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书名 可靠性工程
书号 978-7-118-11662-5
作者 (美)凯拉什·卡布尔,(美)麦可·佩希特
出版时间 2018年9月
译者 苏艳,戴顺安
版次 1版1次
开本 16
装帧 精装
出版基金 装备科技译着出版基金
页数 459
字数 546
中图分类 TB114.3
丛书名
定价 108.00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可靠性工程是产品寿命周期中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活动的集成”这一视角,整合了国外最新的可靠性技术与管理方法,提供了贯穿产品寿命周期的更加系统全面的可靠性理论方法与技术。全书内容共分20章(其中第19章为应原作者要求新增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国外近几年在确定产品可靠性要求需考虑的原则和因素,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装配以及维修中的可靠性工程活动及其所用的技术方法,产品寿命周期中的可靠性试验设计及计画制定,可靠性工作程式和过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可靠性理论研究与套用新发展、新成果,可更好地引导读者掌握近些年的可靠性思想理论。本书所涉及可靠性工程内容已广泛套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化工、机电等许多工程领域,可供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生产与使用维护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科学研究与教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21世纪的可靠性工程1
1.1质量1
1.2可靠性3
1.2.1执行预期功能的能力3
1.2.2指定的时间段4
1.2.3寿命周期条件4
1.2.4可靠性相关度量5
1.3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系统效能5
1.4性能、质量及可靠性6
1.5可靠性与系统寿命周期8
1.6故障后果11
1.6.1经济损失12
1.6.2违背公众信任13
1.6.3法律责任14
1.6.4无形损失15
1.7供应商与用户15
1.8小结16
习题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可靠性概念19
2.1可靠度19
2.1.1机率密度函式23
2.2风险率25
2.2.1风险率激励与发展26
2.2.2风险率函式的一些特性27
2.2.3条件可靠度30
2.3产品寿命百分数31
2.4失效时间32
2.4.1关于原点和均值的矩32
2.4.2预期寿命/平均失效前时间(MTTF)33
2.4.3方差/二阶矩33
2.2.4偏度係数34
2.4.5峰度係数34
2.5小结36
习题36
第3章可靠性分析中的常用机率和寿命分布40
3.1离散分布40
3.1.1二项式分布40
3.1.2泊松分布44
3.1.3其他离散分布44
3.2连续分布45
3.2.1威布尔分布48
3.2.2指数分布53
3.2.3指数分布可靠性估算56
3.2.4正态(高斯)分布59
3.2.5对数常态分配63
3.2.6伽马分布66
3.3机率图68
3.4小结73
习题73
参考文献75
第4章六西格玛设计76
4.1什幺是六西格玛76
4.2为什幺採用六西格玛方法?77
4.3六西格玛如何施行78
4.3.1六西格玛过程的步骤79
4.3.2六西格玛步骤83
4.4六西格玛过程的最佳化问题85
4.4.1系统传递函式85
4.4.2方差传播方程86
4.4.3经济最佳化和质量改进87
4.4.4容差设计问题88
4.5六西格玛设计88
4.5.1(I)确定需求90
4.5.2(C)表征设计91
4.5.3(O)最佳化设计91
4.5.4(V)验证设计92
4.6小结93
习题93
参考文献94
第5章产品开发96
5.1产品需求和约束96
5.2产品寿命周期条件97
5.3可靠性能力98
5.4零部件和材料选择99
5.5人为因素与可靠性100
5.6演绎与归纳方法101
5.7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102
5.8故障树分析103
5.8.1FTA在决策中的作用106
5.8.2故障树分析步骤106
5.8.3构建故障树的基本样式106
5.8.4顶事件的定义106
5.8.5故障树的表征符号和运算规则107
5.8.6最小割集111
5.9失效物理112
5.9.1应力界限112
5.9.2失效机理的模型分析113
5.9.3降额设计113
5.9.4防护体系113
5.9.5冗余114
5.9.6预测114
5.10设计审查115
5.11鉴定116
5.12製造和装配118
5.12.1产品工艺性118
5.12.2工艺过程验证试验119
5.13产品失效及根本原因分析120
5.14小结121
习题121
参考文献122
第6章产品需求与约束124
6.1需求的定义124
6.2供应链的责任125
6.2.1多用户产品125
6.2.2单用户产品126
6.2.3定製产品126
6.3需求文档127
6.4规範129
6.5需求跟蹤129
6.6小结130
习题130
参考文献130
第7章寿命周期条件131
7.1定义寿命周期剖面131
7.2寿命周期事件132
7.2.1製造和装配132
7.2.2验收和测试132
7.2.3存储133
7.2.4运输133
7.2.5安装133
7.2.6操作133
7.2.7维修133
7.3应力及其影响133
7.3.1温度136
5.4零部件和材料选择99
5.5人为因素与可靠性100
5.6演绎与归纳方法101
5.7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102
5.8故障树分析103
5.8.1FTA在决策中的作用106
5.8.2故障树分析步骤106
5.8.3构建故障树的基本样式106
5.8.4顶事件的定义106
5.8.5故障树的表征符号和运算规则107
5.8.6最小割集111
5.9失效物理112
5.9.1应力界限112
5.9.2失效机理的模型分析113
5.9.3降额设计113
5.9.4防护体系113
5.9.5冗余114
5.9.6预测114
5.10设计审查115
5.11鉴定116
5.12製造和装配118
5.12.1产品工艺性118
5.12.2工艺过程验证试验119
5.13产品失效及根本原因分析120
5.14小结121
习题121
参考文献122
第6章产品需求与约束124
6.1需求的定义124
6.2供应链的责任125
6.2.1多用户产品125
6.2.2单用户产品126
6.2.3定製产品126
6.3需求文档127
6.4规範129
6.5需求跟蹤129
6.6小结130
习题130
参考文献130
第7章寿命周期条件131
7.1定义寿命周期剖面131
7.2寿命周期事件132
7.2.1製造和装配132
7.2.2验收和测试132
7.2.3存储133
7.2.4运输133
7.2.5安装133
7.2.6操作133
7.2.7维修133
7.3应力及其影响133
7.3.1温度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