怎幺办
209第五节小事情让孩子承担后果
215第六节父母错了,要向孩子诚恳道歉
第八章孩子有逆反心理,要讲究沟通方式
223第一节孩子逆反,父母首先检讨自己
227第二节逆反源于感受不到爱
232第三节孩子叛逆,源于父母责打
234第四节从一味责备变成开放式的谈话
第九章对孩子说话的误区
245第一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248第二节不尊重孩子
250第三节不要让孩子圆父母的梦
255第四节家长说话不算数
第十章父母的行动是最有力量的表达
261第一节身教重于言传
267第二节要求孩子做到,父母先要做到
270第三节夫妻恩爱,胜过对孩子说一万遍“我爱你”
003第一节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007第二节从生活细节中观察孩子
013第三节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和孩子交流
018第四节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
023第五节多问问孩子为什幺
第二章在谈话中体会孩子的感受
033第一节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039第二节耐心等待,陪着孩子长大
045第三节不要扼杀孩子的想像力
051第四节给孩子留一个梦想
057第五节孩子有网瘾怎幺办
第三章尊重孩子的立场,在平等中交流
065第一节从小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学会选择
070第二节遇到事情别忘了徵询孩子的意见
077第三节尊重孩子的价值观
083第四节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089第五节如何对待孩子的秘密
第四章在谈话中与孩子建立亲密关係
099第一节关係决定亲子沟通的效果
104第二节把你的爱解释清楚、传递出来
109第三节谈谈他感兴趣的事情
115第四节亲密不是凡事放纵
121第五节父母不妨向孩子倾诉自己的困扰
第五章培养自立精神,多说“你能行”
129第一节自立是养育孩子的目的
135第二节你放手,孩子才能自立
141第三节鼓励孩子自立
145第四节从简单到複杂,一步步自立
152第五节父母要承担孩子自立的后果
第六章该夸奖孩子时,别吝惜你的讚美
161第一节你的讚美让孩子健康成长
167第二节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173第三节找到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
177第四节过犹不及,不能凡事都表扬
第七章批评、惩罚也是爱,为孩子立规矩
185第一节从小立家规,让孩子认识禁区
192第二节树立威严是交流的基础
197第三节从“越来越严”变成“越来越松”
203第四节孩子犯错怎幺办
209第五节小事情让孩子承担后果
215第六节父母错了,要向孩子诚恳道歉
第八章孩子有逆反心理,要讲究沟通方式
223第一节孩子逆反,父母首先检讨自己
227第二节逆反源于感受不到爱
232第三节孩子叛逆,源于父母责打
234第四节从一味责备变成开放式的谈话
第九章对孩子说话的误区
245第一节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248第二节不尊重孩子
250第三节不要让孩子圆父母的梦
255第四节家长说话不算数
第十章父母的行动是最有力量的表达
261第一节身教重于言传
267第二节要求孩子做到,父母先要做到
270第三节夫妻恩爱,胜过对孩子说一万遍“我爱你”
序言
很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难。
回想孩子当初牙牙学语时,我们指着自己,教孩子叫“爸爸”、“妈妈”,教多少次都不会累。宝宝用不太清晰的声音真的叫出“爸爸”、“妈妈”那一刻,我们真是好幸福。
接下来,孩子慢慢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兴趣。周围的每个名词。我们都要重複多次,孩子才能学会。
孩子上了幼稚园、国小,开始有了社会活动。他每天跟我们说他班上发生的各种事情,给我们讲孩子之间的那些小花样、小伎俩.也是挺好玩的。
每天总是那些事情,偶尔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但仍然乐在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却开始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们说话了。也许是球赛、卡通片,也许是明星、小说,整天沉浸其中却难得与我们有两三句话。我们开始觉得有些慌乱、不安,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幺。
一旦我们把孩子叫过来,想听他说点什幺,或者是我们想对他表达什幺,孩子的话一出口就让我们的心凉了半截:“妈妈.你不懂……”也许孩子还要忙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与我们多交流;也许是不愿意与我们多说话。我们真是老了,无法理解现在的孩子了。
这难道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关係的宿命吗?我们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不知道彼此在想什幺,彼此关切的是什幺。将来,孩子面对升学、择业、异性交往之类的重大议题时,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分歧、争吵与伤害自然是无法避免的了。
抑或你是强势的父母,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乖乖的,都是听你的安排,似乎家里很平静。但孩子终究会长大,需要独立面对社会,在未来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当这些孩子们面对眼花缭乱的选择,发现自己完全不知所措。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时,这种知觉将给他带来多大的心理冲击,我们不得而知。
怎幺对孩子讲?如何对孩子说?
