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名为“神鵰”的无人机由瀋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发,最近图片被公开在网际网路。照片显示,它的体型比美国空军的“全球鹰”远程无人侦察机要大。这种新一代大型双机身涡扇动力无人机,可充当高空长航时多任务平台。虽尚未经证实,但中国网民反应热烈。
隐形战机
这种名为“神鵰”的无人机由瀋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发,最近图片被公开在网际网路。照片显示,它的体型比美国空军的“全球鹰”远程无人侦察机要大。这种新一代大型双机身涡扇动力无人机,可充当高空长航时多任务平台。虽尚未经证实,但中国网民反应热烈。
全球鹰
香港媒体6月1日报导称,中国为应对美国空军使用的高空无人侦察机“全球鹰”,正在开发“神鵰”大型无人机,它在速度等方面超越美国同类型无人机。
据报导,瀋阳飞机集团成立秘密项目组,在去年12月到今年年初进行了“神鵰”的首次试飞。“神鵰”外形类似二战时期活跃过的美国空军双引擎战斗机P-38Lightning,拥有双机体,机体搭载的雷达可以探测海上的敌方军舰,拥有空中预警机功能。
报导称,“神鵰”的探测半径可达500公里,足以监视朝鲜半岛全境,其飞行时速也高达979公里,远高于美军“全球鹰”(时速575公里),飞行高度为2.5万米,凌驾于“全球鹰”(1.8万米)之上。另外,“神鵰”机体长25米、翼展5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重量达15-20吨。“神鵰”搭载有可探测隐形战斗机的新型雷达,可追蹤隐形战斗机。
中国航空专家王亚男表示,中国官方从未证实过所谓“神鵰”等大型战略无人机的存在,更不用提非常具体的技术参数。不过,他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应该有打造大型战略无人机的计画,但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讯息源可以证实。
炒作
英国知名防务刊物近日发表题为《中国新型双机身高空长航时概念无人机曝光》的报导称,这一大型双机身概念无人机的设计单位是瀋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该项目被称为“神鵰”项目,2012年以来就一直有人根据猜测描绘这种飞机的概念图。这些概念图显示,这种飞机将会採取将前翼安装在主机翼前缘的结构,这将是一种高空近太空平台,可执行监视、识别和通信任务。
报导称,如果开发成功,“神鵰”将可以为中国执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监视和识别任务,既可用于处理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争端,也可以在中国监视卫星遭到攻击时充当后备力量。不过,双机身设计可能会遇到超常空气动压,要求设计方掌握新的轻型坚固材料。但这样做的好处是拥有更大的载油量,不必让又长又薄的机翼负责容纳燃油。
美国媒体5月28日报导了该无人机的研发情况。报导称“神鵰”无人机于今年2月首次飞行。据报导,该机携有大量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以及能够追蹤敌方战斗机和巡航飞弹的跟蹤感测器。双机身结构使该无人机可以携带更多燃油以实现远程飞行,从而不必掌握非常先进的新材料来製造坚固得多的机翼。此外,它还增大了雷达阵列的扫描面积。
海域焦点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来自维吉尼亚州的共和党议员兰迪·福布斯表示,中国支持研发“神鵰”无人机等系统是其资金充足的远程军事建设的组成部分。
美国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军情分析家里克·费希尔表示,中国最终能研製出这样的双机身无人机,以携带大型飞弹执行卫星发射、反卫星和反舰任务。
美国情治单位一直在密切监视中国的无人机研发情况。兰迪·福布斯说“神鵰”大型无人机将充当卫星,对东海以及第一岛链以外广大地区的飞弹和其他战术平台进行持续侦察。他说:“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似乎是最优先的选择。”还有美国军事专家认为,部署配有先进感测器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将提高中国军队打击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在该地区的基地和海上武器的能力。
美国媒体报导还称,中国当前正在部署无人机对海上争议领土进行侦察和监视,其中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区。中国建造“全球鹰”大小的远程无人机将对其巩固西太平洋控制权的目标帮助很大。
“神鵰”无人机尚未正式现身,却已经成为争议海域相关各方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