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一直以来被人们所传承和颂扬,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蕴藏着强大的道德智慧,不仅是对个人品质、品行、品味、品德、品格的规範化约束,还是对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团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所进行的全面管理。正所谓孝道之魂,做人根本;孝道之德,永恆法则;孝道不忘,家和业兴;孝道常学,人生和谐;孝道做到,人间正道!
基本介绍
- 书名:觉悟系列智慧丛书:孝道智慧
- 类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7697718
- 作者:付开虎
-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页数:256页
- 开本:1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卖点一:中国智慧学院院长付开虎用孝道智慧帮助人们改变自身命运,重塑自我!
卖点二:10亿国人行孝积福、通天接地、
拥抱福慧的自我救赎之书!
卖点三:小孝守家,中孝兴商,大孝治国!与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一起孝母爱妻,和睦家庭!
卖点二:10亿国人行孝积福、通天接地、
拥抱福慧的自我救赎之书!
卖点三:小孝守家,中孝兴商,大孝治国!与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一起孝母爱妻,和睦家庭!
作者简介
付开虎:北京觉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三弦国际投资集团监事局主席、中国智慧学院院长。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他提出“修心、定心、化危、明道、悦生”十字幸福攻略,并将其与中华孝道、禅智慧完美结合,帮助了众多民营企业家解决了经营中的困惑,帮助了很多身处困境中人走出迷茫,收穫幸福人生。
他经常说: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呢?就是利他,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他发起宏愿:在全世界建立一万个身心灵修炼的道场,让更多的人幸福且有尊严的生活在地球上!
他提出“修心、定心、化危、明道、悦生”十字幸福攻略,并将其与中华孝道、禅智慧完美结合,帮助了众多民营企业家解决了经营中的困惑,帮助了很多身处困境中人走出迷茫,收穫幸福人生。
他经常说: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呢?就是利他,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他发起宏愿:在全世界建立一万个身心灵修炼的道场,让更多的人幸福且有尊严的生活在地球上!
图书目录
第一篇怀孝心,百福皆至
孝是人生福慧的根本
厚德载物,孝为德之首
仁孝有撼动上苍的力量
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
供养父母,财富自足
行孝是内心祥和安乐的源头
改变命运从孝养父母开始
行孝可令宇清、国安、家和、人乐
第二篇不孝失德,人生不顺利的根源
人生,取决于种下的种子
上不慈下不孝的人伦错位
没有孝根,财富不聚
儿媳的忏悔:不幸源于不孝
一个妇人的孤苦晚年
子不养父,以悲剧收场
第三篇慈孝存心,乐享天伦
用孝心反哺父母恩
从孝心到孝行,实现零距离
子日“色难”,和颜悦色是为孝
打个电话,回报岁月里的叮咛
坐下来,听听父母的唠叨
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重要
牵一次妈妈的手吧
兄弟姐妹和谐相处
先做孝顺儿媳,才是幸福妻子
自身平安也是最好的孝顺
孝心,就是用心体谅父母
完成父母的心愿也是孝
家是放心的地方,不是放钱的地方
孝敬双亲,顺止乎礼
维护父母的德行是大孝
生命中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第四篇孝道教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学做人,先行孝
子不孝,父之过
孝道教育无小事
言行谨慎,做孩子的榜样
别让孩子走上不孝路
不要错过“第一现场”
孝道,感恩教育的起点
自力更生,不做“啃老族”
由北大拒招不孝生谈教育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孝道教育
第五篇企业孝道,事业成功的基石
孝,检验工作的根本德行
工作不懈怠的“孝”应
感恩工作,做忠诚员工
