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通信技术是无人机开发中的重点技术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无人机通信技术
- 外文名: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实质:下介绍了无人机通信技术
- 特点:自主控制
摘要
以下介绍了无人机通信技术的现状,技术课题和开发动向。
前言
无人机的使用範围可以从遥控发展到自主控制,作为无人机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使其不断完善和提高。下文综述了在未来信息战构想中的无人机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动向。
套用构想
1.1 无人机网路中心站的通信中继站
1) 具体使用构想
无人机不仅可以用于侦查,还可以作为通信平台,与卫星通信平台相比,系统构筑简单,高速、低滞后通信能力。举例使用如下:
有效利用通信数据链等高速通信能力的网际网路架构;
宽频存取点;
与雷卡西通信系统等联络的通道;
连结探测器、信息处理系统等的网路;
取代战区卫星通信;
2) 重要技术
作为实现上述使用构想的技术列举如下:
软体可程式网路节;
多波束天线;
小型,质量轻
低功耗实现
安全可靠性
网路管理简化
网路修复
伴有认证的自动网架构筑
无接点增强
连结稳定
为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努力开发新技术,2003年1月,美国某公司与该国空军共同进行了利用全球鹰无人机向监视、总计雷达系统和地面部队传送图像信息实验,在这方面的通信研究开发还在进行。
1.2 据德国某公司介绍,在欧洲也有上述美国的开发动向,以下具体介绍将无人机系统作为通信系统套用的构想,当然在实现过程中技术和政策上还有相当的困难。
1) 无人机作为通信系统利用的波段---视距状态的空地直接链路。中远距离:C/X波段;中近距离:KuKa波段。虽然频率高,电波的空中传输损失越大,但利用同样规模的指向性天线可以利用指向性增益。而在低频区,电波混杂程度不断增大,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无人机之间採用Ku波段和Ka波段(高空),高度越高,即便採用高频,为减少损失,也必须选择适当的频率,在使用双向指向性天线的远距离通信中继中,如果与空地链路的频率不同,也会有相当的技术问题。而且由于无人机上上装备天线等的能力有限,同样限制了传输距离和速度,在双向传输中的指向性天线的控制功能,以及与中继机的通融性即加入和脱离通信系统等功能方面还有很多必须解决的问题。
2) 战术无人机的数据链参数
现在水平:100Mbps/150km
将来水平:50Mbps/200km
开发目标:10/50/137/274Mbps/400Km
3) 调製方式
正交频率分割多路传输(OFDM)的採用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地面波数位电视、广播等,用于移动通信时其衰减很强,目前必须在发射功率非常充裕的状态下使用,而机载发射机体积大,价格高,所以在远距离传输系统和小型无人机系统上套用时必须进行充分探讨。
4) 通用性
根据使用要求,必须以成像系统标準通用数据链为依据进行设计,基本波段元件要是先软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