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2020-07-11 15:31:40) 百科综合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是一部完整展现洛克菲勒丰富人生经历和商战阅历的作品,将其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基本介绍

  • 书名: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
  • 译者:陈思凡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10435099, 9787510435096
  • 作者:约翰•D.洛克菲勒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页数:229页
  • 开本:16
  • 品牌:新世界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金钱的艺术:洛克菲勒的理财之道》编辑推荐:全球首富亲述其赚钱之道与成功法则,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传奇。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D.洛克菲勒 编译:陈思凡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1937)美国资本家,也是上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他极为沉默寡言、神秘莫测,一生都在各种不同角色和层层神话的掩饰下度过。《福布斯》网站曾公布过“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最终约翰·洛克菲勒名列榜首。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他的财富和其他同时代的巨富们相比,是最不骯髒的。
——传记家艾伦·内文斯

名人推荐

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洛克菲勒那样对我的投资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坦诚地说,我的投资哲学是建立在洛克菲勒的睿智之上的。
——沃伦·巴菲特
这些忠告实在太珍贵了。这可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至宝。当我开始阅读之后,便无法释手。它讲的全是经商的真谛。我似乎明白了洛克菲勒家族强大、富有的秘密。
——艾伦·格林斯潘
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比尔·盖茨
他的财富和其他同时代的巨富们相比,是最不骯髒的。
——艾伦·内文斯

图书目录

第1章 忠实的商业伙伴
阿奇博尔德先生
达成共识
寻找人生榜样
友谊的价值
发展自己的兴趣

第2章 获取财富是困难的技艺
影响一生的亲职教育
开始工作
第一笔贷款
恪守经营原则
10%的利率
穷尽所有可能
募集教会资金

第3章 标準石油公司
无惧流言飞语
联合时代的来临
全新机遇
商业的标準

第4章 石油行业的经历
初涉石油贸易
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创建标準石油公司
安全保障方案
为什幺标準石油公司支付可观的分红
遵循自然法则
妥善管理收益
公司发展的基本因素
无情的收购
回扣只是手段
互补的竞争对手

第5章 其他的商业经历和商业原则
借力“外脑”
积累避免失败的经验
脚步不能停止
完善每个环节
聘请竞争对手
未出过海的船务经理
适度放手
遵从商业法则
耐心应对危机

第6章 赠予的艺术
赠予的精神内涵
富人的局限
最大程度的慈善事业
无私奉献是成功之路
服务社会的慷慨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文摘