孝道智慧,理顺职场人际关係
孝可以为团队注入能量
孝德诚信,换来事业长青
成就世界首富的秘密法则
第六篇传承圣贤教育,弘扬孝道智慧
《孝经》:德行的根本是孝道
《弟子规》:百善孝为先
孝道在现实中的意义
孝道:教育之源,和谐之本
说孝
孝经
后记八十大寿那场孝心party
孝是人生福慧的根本
厚德载物,孝为德之首
仁孝有撼动上苍的力量
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
供养父母,财富自足
行孝是内心祥和安乐的源头
改变命运从孝养父母开始
行孝可令宇清、国安、家和、人乐
第二篇不孝失德,人生不顺利的根源
人生,取决于种下的种子
上不慈下不孝的人伦错位
没有孝根,财富不聚
儿媳的忏悔:不幸源于不孝
一个妇人的孤苦晚年
子不养父,以悲剧收场
第三篇慈孝存心,乐享天伦
用孝心反哺父母恩
从孝心到孝行,实现零距离
子日“色难”,和颜悦色是为孝
打个电话,回报岁月里的叮咛
坐下来,听听父母的唠叨
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重要
牵一次妈妈的手吧
兄弟姐妹和谐相处
先做孝顺儿媳,才是幸福妻子
自身平安也是最好的孝顺
孝心,就是用心体谅父母
完成父母的心愿也是孝
家是放心的地方,不是放钱的地方
孝敬双亲,顺止乎礼
维护父母的德行是大孝
生命中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第四篇孝道教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学做人,先行孝
子不孝,父之过
孝道教育无小事
言行谨慎,做孩子的榜样
别让孩子走上不孝路
不要错过“第一现场”
孝道,感恩教育的起点
自力更生,不做“啃老族”
由北大拒招不孝生谈教育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孝道教育
第五篇企业孝道,事业成功的基石
孝,检验工作的根本德行
工作不懈怠的“孝”应
感恩工作,做忠诚员工
孝道智慧,理顺职场人际关係
孝可以为团队注入能量
孝德诚信,换来事业长青
成就世界首富的秘密法则
第六篇传承圣贤教育,弘扬孝道智慧
《孝经》:德行的根本是孝道
《弟子规》:百善孝为先
孝道在现实中的意义
孝道:教育之源,和谐之本
说孝
孝经
后记八十大寿那场孝心party
后记
八十大寿那场孝心Party
在我小时候,家庭环境并不是特别好。父母勤劳工作,用微薄的收入养育着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儘管当时的生活有些拮据,可但凡是我们六个中的一个人过生日,爸爸总会给我们煮上一大锅的长寿麵,妈妈则会按照人头煮上六个鸡蛋。每次,我们总会一家人围在桌子前,所有人一起唱生日歌,然后爸妈看着我们六人开心地消灭掉碗里的面,还有鸡蛋。
转眼我们就都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儿女。我们的儿女和所有同龄孩子一样,他们会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很自然地向我们伸出双手,然后告诉我们,他要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开个pany,庆祝自己的生日。父母和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孩子总会想办法让你去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要求,但是父母,即便是他们喜欢,也不会轻易和儿女开口。常有人这样问我,说付老师,尽孝有很多种方式,有没有一句最简单的话能对这些做个概括?我每次都这样回答:“假使你能把为你孩子想到的、做到的事,同样也为你的父母做,在尽孝的里程上,你起码已经有90分了。”
2012年10月5日,是我父亲八十岁生日,在中国的传统里,八十岁是大寿,我决定也给我的老父亲办一个生日party。感谢他和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弟姐妹养大成人,感谢他们的谆谆教导,让我们都能在正途上一路前行。小时候,他们用一碗饱含深情和希望的面,给了我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生日,今天,我要将自己满满的孝心,放在那淡淡的奶香中,放在那根根跳动的火焰里,为他们送去一个不一样的生日宴会。
为了这个宴会,我準备了很久,精心写了策划案并和兄弟姐妹们商量,最终确定了具体流程细节。母亲最常和我们几个说的一句话就是“家和万事兴”,在她和父亲的眼中,没有什幺比六个儿女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更能让他们感觉到欣慰的了。所以,儘管我们兄弟姐妹偶尔也会就某个问题意见不合,但从未将事情推向白炽化。因为我们深知,争吵的是我们,但是最为担忧和伤心的却是爸妈。为人子女,怎可做出此种不孝之事?
