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是石井裕也执导、三浦紫苑和渡边谦作执笔的电影。由松田龙平、宫崎葵、小田切让联袂主演。
该片讲述了在一家出版社的辞典编辑部里,在完成辞典《大渡海》编辑工作中发生的故事。于2013年4月13日在日本首映。
2014年3月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影片《编舟记》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总计12项大奖。
基本介绍
- 导演:石井裕也
- 编剧:三浦紫苑、 渡边谦作
- 主演:松田龙平,宫崎葵,小田切让
- 製片人:Kimitaka Goka
- 发行公司:Asmik Ace
- 中文名:编舟记
- 外文名:Fune wo amu ..... Japan (original title)
- 其它译名:宅男的恋爱字典
- 出品时间:2013年
- 製片地区:日本
- 类型:剧情
- 片长:134 分钟
- 上映时间:2013年4月13日
- 对白语言:日语
- 色彩:彩色
剧情介绍
在一家出版社的辞典编辑部里,为了完成辞典《大渡海》编辑工作,马缔光也(松田龙平饰)和同事们开始了辛勤的工作。马缔光也本人是个怪人,编辑辞典过程中房东孙女香具矢(宫崎葵饰)的出现让他暗生情愫。而的另一个编辑部员西冈(小田切让饰),则是个没有干劲的男人,对辞典的编辑工作也并不感兴趣,然而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也逐渐让他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海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马缔光也 | 松田龙平 | 主角,辞典编辑 |
林香具矢 | 宫崎葵 | 光也的恋人,厨师 |
西冈正志 | 小田切让 | 光也的同僚,编辑 |
岸边绿 | 黑木华 | 光也的下属 |
村越 | 鹤见辰吾 | 光也的上司,局长 |
松本朋佑 | 加藤刚 | 光也的上司,主编 |
松本千惠 | 八千草薰 | 朋佑的妻子 |
三好丽美 | 池胁千鹤 | 光也的同僚,西冈的恋人 |
荒木公平 | 小林薰 | 光也的同僚 |
竹 | 渡边美佐子 | 光也的房东 |
小林 | 斋藤嘉树 | 光也的同僚 |
编辑 | 波冈一喜 | 光也的同僚 |
佐佐木薰 | 伊佐山博子 | 光也的同僚 |
宫本慎一郎 | 宇野祥平 | 光也的同僚 |
江川 | 森冈龙 | 光也的同僚 |
户川 | 又吉直树 | 光也的同僚 |
女演员 | 麻生久美子 | 大渡海辞典的海报女郎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美术设计 |
---|---|---|---|---|---|---|
Kimitaka Goka Yasuyuki Iwanami 菊地美世志 | 石井裕也 | 三浦紫苑 渡边谦作 | 藤泽顺一 | 渡边崇 | 普岛信一 | 原田满生 |
(演职员表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马缔光也演员:松田龙平马缔光也是那种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的宅男,甚至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直至被安排到辞书部选编新的辞典《大渡海》,在工作中他逐渐了解林香具矢,并喜欢上她,在最后完成词典时决定表白心意。
- 西冈演员:小田切让西冈是个没有干劲的男人,对辞典的编辑工作也并不感兴趣,然而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也逐渐让他明白了所做的事的伟大之处,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勤勤恳恳的去编辑词典。
- 林香具矢演员:宫崎葵富家少女林香具矢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喜爱的人,在听说词典的编着时就决定去帮忙。同时她也是一个勇敢的女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敢勇敢的说出来。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女演员麻生久美子亦在片中出现,不过只出现在一个海报中,算作影片的小彩蛋。
- 本片採用35mm胶片而非数字拍摄,谈及“逆潮流而行”的理由是,导演称首先是受到作品的感染,影片时间背景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在电脑排版尚非主流的当时,编辑工作者必须採取手工的方式进行删除、拼贴、黏结等工作,因此导演採取了与那个时代贴近的拍摄介质。此外,还有一个理由便是“继承”,既体现在编辑工作者中,也体现在电影人身上。
