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世界大战,是指世界範围内的网路空间里的战争。早在2007年,美国就成立了成建制的网路战部队,而俄罗斯,更对乔治亚发动了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网路战争。美国国防部出台的一份报告称,世界网路大战已打响,美国成为其它国家主要打击目标,这“其他国家”就包括俄罗斯和中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世界大战
- 定义:世界範围内的网路空间里的战争
- 成立 :网路战部队
- 功能:通过网际网路摧毁敌国电力、金融
特徵
网路世界大战已经远远超出“把××官方网站黑掉”的层次,而发展为通过网际网路摧毁敌国电力、金融、作战指挥等关键系统的战争力量。每一次敲击键盘,就等于枪击一发子弹;每一块CPU,就是一架战略轰炸机。
网路战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它可以兵不血刃地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路系统,甚至可以悄无声息地破坏、瘫痪、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路系统,不战而屈人之兵。
俄格冲突
网路世界大战
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儘管俄罗斯否认採取了任何网路行动,但网路攻势与传统军事行动的结合,无疑对乔治亚造成了更为沉重的打击,也使各国对网路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008年7月20日,一组诡异的信息数据流向了乔治亚政府网站,其携带的信息为“win+love+in+Rusia”。伴随而来的,是短时间内以百万计的访问请求汹涌而来,使得乔治亚政府网站瞬间瘫痪。专家们立即指出,这是典型的“分散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在黑客攻击中,这是最为普遍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乔治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网页被多重DDoS攻击而瘫痪长达24小时。
比较
相比8月8日俄罗斯对乔治亚的大规模网路攻击,7月的这次网路冲突只能算是一次“带妆彩排”。随着俄军进入南奥塞梯,乔治亚的网路再次受到大规模攻击。交通、通讯、媒体和银行的网站纷纷遇袭中招,政府网站系统更是全面瘫痪。甚至在国家银行的网页上,乔治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和希特勒等20世纪独裁者的照片挂在一起。乔治亚几乎无法向外界有效发声,无奈之下,乔治亚的外交部新闻只好发布在Google下的一个公共部落格页面上;此外,萨卡什维利还无奈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求助,将新闻也发布在卡钦斯基的网页上。
中国现代国际关係研究院信息与社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唐岚指出,儘管乔治亚遭遇的网路战,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恐吓和威慑,但它是全球第一场与传统军事行动同步的网路攻击,具有独特的意义。
美军备战
2009年2月9日,欧巴马要求对美国的网路安全状况展开为期60天的全面评估。从2008年年末起,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华府着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国防部,都陆续推出了关于应对网路战、强化信息安全的研究报告。
儘管美方的网路安全报告一再强调俄罗斯黑客的强大和中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但当英特尔、微软、思科等网路巨头频频以跨国公司的面目出现时,人们几乎忘记了它们身上的美国烙印。美国信息安全系统“官民结合”的发展方式,使得一旦网路战爆发,美国政府将随时可以调用强大到可怕的IT巨头力量。
美国甚至已经提出“网路威慑”的概念,独家垄断“信息霸权”的格局已经形成。
1995年,美军就有16名“第一代网路战士”从美国国防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诞生,他们肩负的使命,正是在网路空间与敌人展开全面信息对抗。
发展
2002年,布希政府抽调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核心机构,甚至盟国的顶级电脑天才,秘密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网路黑客部队——网路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简称JFCCNW)。
2007年,JFCCNW正式进入美军作战序列,“网军”正式作为独立兵种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海军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空军负责网路进攻的“第8航空队”等部队也全面组建,几乎所有的兵种都已经配备网路作战部门。
以预防“电子911”和“数字珍珠港”为名,在2006年和2008年,美国更是先后组织了“网路风暴I”和“网路风暴II”的网路战演习,模拟他国、恐怖组织和黑客发动网路攻击。演习中,全民皆兵。18个联邦机构协同作战,更是有思科和微软等40余家大牌科技企业参与。当然,出于安全保密需要,它们使用代号参与演习。其紧张程度,让参与者“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几乎成为现实版的“反恐24小时”。
美国新任总统欧巴马已经将网路战威胁等同于核武器和生物武器对美国的威胁。2010年,美国将联合15国,展开规模空前的“网路风暴III”演习。
角力
网路世界大战
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国家,甚至台湾地区,都已经把网路战的部队建制化、编制化。网路战的备战还是一场“隐蔽的斗争”。俄罗斯在网路安全意识方面的理念不亚于美国,非常超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建立联邦国家安全会议时,就设立了信息安全委员会,已将其与经济安全等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此外,俄罗斯优秀的数学基础教育和克格勃强大的情报工作班底,使得俄罗斯黑客早已蜚声全球。
中国国内的信息安全专家和网际网路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全球範围内,还没有国家能单独与美国在网路战领域抗衡,包括被美国当作对手的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强大的黑客力量也只能是散兵游勇,可以组织小规模的网路攻防战,但也无力与美国的网路力量大规模对抗;而中国的网路战优势更多的在于人多、电脑多,在更高技术含量的网路对抗中不占优势。”一位要求匿名的高校教师说。
参考资料
究其原因,则在于美国对网际网路产业的核心技术、产品和网路协定的垄断。IT巨头在产品中留有“后门”、收集用户信息等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2008年10月,“微软黑屏”事件让人们看到,如果需要,商业公司也完全做得更多——收集资料信息,强制执行其他指令,甚至破坏计算机和伺服器的硬体。
美国着名智库兰德公司已经提出“战略战”概念,即战争的顶级模式,其后果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而资讯时代的‘战略战’就是网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