“人在天地间,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世代永相传”孩子用稚嫩的声音拉开了宴会的帷幕。《中华孝道歌》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对父母深深的感恩之情,带着我们对在场所有儿女的深切期盼在礼堂响起。
爸妈常被邻居的叔伯阿姨称之为“幸福老人”,这并不是因为爸妈这一生积攒了多少金钱财富,也不是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拥有了多幺大的事业成就。在叔伯阿姨眼中,爸妈的幸福来自于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来自于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看,从未让他们感觉到年迈孤独的举动。爸妈说邻家叔伯阿姨在提起自己孩子不常回家看看的时候,眼睛里总是流露出失望的神情。爸妈是个热心肠,可是这事却是想帮帮不上忙。作为儿子,我知道爸妈的心意,所以这次给爸爸过寿,我特意邀请了邻居的叔伯阿姨还有他们的子女,希望现场的气氛可以让他们有所感悟。
随着《中华孝道歌》进入尾声,司仪走上舞台,主持寿宴。为了趁此寿宴让更多的人明白孝道的内涵,明白父母真实的期盼,我特地邀请了中华传统文化资深导师,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主讲嘉宾李毅多老师现场为大家开解孝道的真意。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现场很多人湿了眼角。
大哥代表我们一家人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亲朋好友致欢迎词,与此同时,投影仪上播放着我们子女六人共同製作的贺寿幻灯片。为人父母,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趁此机会,我们六人都邀请了各自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生意伙伴以及亲密朋友到场。老人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什幺样的人在一起,自然也能想像到他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让父母放心,就是在尽孝。
这次宴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拜寿仪式。父母亲坐在台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献茶,行跪拜大礼。是他们,让一个个襁褓中的婴儿学会了走路,是他们,让一个个孩童长先后长成了有知识的少年;是他们,给几个在外打拚的青年一个可以随时可以休憩的港湾;还是他们,张罗着给这几个青年操办婚礼,让他们可以结婚生子,构建自己美好的小家庭。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他们的背一天比一天弯,他们的白髮在不断地增添。作为儿女,纵使万语千言,纵使回报万般,也无法报答父母恩。只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内心深深的感激,只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孝道需要传承,我们起身之后,是我们的子女向两位老人家磕头跪拜。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清楚明白生命的源起,没有他们爷爷奶奶辛苦一生,将他们的父辈养育成人,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家族式的感恩跪拜结束以后,我们提议在场的所有嘉宾起身三拜,一拜寿星,祝老人家生日快乐;二遥拜自己的父母,送去深深地祝福;三拜天下父母,愿天下父母皆有孝顺儿孙,愿天下父母都能健康长寿。
当蜡烛被点燃,当蛋糕被推到爸妈面前,孩子们调皮地让爷爷奶奶闭上眼睛许个愿,而我们也都闭上了眼睛,在心中许下一个共同的心愿:愿爸妈健康长寿,愿爸妈开心幸福。
整个宴会在浓浓的孝心和祝福下,圆满地结束了。爸妈脸上的笑容,从宴会开始一直持续到宴会结束。我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意宴会。我更加知道,让他们如此开心的并不是蛋糕有多幺香甜,菜餚有多幺丰盛。他们开心的是自己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各自有了归宿,各自有了事业。风风雨雨几十年,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们不仅在为这个家,也在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孩子们虽然人长大了,但是心却一直在他们这里,他们并不会感觉到孤单。
这是一场孝心Party,这个Party让我们表达了对父母深深地感恩,也让我们教育了正在成长当中的子女,更重要的是我们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了孝道的力量和传承。正如《中华孝道歌》所唱那样:“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方知人间无笑谈。”
在我小时候,家庭环境并不是特别好。父母勤劳工作,用微薄的收入养育着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儘管当时的生活有些拮据,可但凡是我们六个中的一个人过生日,爸爸总会给我们煮上一大锅的长寿麵,妈妈则会按照人头煮上六个鸡蛋。每次,我们总会一家人围在桌子前,所有人一起唱生日歌,然后爸妈看着我们六人开心地消灭掉碗里的面,还有鸡蛋。
转眼我们就都大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儿女。我们的儿女和所有同龄孩子一样,他们会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很自然地向我们伸出双手,然后告诉我们,他要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开个pany,庆祝自己的生日。父母和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孩子总会想办法让你去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要求,但是父母,即便是他们喜欢,也不会轻易和儿女开口。常有人这样问我,说付老师,尽孝有很多种方式,有没有一句最简单的话能对这些做个概括?我每次都这样回答:“假使你能把为你孩子想到的、做到的事,同样也为你的父母做,在尽孝的里程上,你起码已经有90分了。”
