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诺斯罗谱·格鲁曼公司研製的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全球鹰”相貌不凡,看起来很像一头虎鲸,它身体庞大、双翼直挺,翼展超过波音737飞机,球状机头将直径达1.2米的雷达天线隐藏了起来。“全球鹰”飞行控制系统採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通过使用一个卫星链路,自动将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数据传送到任务控制单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 研製时间:1995年
- 服役时间:2001年
- 定型时间:1998年
- 国家:美国
- 研发单位:美国诺斯罗谱•格鲁曼公司
发展沿革
RQ-4“全球鹰”无人机的历史始于1995年5月,当时特里达因-瑞安航空公司(现在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一部分)的“全球鹰”项目在无人机竞标中获胜。
1998年2月,“全球鹰”从位于加里福尼亚州的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完成了56分钟的首次飞行。1999年3月,第二架原型机在事故中坠毁,儘管如此,“全球鹰”仍然在国内外的一系列飞行测试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型号演变
RQ-4A
RQ-4B
技术特点
后掠翼;直立V形尾翼;收放式起落架;后机身顶上吊挂涡轮风扇发动机;上机身前方呈球茎状。
RQ-4无人侦察机

性能数据
项目 | 说明 |
机长 | 13.5米 |
高 | 4.62米 |
翼展 | 35.4米 |
最大起飞重量 | 11622千克 |
机载燃料/重量 | >7吨 |
最大航程 | 25945千米 |
自主飞行时间 | 41小时 |
服役事件
2001年10月,两架“全球鹰”在阿富汗上空参加了战斗,为执行任务持续飞行了将近30个小时。

2003年3月,“全球鹰”还参加了伊拉克战争,今天,在两个战场上都有RQ-4在进行常规服役。2003年8月,首批51架生产型标準的“全球鹰”交付美国空军,海军也订购了两架用于评估。
2019年6月20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说,当天凌晨在荷姆兹海峡附近击落一架侵入伊朗领空的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路透社援引一名美国官员的话报导,涉事飞机是一架MQ-4C型“人鱼海神”无人机。按照美联社的说法,这一机型是RQ-4“全球鹰”的变体,造价在1亿美元以上。
总体评价
外形像一台长着翅膀的双层巴士,而实际上却集成了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这就是美国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真实写照。
“全球鹰”就是一种战略侦察机,其装备的合成孔径雷达、光电、红外等侦察设备,可将大範围区域内的敏感目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