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上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处与陕西师範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丝路与长安共同研究班”,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第二期活动。此次活动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处处长、研究馆员杨瑾博士和陕西师範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沙武田共同主持,特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着名考古学家张建林先生出席,陕西历史博物馆及西安其他文博单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对“丝路与长安”共同研究班今后开展共同研究的方向、活动形式与目标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张建林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处与陕西师範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丝路与长安共同研究班”高度肯定,认为“丝路与长安”共同研究班汇集了考古研究院、博物馆和高校三方面的研究人员和资源,以此为平台,可以通过讲座、读书班、课题研究、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长安学与丝绸之路研究;同时提醒研究班注意资料收集,尤其是国外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张建林还指出,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它所遗留下来的遗蹟和遗物为长安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介绍了东市遗址最新发掘成果。他还提到,对隋唐长安城的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多关注被城市绿地、城中村、道路等地段,可能还存留有重要遗蹟和遗物。建议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划定遗产监控和保护地带;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文化遗产地理信息系统,随时掌握各遗址的动态;同时要提高政府和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运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现场就隋唐长安城的研究、史学研究方法、陕北石窟新发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组认为,应当以长安城的研究为切入点,综合中亚、西亚的丝路考古发现,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各单位之间通力合作,跨学科联合,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最后,沙武田在总结髮言中指出,共同研究班要网罗各方面的资料,包括史料、出土文献、考古报告、图像资料、外文书籍等,同时要积极与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基础材料,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在今后的活动注重学术讨论,创办丝路学刊作为丝路与长安研究的学术平台,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