2012年10月5日,是我父亲八十岁生日,在中国的传统里,八十岁是大寿,我决定也给我的老父亲办一个生日party。感谢他和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弟姐妹养大成人,感谢他们的谆谆教导,让我们都能在正途上一路前行。小时候,他们用一碗饱含深情和希望的面,给了我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生日,今天,我要将自己满满的孝心,放在那淡淡的奶香中,放在那根根跳动的火焰里,为他们送去一个不一样的生日宴会。
为了这个宴会,我準备了很久,精心写了策划案并和兄弟姐妹们商量,最终确定了具体流程细节。母亲最常和我们几个说的一句话就是“家和万事兴”,在她和父亲的眼中,没有什幺比六个儿女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更能让他们感觉到欣慰的了。所以,儘管我们兄弟姐妹偶尔也会就某个问题意见不合,但从未将事情推向白炽化。因为我们深知,争吵的是我们,但是最为担忧和伤心的却是爸妈。为人子女,怎可做出此种不孝之事?
“人在天地间,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世代永相传”孩子用稚嫩的声音拉开了宴会的帷幕。《中华孝道歌》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对父母深深的感恩之情,带着我们对在场所有儿女的深切期盼在礼堂响起。
爸妈常被邻居的叔伯阿姨称之为“幸福老人”,这并不是因为爸妈这一生积攒了多少金钱财富,也不是因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拥有了多幺大的事业成就。在叔伯阿姨眼中,爸妈的幸福来自于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来自于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看,从未让他们感觉到年迈孤独的举动。爸妈说邻家叔伯阿姨在提起自己孩子不常回家看看的时候,眼睛里总是流露出失望的神情。爸妈是个热心肠,可是这事却是想帮帮不上忙。作为儿子,我知道爸妈的心意,所以这次给爸爸过寿,我特意邀请了邻居的叔伯阿姨还有他们的子女,希望现场的气氛可以让他们有所感悟。
随着《中华孝道歌》进入尾声,司仪走上舞台,主持寿宴。为了趁此寿宴让更多的人明白孝道的内涵,明白父母真实的期盼,我特地邀请了中华传统文化资深导师,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主讲嘉宾李毅多老师现场为大家开解孝道的真意。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现场很多人湿了眼角。
大哥代表我们一家人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亲朋好友致欢迎词,与此同时,投影仪上播放着我们子女六人共同製作的贺寿幻灯片。为人父母,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趁此机会,我们六人都邀请了各自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生意伙伴以及亲密朋友到场。老人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什幺样的人在一起,自然也能想像到他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让父母放心,就是在尽孝。
这次宴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拜寿仪式。父母亲坐在台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献茶,行跪拜大礼。是他们,让一个个襁褓中的婴儿学会了走路,是他们,让一个个孩童长先后长成了有知识的少年;是他们,给几个在外打拚的青年一个可以随时可以休憩的港湾;还是他们,张罗着给这几个青年操办婚礼,让他们可以结婚生子,构建自己美好的小家庭。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他们的背一天比一天弯,他们的白髮在不断地增添。作为儿女,纵使万语千言,纵使回报万般,也无法报答父母恩。只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内心深深的感激,只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孝道需要传承,我们起身之后,是我们的子女向两位老人家磕头跪拜。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清楚明白生命的源起,没有他们爷爷奶奶辛苦一生,将他们的父辈养育成人,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家族式的感恩跪拜结束以后,我们提议在场的所有嘉宾起身三拜,一拜寿星,祝老人家生日快乐;二遥拜自己的父母,送去深深地祝福;三拜天下父母,愿天下父母皆有孝顺儿孙,愿天下父母都能健康长寿。
当蜡烛被点燃,当蛋糕被推到爸妈面前,孩子们调皮地让爷爷奶奶闭上眼睛许个愿,而我们也都闭上了眼睛,在心中许下一个共同的心愿:愿爸妈健康长寿,愿爸妈开心幸福。
整个宴会在浓浓的孝心和祝福下,圆满地结束了。爸妈脸上的笑容,从宴会开始一直持续到宴会结束。我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意宴会。我更加知道,让他们如此开心的并不是蛋糕有多幺香甜,菜餚有多幺丰盛。他们开心的是自己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各自有了归宿,各自有了事业。风风雨雨几十年,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们不仅在为这个家,也在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孩子们虽然人长大了,但是心却一直在他们这里,他们并不会感觉到孤单。
这是一场孝心Party,这个Party让我们表达了对父母深深地感恩,也让我们教育了正在成长当中的子女,更重要的是我们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了孝道的力量和传承。正如《中华孝道歌》所唱那样:“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方知人间无笑谈。”
