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市公司大量的财务报表重述现象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是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素较容易被忽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财务报表重述
- 外文名:Financial Statement Restatements
- 关键字:投资者行为 财务报表重述 监管
- 涉及领域:监管、司法等
摘要
研究发现,在证券市场中,即使在信息充分、拥有共同信息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的财务行为、信息供给行为及投资者投资行为都有非理性的一面。为完善财务报表重述的监管,人们应充分重视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素。财务报表应力求首次公布的準确性,减少报表重述现象,减少更正公告和补充公告,以避免报表信息的锚点现象、过度反应及框架依赖等。
关键字
投资者行为 财务报表重述 监管
概念
财务报表重述即财务报表的重新表述,是指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美国GAO发布的报告上称为“Financial Statement Restatements”,在其他文献中的表述有“Restating financial Statement“。
简介
我国关于财务重述方面的规定始于 1999 年的《企业会计準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财政部于2001 年在该準则的基础上加入新条款,即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将其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这实际上是对企业通过追溯调整等手段调整年度间利润等行为的一种约束。我国财政部在 2006 年对原準则进行了修订与完善,经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差错的确认、前期差错的处理、前期差错的披露等。
经济后果
财务重述制度不仅是一个会计处理问题,它还涉及到监管、司法等一系列领域。从根源上看,财务重述可能源于会计人员的疏忽,更可能源于舞弊。公众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迎合证券市场分析师的预期,或为了使自己期权收益最大化,或为了实现融资的目的,往往会夸大收益、低估费用,其结果会推升股票价格。 Richardson et al.(2003)的研究发现,发生重述的公司更试图保持持续的盈余增长和正向的意外盈余。从结果看,财务重述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诸如公司的形象受损、进入资本市场受阻、信用评级降低、股东价值下降、股东提起诉讼,还有可能招致证监会调查以及巨额的费用支出,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引起整个公司的全面破产,像安然、世通一样。财务重述的后果主要包括:
1.财务重述的公司股价大跌。GAO以1997年1月1日至2002年3月26日的 689家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为样本,发现宣布财务重述的三个交易日内股票价格下跌大约10%,市值损失累计1 000亿美元。Palmrose et al.(2004)检验了从1995年到1999年403个发生重述公告样本的市场反应,发现在公布财务重述的两天里,平均产生了-9%的累积超额报酬率;Wu(2003)发现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在公布的三天内平均会产生-11.2%的累积超额报酬率,这种显着负向的报酬率从财务重述公布前的169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布后的85天。基本上这些研究都发现市场反应的程度与重述发生的程度显着正相关,相对来说,与收入确认、核心盈余和财务舞弊相关的财务重述会导致更为负面的市场反应。
2.投资者的信心受挫。正如Lynn Turner(SEC前任首席会计师)所说,“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重编财务报表,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意味着更多的投资者损失和对经济的更大影响”。 Wu(2002)对投资者信心与财务重述的相关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计算了公司发布财务重述信息前后的“盈余反应係数(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发现发布财务重述前季度盈余公告与股票价格显着相关,发布财务重述后,季度盈余公告对股票价格的显着影响消失了,这意味着市场对公司收益质量产生了怀疑,投资者对发生过财务重述的公司的信心已经丧失。GAO还总结了针对投资者乐观指数下降的原因开展的问卷调查,在众多影响投资者信心的因素中,不正当会计行为的负面影响位居首席。2002年2月,70%的被调查者因为会计问题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五个月后,这一比例上涨到91%。34%的被调查对象于2002年2月表示由于不信任会计信息而很可能不会投资于证券市场,五个月后40%的被调查对象抱有同样态度。
3.投资者的诉讼行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导致的财务重述可能引起共同诉讼和私人诉讼。财务重述在于向投资者宣布,“我们撒慌了”,这为投资者诉讼行为提供了方便。公司宣告重新表述财务报告的新闻稿或8-K格式报告记录了存在重大差错的事项、金额、原因等,因此降低了投资者的举证难度,增加了投资者诉讼获胜的可能性。Michael C.Sullivan(2002)的统计表明,1991—1995年,财务重述引起的诉讼占股东共同诉讼(shareholder class actions)的9%;1996—2000年,这一比例增加至19%。Zoe-Venna Palmrose et al(2000)发现,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的416家财务重述公司样本中,157家公司(38%)遭到起诉。Palmrose and Scholz(2004)研究了财务重述与集体诉讼之间的联繫,发现财务重述金额越大、企业规模越大、最近进行了首次公开发行、前期销售收入增长越大、重述引起的市场反应越大,就越可能招致集体诉讼。Lev et al.(2007)发现导致消除或缩短盈利增长模式的财务重述相对其他重述类型更可能招致诉讼。
4.其他经济后果。财务重述还会导致一系列对企业不利的经济后果。诸如财务重述导致资本成本的显着上升;信息风险的上升并影响了股票的报酬率;市场分析师对企业的盈利预测值显着下降,预测值的离差显着上升,这些研究都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Desai et al.(2006)的研究还发现财务重述导致了管理层变更,显示企业的经营者受到了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