其实.这里的“怎幺”、“如何’’都是‘‘术”,是亲子沟通之术。“术”后面隐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家教态度,也就是“道”,即家教之道。
平心而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多少有所亏欠。我们也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覆琢磨领导、客户或是某些重要的人的几句应酬话。反覆斟酌他们爱听什幺,能接受我们怎幺说,我们应该怎幺表达。那幺,孩子说的话,我们会以这样认真的态度去聆听吗?我们在对孩子开口之前,是否已经足够了解孩子,认真体会他的感受、尊重他的立场?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学习的过程。那幺就让我们通过亲子交流.走入孩子的内心,帮助他成长,使孩子真正成功塑造自己。我们也把自己的希望、观点、忧虑与孩子分享,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让自己也获得进步和成长。
回想孩子当初牙牙学语时,我们指着自己,教孩子叫“爸爸”、“妈妈”,教多少次都不会累。宝宝用不太清晰的声音真的叫出“爸爸”、“妈妈”那一刻,我们真是好幸福。
接下来,孩子慢慢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兴趣。周围的每个名词。我们都要重複多次,孩子才能学会。
孩子上了幼稚园、国小,开始有了社会活动。他每天跟我们说他班上发生的各种事情,给我们讲孩子之间的那些小花样、小伎俩.也是挺好玩的。
每天总是那些事情,偶尔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但仍然乐在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却开始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们说话了。也许是球赛、卡通片,也许是明星、小说,整天沉浸其中却难得与我们有两三句话。我们开始觉得有些慌乱、不安,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幺。
一旦我们把孩子叫过来,想听他说点什幺,或者是我们想对他表达什幺,孩子的话一出口就让我们的心凉了半截:“妈妈.你不懂……”也许孩子还要忙自己的事情,没有时间与我们多交流;也许是不愿意与我们多说话。我们真是老了,无法理解现在的孩子了。
这难道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关係的宿命吗?我们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不知道彼此在想什幺,彼此关切的是什幺。将来,孩子面对升学、择业、异性交往之类的重大议题时,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分歧、争吵与伤害自然是无法避免的了。
抑或你是强势的父母,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乖乖的,都是听你的安排,似乎家里很平静。但孩子终究会长大,需要独立面对社会,在未来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当这些孩子们面对眼花缭乱的选择,发现自己完全不知所措。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时,这种知觉将给他带来多大的心理冲击,我们不得而知。
怎幺对孩子讲?如何对孩子说?
其实.这里的“怎幺”、“如何’’都是‘‘术”,是亲子沟通之术。“术”后面隐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家教态度,也就是“道”,即家教之道。
平心而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在孩子面前,我们多少有所亏欠。我们也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覆琢磨领导、客户或是某些重要的人的几句应酬话。反覆斟酌他们爱听什幺,能接受我们怎幺说,我们应该怎幺表达。那幺,孩子说的话,我们会以这样认真的态度去聆听吗?我们在对孩子开口之前,是否已经足够了解孩子,认真体会他的感受、尊重他的立场?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学习的过程。那幺就让我们通过亲子交流.走入孩子的内心,帮助他成长,使孩子真正成功塑造自己。我们也把自己的希望、观点、忧虑与孩子分享,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让自己也获得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