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残疾大学生青年创业园

(2020-07-11 02:43:00) 百科综合
残疾大学生青年创业园

残疾大学生青年创业园

2012年,王福如本科毕业,他带领8名大学生(其中5名残疾大学生)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残疾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并积极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新型农业多功能开发新模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残疾大学生青年创业园
王福如,男,1988年出生,视力四级残疾,中共党员,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年创办上杭县新元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2012年创办上杭县残疾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任董事长。曾获第九届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标兵,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
2009年,还是在校大学生的王福如,创办了上杭县新元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他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正式申请了农民合作社,还参与组建了上杭的园艺协会和才溪的脐橙协会。目前与王福如进行企业合作的农户有20多家,通过王福如公司的行销,才溪的脐橙产值达到500多万元,使得当地农民不仅不愁卖不出,还比以往保险,收入更是翻了一番,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致富。
2012年,王福如本科毕业,他带领8名大学生(其中5名残疾大学生)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残疾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并积极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新型农业多功能开发新模式。
创业园占地面积500多亩,吸收台湾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理念,大力推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农民增收”计画,种植国内外名优特果树良种26种,採用“山上种果养殖,山下种花垂钓”的形式,融入红色和客家文化元素,建设有台湾水果展示园、新奇特果蔬採摘园、蝴蝶生态园、游客接待中心、脐橙文化园等,是一个集休闲观光、绿色餐饮、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範点。同时,藉助我县客家文化对台独特优势,积极推进对台现代农业交流与合作;採取“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精緻休闲农业”。
2014年,创业园已初步建成了蝴蝶生态产业链,实现了蝴蝶养殖、蝴蝶工艺品加工、蝴蝶生态旅游和蝴蝶生态园规划建设与运营,成功规划建设和运营两家蝴蝶生态园和蝴蝶馆,并承接了龙巖市博物馆自然馆昆虫区的项目,在蝴蝶园和蝴蝶馆建设方面拥有了丰富实战经验,是福建省唯一一家能够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也是全国仅有的5家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之一。
目前,园区已完成第一期投资500多万元,计画二期规划总投资1000万元,拟吸收和引进社会资本以及本土企业家投资开发,带动才溪以及上杭农业产业的发展,而且规划完成后,年产值达500万元。创业园内的福如农庄被省农业厅评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範点,被福建省旅游局评为省三星级乡村休闲旅游经营单位、海峡乡村旅游示範户、海峡乡村休闲旅游示範基地等荣誉称号,还被福建省残联评为残疾人福乐种养基地。在6.18和9.8上,创业园与福建农林大学和台湾的企业进行对接,共同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靠着“听党的话,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创第一 ”的才溪精神,在王福如和他的残疾大学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党政机关的支持与帮助下,目前,创业园共吸收了残疾人26名,加入合作社的残疾人63人,农户32户,辐射带动残疾人及家庭200多人(户),免费举办残疾人种养殖技术培训班、蝴蝶工艺品培训班8次,培训学员500多人/次,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两次,培训农村青年100多人/次。为当地残疾人、农民和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贡献力量,也为新农村建设积极贡献力量。2012年、2013年、2014年,通过举办红色乡村旅游文化节,蝴蝶文化旅游节等吸引各地游客近20多万人,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王福如来自当年的中央苏区第一模範区、将军之乡上杭才溪,他希望在才溪红土地上实现新农业,做一个新世纪的新农人,为中国的农业做模範,为中国的新农人做模範。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力量,带领更多的家乡人民发展新型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全国各地推广。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