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未来教师素质大赛

(2020-03-14 13:51:10) 百科综合
未来教师素质大赛

未来教师素质大赛

“未来教师素质大赛”是由共青团北京师範大学委员会、北京师範大学学生会主办的以激发学生对教师行业的兴趣,发展未来教师力量为特点和目的的校级比赛。至今已举办15届。大赛在每年10月至11月举行,历时约半个季度。常规比赛共四轮,分为初赛、複赛、半决赛、决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未来教师素质大赛
  • 外文名:Contest of FutureTeacher
  • 简称:未教赛
  • 举办地:北京师範大学

主办单位

共青团北京师範大学委员会 北京师範大学学生会 (具体执行为校学生会学业部)

背景与目的

2014年,在第三十个教师节之际,习总书记莅临北京师範大学进行参观并且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的讲话中,寄託着对如何做一个好老师的希冀和愿景,其中贯穿着四点核心要求:一、要有理想信念;二、要有道德情操;三、要有扎实学识;四、要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也对教师在教育工作上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他讲道“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範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之际,北京师範大学特设立“中国启功教师奖”,引导广大教师在全国县以下(含县)农村地区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首届启功教师奖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遴选标準,切实让“四有”好老师成为身边可亲可感的榜样。启功教师奖的评选,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典範,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二是以寓教于评的方式教育师生,引领社会
为秉承习近平主席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传承启功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理念,北京师範大学学生会将举办第十六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在获得校内外广大师生的关注的基础上,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师範大学正在将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向全北京市推广,希望藉此赛事,为致力于投身教育事业的莘莘学子搭建一个展示提高自己的平台,让教师这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学子们的心贴得更近。

历史与发展

第十六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

  
大赛主题
本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採用“师德立身,教育济世”为大赛主题。“师德立身”顾名思义即强调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育的未来是素质教育,教师的未来也应是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有过硬素质的新时代教师。这既符合北京师範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也回应了习总书记对新时代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教育济世”则是希望未来教师们到基层去、到贫困地区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当前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合理。在主要发达城市,80%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但是在中国贫困的农村地区只有5%的优秀学生才能进入大学。近段时间以来政府和社会公众也关注着偏远地区教师的生存状况,中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画(2015-2020)》,北师大设立“启功教师奖”,马云创办“乡村教师奖”。这一系列活动都旨在推动教育公平。教育是为了给孩子们最好的未来,而承载孩子们希望的未来教师则是通向未来的钥匙。本届大赛希望藉此契机弘扬“教育济世”的精神,通过在学生中形成“到偏远地区去支教甚至终身从教”的文化导向让师大优秀的教育资源填补贫苦地区的空白。
未来教师素质大赛
日程表
周次
时间
事项
地点
第一至六周
2015.9.7(一)-10.14(六)
筹备未来教师素质大赛事宜

第二周
2015.9.24(四)
召开部院系协调会
校团委115
第六至八周
2015.10.15(二)-11.1(日)
初赛报名、选拔
各部院系
第六周
2015.10.16(五)
活动宣传及预热外场活动
邱季端南
第七周
2015.10.23(五)
专题讲座
待定
第九周
2015.11.2(一)
部院繫上交报名表及前六名名单,晚上校学生会给各部院系複赛反馈。
校团委111
第九周
2015.11.7(六)、11.8(日)
複赛培训(课程设计;板书板画)
待定
第十周
2015.11.12(四)、13(五)
複赛
待定
第十一周
2015.11.21(六)
半决赛
待定
第十二周
2015.11.24(二)
社会实践及课堂观摩
待定
第十二周
2015.11.26(四)~27(五)
决赛排票及网路抢票
邱季端南
第十二周
2015.11.29(日)
决赛
敬文讲堂