- 除了2013年4月9日刚刚公布的本屋大赏获奖作品外,之前九届本屋大赏第一名获得者已全部电影(或电视)化。
- 《编舟记》首周观影人数令人满意,也帮助小田切让摆脱了“低视听率男”的污名,其演技也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
- 小田切让表示“当我看完剧本之后,感觉这部电影充满浓郁的旧时代印记。我扮演的西冈是个喜怒无常的角色,对我的演技发挥是一大挑战。
获奖记录
第68届每日电影大奖(2013) | ||
最佳影片 | 《编舟记》 | 获奖 |
最佳导演 | 石井裕也 | 获奖 |
最佳男主角 | 松田龙平 | 获奖 |
最佳美术 | 原田满生 | 获奖 |
第23届日本电影评论家大奖 | ||
最佳影片 | 《编舟记》导演石井裕也 | 获奖 |
《编舟记》导演石井裕也 | 松田龙平《编舟记》 | 获奖 |
日本电影学院奖(2014;第37届) | ||
最佳影片 | 石井裕也 Yûya Ishii | 获奖 |
最佳导演 | 石井裕也 Yûya Ishii | 获奖 |
最佳编剧 | 渡边谦作 Kensaku Watanabe | 获奖 |
最佳男主角 | 松田龙平 Ryuhei Matsuda | 获奖 |
最佳录音 | Hirokazu Kato | 获奖 |
最佳剪辑 | 普岛信一 Shinichi Fushima | 获奖 |
最佳新人奖 | 黑木华 Hana Kuroki | 获奖 |
最佳女主角 | 宫崎葵 Aoi Miyazaki |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 小田切让 Jô Odagiri | 提名 |
最佳电影配乐 | 渡边崇 Takashi Watanabe | 提名 |
最佳摄影 | 藤泽顺一 Junichi Fujisawa | 提名 |
最佳灯光 | 长田达也 Tatsuya Osada | 提名 |
最佳美术 | 原田满生 Mitsuo Harada | 提名 |
参考资料: |
幕后製作
2012年本屋大赏与全年销售排行榜双料冠军作品《编舟记》,出自日本当红新生代作家三浦紫苑之手。出道仅十几个年头的她曾凭藉《我所说的他(私が语りはじめた彼は)》《多田便利轩(まほろ駅前多田便利轩)》《强风吹拂(风が强く吹いている)》等人气作品获得业内青睐,更得到影视界的关注。自2009年的《强风吹拂》被搬上银幕以来,《多田便利轩》和《真幌番外地(まほろ駅前番外地)》这两部姐妹篇也相继以电影和深夜剧的形式呈现世人面前,凭藉作家卓越自如的创作和演员出色的演绎,三浦紫苑及其作品正日益为世人所熟知。
小说《编舟记》讲述了个性古怪的出版社职员马缔光也,与词典编辑部的同仁合作编写耗时漫长的《大渡海》以及和周围人们相互牵绊的平凡故事。自言从刚认字起便以翻阅《广辞苑》的三浦作家通过本作表达了对词典由衷的热爱,她以常人鲜少关注的辞书和编辑为切入点,却凭藉功底淳厚的人物刻画与剧情编排获得广泛的支持,该书2012年销量突破45.8万册(截至2013年4月初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而电影化的决定无疑为这部题材冷僻的小说推波助澜。本片导演由80后青年导演石井裕也担任,他曾凭藉《蚬贝小小姐(川の底からこんにちは)》一片成功杀入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行列。惯常在小众领域摸爬滚打的石井导演,此番雄心勃勃抢占各大院线。
削减了《御法度》时代绝世美少年的摄人气质,松田龙平近年来在《多田便利轩》《泡吧侦探》《真幌番外地》等影视剧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集邋遢和呆萌为一体的準中年大叔形象。作为三浦改编作品的常客,此次龙平再次加盟并深化其出神入化的呆萌风格,塑造了完全不知该如何与人相处的男主角马缔光也。实力派青年女星宫崎葵饰演了用温暖笑容开启马缔恋爱之门的女孩林香具矢。词典编辑部的同仁,亦可谓是一场日本老中青三代明星的大派对。从永远洋溢着温馨幸福笑容的慈祥奶奶八千草薰,到《真幌番外地》中装疯卖傻却超级可爱的黑木华;从被称作“第二代仲代达矢”的老将加藤刚,再到兼具美颜和演技的贵公子小田切让。乃至池胁千鹤、小林薰、鹤见辰吾、波冈一喜、宇野祥平、又吉直树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鼎立加盟,组成了最具明星气场和人情气息的编辑部。
本片在日本国内238块银幕同时公映,首周初登场排名第三位,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二位。
剧照
