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图像工程(上册)——图像处理(第3版)

(2020-07-22 12:35:43) 百科综合

图像工程(上册)——图像处理(第3版)

本册书为《图像工程》第3版的上册,主要介绍图像工程的第一层次——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实用技术以及国际上有关研究的新成果。

基本介绍

  • 书名:图像工程(上册)——图像处理(第3版)
  • 作者:章毓晋
  • ISBN:9787302277675
  • 定价:39.5元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本册书主要分为4个单元。第1单元(包含第2~4章)介绍图像增强技术,其中第2章介绍基于点操作的空域增强技术,第3章介绍基于模板操作的空域增强技术,第4章介绍频域增强技术。第2单元(包含第5~7章)介绍图像恢复技术,其中第5章介绍图像消噪和恢复技术,第6章介绍图像校正和修补技术,第7章介绍图像投影重建技术。第3单元(包含第8~10章)介绍图像编码技术,其中第8章介绍图像编码基础,第9章介绍图像变换编码技术,第10章介绍其他编码技术。第4单元(包含第11~14章)介绍图像拓展技术,其中第11章介绍图像水印技术,第12章介绍彩色图像处理技术,第13章介绍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第14章介绍多尺度图像处理技术。书中的附录A介绍了图像方面的一些国际标準,主要与第3单元相关。书中提供了大量例题、思考题和练习题,并对部分练习题提供了解答。书末还给出了主题索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图像
1.1.1图像表示和显示
1.1.2空间解析度和幅度解析度
1.2图像工程简介
1.2.1图像技术和图像工程
1.2.2图像工程的3个层次
1.2.3图像工程相关学科和领域
1.2.4图像工程的技术套用
1.2.5图像工程文献统计分类
1.3图像处理系统
1.3.1系统构成框图
1.3.2图像採集
1.3.3图像显示列印
1.3.4图像存储
1.3.5图像处理
1.4内容框架和特点
总结和複习
第1单元图 像 增 强
第2章空域增强: 点操作
2.1图像坐标变换
2.1.1基本坐标变换
2.1.2坐标变换扩展
2.2图像间运算
2.2.1算术和逻辑运算
2.2.2图像间算术运算的套用
2.3图像灰度映射
2.3.1灰度映射原理
2.3.2典型灰度映射
2.4直方图变换
2.4.1直方图均衡化
2.4.2直方图规定化
总结和複习
第3章空域增强: 模板操作
3.1像素间联繫
3.1.1像素的邻域和邻接
3.1.2像素间的连线和连通
3.1.3像素间的距离
3.2模板运算
3.3线性滤波
3.3.1线性平滑滤波
3.3.2线性锐化滤波
3.4非线性滤波
3.4.1非线性平滑滤波
3.4.2非线性锐化滤波
3.4.3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滤波
3.5局部增强
总结和複习
第4章频域图像增强
4.1频域技术原理
4.2傅立叶变换
4.2.12D傅立叶变换
4.2.2傅立叶变换定理
4.2.3快速傅立叶变换
4.3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4.3.1低通滤波器
4.3.2高通滤波器
4.4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4.5同态滤波器
4.5.1亮度成像模型
4.5.2同态滤波增强
总结和複习
第2单元图 像 恢 复
第5章图像消噪和恢复
5.1图像退化及模型
5.1.1图像退化示例
5.1.2图像退化模型
5.2噪声滤除
5.2.1噪声描述
5.2.2噪声机率密度函式
5.2.3均值类滤波器
5.2.4排序类统计滤波器
5.2.5选择性滤波器
5.3无约束恢复
5.3.1无约束恢复公式
5.3.2逆滤波
5.4有约束恢复
5.4.1有约束恢复公式
5.4.2维纳滤波器
5.4.3有约束最小平方恢复
5.5互动式恢复
总结和複习
第6章图像校正和修补
6.1图像仿射变换
6.1.1一般仿射变换
6.1.2特殊仿射变换
