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愉快性发育不良
概述
1960年由Vanac等首次报导,1971年Sprager等根据患儿愉快面容的特徵而定名为愉快性侏儒症,并提出该病是一种“局部性”粘多糖贮积症。
临床表现
(一)主征:生长发育迟缓,侏儒。出生即有明显的小手、小脚。特徵性的愉快脸容,脸颊丰满。肝肿大,心脏瓣膜进行性增厚。四肢长骨短,多发性进行性关节挛缩,腕、指关节明显挛缩。皮肤上皮细胞、气管黏膜、肝、软骨和心脏瓣膜中有溶酶体贮积性空泡。
(二)其他:嘴大、唇薄,人中长而平坦,耳轮厚。
(三)AR。
预后与预防
预后不良,应加强婚、育的优生指导。
参考文献
刘权章:《临床遗传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P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