序言
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
我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尤其喜欢读中国的古书。每每和一些朋友就某本典籍展开探讨的时候,在我的一些观点触碰到他们心灵的时候,他们总会不解地问我,付老师,您对这部经典有如此的见地,为何不把它加到您的课程当中去?为何您课程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围绕着孝道来讲的?您不觉得对这些孝道之外典籍的解读能帮助更多人解决生活、婚姻、事业上的难题幺?
我最不喜欢听到这样的疑问,即便我非常清楚这是朋友对我个人的一种认可。但是这种认可的背后,却是他们对中华孝道的不重视,对孝道可以带给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国家的巨大影响缺乏充分的认识。
很多人在听过我的课程以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针对于我个人,而是他们在听课之前从未想到过孝竟然是一门大学问,是一种大智慧。很多人在听课以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和父母的关係越来越融洽,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和谐。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丈夫欣喜地跑到我的公司,非要和我见上一面。刚好我那天日程安排得非常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我问他有什幺要紧的事情,他说倒是没什幺要紧的事,就是感觉到自己最近特别顺利,媳妇也不和妈妈争吵了,自己和同事相处得也比之前融洽了,他找不到原因。我问他那你最近有什幺转变没有?他想了想,告诉我说,要说转变倒是也没有什幺,只不过是上次听课深有感触,这以后便对父母多了份理解和感恩,对他们比以前更加孝顺。我告诉他这就是他近期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变的根本所在。试想一下,作为儿子,你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又怎幺能指望你的媳妇孝顺两位老人呢?在你对自己父母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的同时,你也就懂得了包容,也许你感觉不到,但是这种包容会表现在你的言谈举止当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幺他和同事相处得会比以前更加的融洽。这就是孝带给他的美妙转变。
我本身是做企业的,和很多企业相同的是,我也期望我的员工能和我一起,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一直在努力实践着。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我也曾和公司的高层一起研究和制定过各种管理办法。这些方法确实是切实有效的,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这些方法有效却不能长效,正如中国老话所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我把“以孝治企”的管理理念摆到公司高层的面前时,他们有些诧异,而后是一片怀疑之声。对于这种怀疑,我是非常理解的,但是对于这个管理理念,我是信心十足的。孝道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让我们民族得以延续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可以推动整个民族发展的理念,难道还不能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吗?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这项举措对公司的发展毫无用处,但是假如它可以让我的伙伴们都能懂得要感恩父母、懂得孝顺父母,都能做一个孝子贤孙,那这也将是我们企业创建以来取得的最大成绩。
围绕着这一根本理念,我们开展了各种活动。例如,公司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孝心钱”,邮寄给当月表现优秀员工的父母。这一方面是为了感谢老人家为我们企业培养了一个称职的员工,另一方面也是在用公司的实际行动鞭策他们,再忙不能忘记父母、成就再大也不可忘报父母恩。
在那之后的日子,员工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主管没完没了的督促声越来越小了,“以孝治企”的良好效果显露无疑。
中国人常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其实读的书多了,慢慢就会体会到曾国藩那句“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的真意。那些书中自有的一切,根本来源都是孝道。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孝本身也是一种大智慧,它可以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驾护航。一人能孝则一家能安,全民皆孝则举国能安。这也是我之所以要将《孝道智慧》这本书出版发行的最根本原因。
我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做孝子,我更期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付开虎
2014年7月10日
我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尤其喜欢读中国的古书。每每和一些朋友就某本典籍展开探讨的时候,在我的一些观点触碰到他们心灵的时候,他们总会不解地问我,付老师,您对这部经典有如此的见地,为何不把它加到您的课程当中去?为何您课程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围绕着孝道来讲的?您不觉得对这些孝道之外典籍的解读能帮助更多人解决生活、婚姻、事业上的难题幺?