6.1.3变换间的联繫
6.2几何失真校正
6.2.1空间变换
6.2.2灰度插值
6.3图像修复
6.3.1图像修补原理
6.3.2全变分模型
6.3.3混合模型
6.4区域填充
6.4.1基于样本的方法
6.4.2结合稀疏表达的方法
总结和複习
第7章图像投影重建
7.1投影重建方式
7.1.1透射断层成像
7.1.2发射断层成像
7.1.3反射断层成像
7.1.4电阻抗断层成像
7.1.5磁共振成像
7.2投影重建原理
7.2.1基本模型
7.2.2拉东变换
7.3傅立叶反变换重建
7.4逆投影重建
7.4.1逆投影重建原理
7.4.2卷积逆投影重建
7.4.3其他逆投影重建方法
7.5代数重建技术
7.6综合重建方法
总结和複习
第3单元图 像 编 码
第8章图像编码基础
8.1图像压缩原理
8.1.1数据冗余
8.1.2图像编解码
8.1.3图像保真度和质量
8.2编码定理
8.2.1信息单位和信源描述
8.2.2无失真编码定理
8.2.3率失真编码定理
8.3变长编码
8.3.1哥伦布编码
8.3.2哈夫曼编码
8.3.3香农法诺编码
8.3.4算术编码
8.4位平面编码
8.4.1位平面的分解
8.4.2位平面的编码
总结和複习
第9章图像变换编码
9.1可分离和正交图像变换
9.2离散余弦变换
9.3正交变换编码
9.3.1正交变换编码系统
9.3.2子图像尺寸选择
9.3.3变换选择
9.3.4比特分配
9.4小波变换
9.4.1小波变换基础
9.4.21D小波变换
9.4.3快速小波变换
9.4.42D小波变换
9.5小波变换编码
9.5.1小波变换编解码系统
9.5.2基于提升小波的编码
总结和複习
第10章其他图像编码方法
10.1基于符号的编码
10.2LZW编码
10.3预测编码
10.3.1无损预测编码
10.3.2有损预测编码
10.4矢量量化
10.5準无损编码
10.6比较和评述
10.6.1不同方法特性的比较
10.6.2其他编码方法
总结和複习
第4单元拓 展 技 术
第11章图像水印
11.1水印原理和特性
11.1.1水印的嵌入和检测
11.1.2水印特性
11.1.3水印分类
11.2DCT域图像水印
11.2.1无意义水印算法
11.2.2有意义水印算法
11.3DWT域图像水印
11.3.1人眼视觉特性
11.3.2小波水印算法
11.4水印性能评判
11.4.1失真测度
11.4.2基準测量和攻击
11.4.3水印性能测试示例
11.5信息隐藏
11.5.1水印与信息隐藏
11.5.2基于叠代混合的图像隐藏
总结和複习
第12章彩色图像处理
12.1彩色视觉和色度图
12.1.1彩色视觉基础
12.1.2三基色与色匹配
12.1.3色度图
12.2彩色模型
12.2.1面向硬设备的彩色模型
12.2.2面向视觉感知的彩色模型
12.3伪彩色增强
12.4真彩色处理
12.4.1处理策略
12.4.2单分量变换增强
12.4.3全彩色增强
12.4.4全彩色滤波和消噪
总结和複习
第13章视频图像处理
13.1视频表达和格式
13.1.1视频基础
13.1.2彩色电视制式
13.2运动分类和表达
13.3运动检测
13.3.1利用图像差的运动检测
13.3.2基于模型的运动检测
13.3.3频率域运动检测
13.4视频滤波
13.4.1基于运动检测的滤波
13.4.2基于运动补偿的滤波
13.4.3消除匀速直线运动模糊
13.5视频预测编码
总结和複习
第14章多尺度图像处理
14.1多尺度表达
14.2高斯和拉普拉斯金字塔
14.2.1高斯金字塔
14.2.2拉普拉斯金字塔
14.2.3原始图像的重建
14.3多尺度变换技术
14.3.13类多尺度变换技术
14.3.2多尺度变换技术比较
14.4基于多尺度小波的处理
14.5超解析度技术
14.5.1基本模型和技术分类
14.5.2基于单幅图像的超解析度复原
14.5.3基于多幅图像的超解析度重建
14.5.4基于示例的学习方法
总结和複习
附录A图像国际标準
A.1国际标準
A.2二值图像压缩国际标準
A.3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标準
A.4运动图像压缩国际标準
A.5多媒体国际标準
部分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索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