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味道》中百年哲学,弦歌不断。这一篇篇心灵与哲思碰撞出来的文字,记录了青春邂逅哲学擦出的火花:砥砺成长的故事,静园四院的过往,灵魂和思想的蕩涤,个体自我的独立,学术的追求,事业的开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春味道
- 书名:青春味道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330页
- 开本:32
- 品牌: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杨弘博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30118803X, 9787301188033
内容简介
《青春味道》告诉我们那些青涩的岁月里,彷徨、欢笑、苦涩、收穫,都是挥之不去的青春味道,其中的滋味,每个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青春的人都会懂得。那次与哲学不期然的相遇,或许不是一见钟情,却足以受用一生。
图书目录
序言
一当清晨邂逅哲学
我和哲学的故事
走入这扇门
我的北大 爱的哲学
追梦的青春——在北大开始的日子
写在携笔从军之前
从元培到哲学
二哲学使我勇敢
我们为什幺学哲学
仲夏夜,谁的灿烂星空
所得
四院的爬山虎
此心安处是吾家
以哲学之名
三有一种精彩叫本分
我的燕园两年
燕园“道”生活
青春的四院,青春的我们
有一种精彩叫本分
在知行合一中砥砺成长
求学琐记
四别样华彩在四院
青春的怪味
一粒粟,万颗子
做燕园之眼: 北大生活里的另一种姿态
生如夏花的青春时光: 在哲学系团学组织的那些日子
哲学·艺术·人生
阳光作伴歌声飞扬
二十余年成一“梦
五友爱的共同体
同门
燕园七载忆师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智慧的旅程
未曾离开,已然怀念
藉得阳光致新知
后来
六用青春品味哲学
生命的学问
十年与百年
散文两篇
看见一棵国槐
幸福是什幺
叶落飞扬
七用哲思点亮青春
并不陡峭的高度
聚为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味道与言道
共在与交流:哲学的另一种面相
数字的激情与梦想
梦回四院
另一种传统
百岁青年——哲学系与我
后记
一当清晨邂逅哲学
我和哲学的故事
走入这扇门
我的北大 爱的哲学
追梦的青春——在北大开始的日子
写在携笔从军之前
从元培到哲学
二哲学使我勇敢
我们为什幺学哲学
仲夏夜,谁的灿烂星空
所得
四院的爬山虎
此心安处是吾家
以哲学之名
三有一种精彩叫本分
我的燕园两年
燕园“道”生活
青春的四院,青春的我们
有一种精彩叫本分
在知行合一中砥砺成长
求学琐记
四别样华彩在四院
青春的怪味
一粒粟,万颗子
做燕园之眼: 北大生活里的另一种姿态
生如夏花的青春时光: 在哲学系团学组织的那些日子
哲学·艺术·人生
阳光作伴歌声飞扬
二十余年成一“梦
五友爱的共同体
同门
燕园七载忆师友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智慧的旅程
未曾离开,已然怀念
藉得阳光致新知
后来
六用青春品味哲学
生命的学问
十年与百年
散文两篇
看见一棵国槐
幸福是什幺
叶落飞扬
七用哲思点亮青春
并不陡峭的高度
聚为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味道与言道
共在与交流:哲学的另一种面相
数字的激情与梦想
梦回四院
另一种传统
百岁青年——哲学系与我
后记
后记
百年哲学,弦歌不断。一篇篇鲜活的文字,记录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彷徨、欢笑、苦涩、收穫,都是挥之不去的青春味道。而这其中滋味,我们相信,每个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青春的人会懂的。
文集的诞生要感谢系党委书记尚新建教授,一直以来尚老师以特有的亲和关心并支持着学生工作,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动议编这本书,以文字记录下这青春的精彩;文集书名的确定要感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张学智教授,在我们还犹豫以智慧还是青春为关键字时,张老师以坚定的语气道出了“青春味道”的双关含义:青春的滋味与青春体味得道,顿感哲思悠扬;文集书名的题写要感谢系美学教研室杨辛教授,杨老师是着名美学家、书法家,他出资百万在系里设立奖助学金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所赐墨宝更显得格外珍贵;文集的出版要感谢系主任王博教授,文集若干作者已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王老师的治学和为人,增添了文章看点,而他对文集结构设计和内容设定的指导并亲自题写序言,无疑使本书卖点大增。