小说《编舟记》讲述了个性古怪的出版社职员马缔光也,与词典编辑部的同仁合作编写耗时漫长的《大渡海》以及和周围人们相互牵绊的平凡故事。自言从刚认字起便以翻阅《广辞苑》的三浦作家通过本作表达了对词典由衷的热爱,她以常人鲜少关注的辞书和编辑为切入点,却凭藉功底淳厚的人物刻画与剧情编排获得广泛的支持,该书2012年销量突破45.8万册(截至2013年4月初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而电影化的决定无疑为这部题材冷僻的小说推波助澜。本片导演由80后青年导演石井裕也担任,他曾凭藉《蚬贝小小姐(川の底からこんにちは)》一片成功杀入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行列。惯常在小众领域摸爬滚打的石井导演,此番雄心勃勃抢占各大院线。
削减了《御法度》时代绝世美少年的摄人气质,松田龙平近年来在《多田便利轩》《泡吧侦探》《真幌番外地》等影视剧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集邋遢和呆萌为一体的準中年大叔形象。作为三浦改编作品的常客,此次龙平再次加盟并深化其出神入化的呆萌风格,塑造了完全不知该如何与人相处的男主角马缔光也。实力派青年女星宫崎葵饰演了用温暖笑容开启马缔恋爱之门的女孩林香具矢。词典编辑部的同仁,亦可谓是一场日本老中青三代明星的大派对。从永远洋溢着温馨幸福笑容的慈祥奶奶八千草薰,到《真幌番外地》中装疯卖傻却超级可爱的黑木华;从被称作“第二代仲代达矢”的老将加藤刚,再到兼具美颜和演技的贵公子小田切让。乃至池胁千鹤、小林薰、鹤见辰吾、波冈一喜、宇野祥平、又吉直树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鼎立加盟,组成了最具明星气场和人情气息的编辑部。
本片在日本国内238块银幕同时公映,首周初登场排名第三位,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二位。

製作发行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日本Japan | 2013年4月13日 |
中国台湾Taiwan | 2013年8月9日 |
中国香港Hong Kong | 2013年8月22日 |
中国香港Hong Kong | 2013年3月25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国USA | 2013年6月4日 ......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加拿大Canada | 2013年9月28日 ......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英国UK | 2013年10月11日 ...... (London Film Festival) |
韩国South Korea | 2014年2月20日 |
参考资料: |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 1.Filmmakers 2.Little More Co. Ltd.[日本] |
发行公司 | 1.Asmik Ace(2013) (Japan) (theatrical) 2.松竹映画[日本](2013) (Japan) (theatrical) 3.安乐影片有限公司[中国香港](2013) (Hong Kong) (all media) 4.Shochiku Home Video(2013) (Japan) (DVD) |
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影片的风格是沉静且平淡的,正是这群看起来很平凡、很普通的编辑,肩负的责任却是伟大、甚至可以传世的。这大与小的对应,也成为了影片的亮点。(网易评)
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似乎是日本电影的标配,其间,观者很少能感受到戏剧的跌宕与情绪的起伏。全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日本职人的“敬业”。这种敬业在反覆推敲和琢磨“右”这个词的释义时被準确彰显出来。《编舟记》试图传递的,大概也在于将光阴一寸寸细心过下去,才是对抗衰老和过快节奏的最好润泽方式。(人民网评)
《编舟记》想要传达的是“做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精神也是与日本整个民族文化相得益彰。其中那人们相互牵绊的平凡故事,甚得观众喜爱。(凤凰评)
儘管《编舟记》有着明显的日式风格,但它们透露的核心精神往往是具有大众意义的,是每个人都心有戚戚焉的。影片中每一分的认真都变成了辞典中最有意义的存在。(千龙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