就是这样一个人,利用自身的干劲和资金.推动了这个国家一大片疆土的经济发展。不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新来移民,都拥有了产品交易的市场。他为成千上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最为重要的是,他承担并完成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工程伟业,即建造穿越大西洋,从圣·奥古斯丁至基韦斯特的铁路,这个计画他已经筹划了多年。
实际上.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在大多数人认为他已经到达事业顶峰后所做的,任何人如果处于他当时的位置,可能都会选择退休,坐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我第一次见弗莱格勒先生时,他还年轻,为克拉克一洛克菲勒公司代销产品。这个年轻人聪明努力、积极主动、冲劲十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已进入石油行业,他是一名代销商,与克拉克先生在同一栋楼里工作。那时,克拉克先生已经接管了克拉克一洛克菲勒公司,事业蒸蒸日上。不久之后,他便买下了克拉克先生的股份,併购了他的公司,扩大了经营範围。
自然而然,我们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与生活在纽约这种地方的人相比,生活在克利夫兰那样的小地方的人相互之间接触更多,联繫更加紧密。因此,我们之间的关係也从生意伙伴逐渐发展为商业友谊。随着石油贸易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一下子想到了弗莱格勒先生,希望他能成为合作伙伴。于是,我诚挚地邀请他放弃委託贸易,加入石油行业。他接受了邀请,我们之间持续终生的友谊由此开始了,而且这一友谊从来没有中断过。这是一种基于商业合作的友谊,弗莱格勒先生曾说过,这种关係远远好过基于友谊的商业合作。之后我的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和这位早期的合作伙伴并肩战斗了许多年: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住在同一条街——欧几里得大街(EuclidAvenue)上,住所相距只有几步。我们一起走着上班,一起走着回家吃午餐,吃完午饭后一起回办公室,晚上下班后一起回家。在路上时,没有办公室里的打扰,我们一起边走边思考、交谈、做计画。在实践中,所有的契约都是弗莱格勒先生起草的。在这一方面,他能力超群,总是能够清晰準确地表达契约的目的和意图,避免出现误解,保证对签约双方公平公正。我还记得他经常说的话——在签订契约时,必须设身处地地用同一标準考虑双方的权益。这就是亨利·莫里森·弗莱格勒先生的做事方式。
有一次,弗莱格勒先生连问都没有问,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一份契约,令我十分吃惊。那次,我们决定买一块地建炼油厂,当时这块地属于我们两人都很熟悉的约翰·欧文。欧文先生从办公室拿起一个马尼拉纸做的大信封,在背面起草了土地买卖契约。契约的条款与常规的此类契约类似,只不过有一处写着“南面界线到毛蕊花秆处”之类的话。在我看来,这个定义有点模糊,但弗莱格勒先生说:“好的,约翰。我同意这份契约,不过如果将毛蕊花秆处换为合适的标桩处,你会发现整份档案将準确而完整。”当然,像他说的这样确实非常準确。我甚至想说有些律师可以拜他为师,学习起草契约,这对他们肯定有好处,但可能法律界的朋友会觉得我有失公允,所以我不会强求大家都赞同这个观点。
弗莱格勒先生做的另一件事情也让我十分钦佩。在公司发展的早期,他坚持炼油厂不能依照当时的惯例,建造得轻薄简陋,不结实。当时,每个人都担心石油会消失,花在建筑上的钱会打水漂,所以都用最劣质廉价的原材料建炼油厂。弗莱格勒先生反对这样的做法。虽然他不得不承认油井可能会枯竭,石油贸易拥有巨大的风险,但他始终认为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行业,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它,尽全力做好它;我们应该拥有最好的设施;所有设备都应该坚固结实;必须竭尽全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他坚持建造高标準炼油厂的信念,似乎石油行业将经久不衰。他坚守信念的勇气为公司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世的很多人每每回忆起当时聪明智慧、乐观真诚的年轻的弗莱格勒先生,无不点头称讚。我们在克利夫兰收购某些炼油厂时,他的表现尤为活跃。一天,他在街上偶遇一位德国老朋友,这位朋友曾是个麵包师,多年前弗莱格勒先生向他卖过麵粉。他告诉弗莱格勒先生,他已经不做麵包生意了,建了一个小炼油厂。弗莱格勒先生很惊奇,他并不赞成朋友把一小笔资金投到建小炼油厂上,觉得肯定不会成功。但开始时,他也不知道能做点什幺,不过有段时间,他一直想着这件事儿,显然,这件事情让他有点烦。最后他跑来跟我说:“那个麵包师懂得如何烤麵包,但对于鍊石油,他知之甚少,不过我还是觉得邀请他加入我们更好一点,否则我会良心不安。”P9-11

序言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究竟是谁?世界着名财经杂誌《福布斯》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他是20世纪美国的第一位亿万富翁。《福布斯》网站曾公布过“美国史上15大富豪”排行榜,结果是约翰·D.洛克菲勒名列榜首。如果他仍健在的话,他的个人资产将达到比尔·盖茨的数倍。
漫步纽约街头,你随处可以体味洛克菲勒家族过往的辉煌:摩根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学。约翰·D.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当今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徵。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他是现代商业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创建的标準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他笃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藉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约翰.D.洛克菲勒说:“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三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现今已经绵延六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患息相关。他们的家族崇尚节俭并热衷创造财富。
约翰.D.洛克菲勒在童年时期便懂得饲养火鸡,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钱。在青年创业时期,因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畅,他向父亲借钱,欣然接受10%的利率。在洛克菲勒家族,从来没有白拿的钱,一分钱也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的。这样的信念使得这个家族长盛不衰。约翰·D.洛克菲勒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份礼物。实际上,天赋是一方面,亲职教育才是真正成就伟业的关键因素。从约翰·D.洛克菲勒写给儿子小约翰的信中,我们可以看见他是怎样细緻地纠正下一代的一个个错误,给予他智慧的指导。
约翰·D.洛克菲勒曾欠一位朋友5分的找零钱,朋友让他不必客气。而他却坚持把硬币放到朋友的口袋里,郑重地说:“这可是1美元整整1年的利息啊。”由此可见,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约翰·D.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抓住了每分钱。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约翰·D.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