同时,负责系庆系列丛书出版的李四龙教授、北大出版社田炜编辑,还有文集收录文章的每一位作者,谢谢你们!当然,还有编辑成员:张梧、李婷婷、曹润青、于文博、王姣、成立、杨思劢,我们一起讨论、设计、审稿、拍照,文集的编纂让我们亲如兄弟姐妹,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
百年哲学,青春绵延……
谨以此书献给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
编者
2012年9月
文集的诞生要感谢系党委书记尚新建教授,一直以来尚老师以特有的亲和关心并支持着学生工作,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动议编这本书,以文字记录下这青春的精彩;文集书名的确定要感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张学智教授,在我们还犹豫以智慧还是青春为关键字时,张老师以坚定的语气道出了“青春味道”的双关含义:青春的滋味与青春体味得道,顿感哲思悠扬;文集书名的题写要感谢系美学教研室杨辛教授,杨老师是着名美学家、书法家,他出资百万在系里设立奖助学金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所赐墨宝更显得格外珍贵;文集的出版要感谢系主任王博教授,文集若干作者已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王老师的治学和为人,增添了文章看点,而他对文集结构设计和内容设定的指导并亲自题写序言,无疑使本书卖点大增。
同时,负责系庆系列丛书出版的李四龙教授、北大出版社田炜编辑,还有文集收录文章的每一位作者,谢谢你们!当然,还有编辑成员:张梧、李婷婷、曹润青、于文博、王姣、成立、杨思劢,我们一起讨论、设计、审稿、拍照,文集的编纂让我们亲如兄弟姐妹,这是我们共同的作品!
百年哲学,青春绵延……
谨以此书献给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
编者
2012年9月
序言
《青春味道》的书名很有哲学昧儿,双关了青春的生命和这生命对于道的品味,书中凝集了哲学系学子对其学生时代的回忆、体验与思考。
在这部文集中,学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智慧的沉思、学术的实践、社会的服务以及文艺和体育的拓展,从“邂逅哲学”的惴惴不安到“哲学使我勇敢”的自信从容,在静园四院的同一片天空下,哲学与青春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自我的绚烂精彩。
在这部文集中,学子们用充满温情的笔触记录他们在“友爱的共同体”中的点滴,有师生之间的薪火相传,有同窗之间的朝夕相处,有朋友之间的美好分享。学生的本分是求知求学求解,而学生时代最精彩的段落也正在于尽好这本分,在爱智慧的过程中,若能收穫师生缘、同窗情、朋友谊,更会绽放别样华彩。
在这部文集中,这些用心灵与哲思碰撞出来的文字,或如涓涓流水,平静地讲述砥砺成长的故事;或如绵绵细雨,温情地怀念静园四院的过往;或如微微春风,和煦地直抵内心灵魂的深处。阅读这些文字,不仅使我回忆起自己的求学岁月以及在哲学系工作的快乐时光,更感受到母系学子的沉思和追求:青春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个人的发展以及对他人、国家和天下的担当。
哲学,或许不能让人一见钟情,却足以受用终生。
2012年9月
在这部文集中,学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智慧的沉思、学术的实践、社会的服务以及文艺和体育的拓展,从“邂逅哲学”的惴惴不安到“哲学使我勇敢”的自信从容,在静园四院的同一片天空下,哲学与青春一起打造出了属于自我的绚烂精彩。
在这部文集中,学子们用充满温情的笔触记录他们在“友爱的共同体”中的点滴,有师生之间的薪火相传,有同窗之间的朝夕相处,有朋友之间的美好分享。学生的本分是求知求学求解,而学生时代最精彩的段落也正在于尽好这本分,在爱智慧的过程中,若能收穫师生缘、同窗情、朋友谊,更会绽放别样华彩。
在这部文集中,这些用心灵与哲思碰撞出来的文字,或如涓涓流水,平静地讲述砥砺成长的故事;或如绵绵细雨,温情地怀念静园四院的过往;或如微微春风,和煦地直抵内心灵魂的深处。阅读这些文字,不仅使我回忆起自己的求学岁月以及在哲学系工作的快乐时光,更感受到母系学子的沉思和追求:青春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个人的发展以及对他人、国家和天下的担当。
哲学,或许不能让人一见钟情,却足以受用终生。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