我最不喜欢听到这样的疑问,即便我非常清楚这是朋友对我个人的一种认可。但是这种认可的背后,却是他们对中华孝道的不重视,对孝道可以带给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国家的巨大影响缺乏充分的认识。
很多人在听过我的课程以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针对于我个人,而是他们在听课之前从未想到过孝竟然是一门大学问,是一种大智慧。很多人在听课以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和父母的关係越来越融洽,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和谐。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丈夫欣喜地跑到我的公司,非要和我见上一面。刚好我那天日程安排得非常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我问他有什幺要紧的事情,他说倒是没什幺要紧的事,就是感觉到自己最近特别顺利,媳妇也不和妈妈争吵了,自己和同事相处得也比之前融洽了,他找不到原因。我问他那你最近有什幺转变没有?他想了想,告诉我说,要说转变倒是也没有什幺,只不过是上次听课深有感触,这以后便对父母多了份理解和感恩,对他们比以前更加孝顺。我告诉他这就是他近期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变的根本所在。试想一下,作为儿子,你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又怎幺能指望你的媳妇孝顺两位老人呢?在你对自己父母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的同时,你也就懂得了包容,也许你感觉不到,但是这种包容会表现在你的言谈举止当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幺他和同事相处得会比以前更加的融洽。这就是孝带给他的美妙转变。
我本身是做企业的,和很多企业相同的是,我也期望我的员工能和我一起,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一直在努力实践着。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我也曾和公司的高层一起研究和制定过各种管理办法。这些方法确实是切实有效的,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这些方法有效却不能长效,正如中国老话所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我把“以孝治企”的管理理念摆到公司高层的面前时,他们有些诧异,而后是一片怀疑之声。对于这种怀疑,我是非常理解的,但是对于这个管理理念,我是信心十足的。孝道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让我们民族得以延续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可以推动整个民族发展的理念,难道还不能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吗?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这项举措对公司的发展毫无用处,但是假如它可以让我的伙伴们都能懂得要感恩父母、懂得孝顺父母,都能做一个孝子贤孙,那这也将是我们企业创建以来取得的最大成绩。
围绕着这一根本理念,我们开展了各种活动。例如,公司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孝心钱”,邮寄给当月表现优秀员工的父母。这一方面是为了感谢老人家为我们企业培养了一个称职的员工,另一方面也是在用公司的实际行动鞭策他们,再忙不能忘记父母、成就再大也不可忘报父母恩。
在那之后的日子,员工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主管没完没了的督促声越来越小了,“以孝治企”的良好效果显露无疑。
中国人常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其实读的书多了,慢慢就会体会到曾国藩那句“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的真意。那些书中自有的一切,根本来源都是孝道。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孝本身也是一种大智慧,它可以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驾护航。一人能孝则一家能安,全民皆孝则举国能安。这也是我之所以要将《孝道智慧》这本书出版发行的最根本原因。
我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做孝子,我更期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付开虎
201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