内容与形式

常规比赛共四轮,分为初赛、複赛、半决赛、决赛。
初赛由各部院系学生会承办,参赛人数不限;複赛参赛人数总共36名,各部院系按成绩由高到低上交初赛前六名选手名单,然后由校学生会学业部依据“第16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院系名额分配方案”为各院系分配複赛名额。複赛分4场,每场9名选手,每场共3名选手晋级并从非晋级选手中决出一个“单场最佳教学仪态”奖和一个“单场最佳教学设计”奖。半决赛一场,12名选手选出6名进入决赛并从非晋级选手中决出一个“最佳教学表现”奖、一个“最佳课堂效果”奖“最佳临场反应”奖。决赛1场,共6名选手,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最佳教学创意”1名,“最佳教学板书”1名。

1、初赛

初赛内容由各院系自行安排。建议环节为:8分钟模拟课堂/8分钟说课、评审提问、情景模拟、习题解答。此外,各院系在设定评分表时,要着重考察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板书、板画、教姿教态、口语表达等。各部院系学生会视选手人数决定比赛场次、环节、时间、地点等,并须提前填写好《各部院系第十六届未来教师素质大赛初赛策划》,将比赛时间、地点、评审信息等告知主办方。初赛过程中,学业部将会派干事到各部院系比赛场地观摩记录,以确保晋级选手的教学素质和比赛的公正公平。

2、 複赛

(约一小时四十分钟)
複赛环节包括5分钟说课,3分钟基本功考察(板书板画二选一,3人一组),10分钟评审点评(评审代表)。比赛场次及顺序由赛前抽籤决定,每场比分排名前3位者晋级半决赛,若出现平分情况,由评审投票决定晋级选手。複赛共决出12名晋级选手,除晋级选手外每场均设单项奖两名:当场最佳教学设计奖和当场最佳教学仪态奖。当场最佳教学设计奖,颁给模拟课堂部分除了晋级决赛的两名选手外的得分最高的选手,若分数相同,则由评审投票决定;当场最佳教学仪态奖,颁给除了晋级决赛的两名选手之外,个人整体表现得分最高的选手,若分数相同,则由评审投票决定。

3、 半决赛

半决赛环节包括每位选手4分钟模拟课堂、2分钟情景模拟、2分钟评审提问,侧重考察选手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从12名选手选出6名进入决赛并从非晋级选手中决出一个“最佳教学表现”奖、一个“最佳课堂效果”奖和一个“最佳临场反应”奖。其中“最佳教学表现”奖授予除晋级选手以外综合成绩最高的选手;“最佳课堂效果”奖授予除晋级选手以外“模拟课堂”部分得分最高的选手;“最佳临场反应”奖授予除晋级选手以外“情景模拟”部分得分最高的选手

4、 社会实践

组织晋级总决赛的选手前往初高中(学校待定)进行授课以及课堂观摩。授课结束后,由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打分(满分30分),算定平均分后计入总决赛。

5、 总决赛

总决赛由选手板书展示、选手模拟课堂、创意教学设计评审提问及社会实践展示以及往年选手风采展示组成。
板书展示:主办方在赛前组织选手进行板书书写。由主办方监督,选手在规定时间内书写主办方提供的规定内容。主办方将选手板书成果进行图像记录并在决赛现场展示。
模拟课堂:选手在该环节进行8分钟的现场模拟教学。
创意教学设计:总决赛前一周在网路上公布创意教学题目(待定),让选手抽籤选择。选手需在两天内针对自己的题目进行创意教学设计,并写出一份完整的教案出来。第三天在网路上对教案进行公示,并请5位往届的”未教赛”优胜选手对教案进行评分(满分100),取平均分计入选手该环节成绩。该环节成绩最高者获得决赛“最佳创意奖”。同时请每位参与打分的往届”未教赛”优胜选手录一个小视频,谈一谈”未教赛”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对自己打分最高的教案的评价。决赛现场,先播放视频,然后公布选手得分。
评审提问:评审根据选手模拟教学表现进行给分。
社会实践展示:由主办方在赛前组织选手走入中学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并在决赛现场展示教学实践中的影响记录。
大赛主要考察学生们的各个方面综合素质——教案设计能力、板书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课堂设计能力、气氛调节能力等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