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化学杀虫剂

(2020-03-11 18:18:38) 百科综合

化学杀虫剂

在大成股份强势涨停的带领下,化学农药板块整体走出不凡行情。截至昨天收盘,扬农化工上涨4.02%,报24.86元;利尔化学上涨1.52%,报19.38元;新安股份上涨3.78%,报13.47元。

究其上涨原因,是因为昨天早间有媒体报导称工信部、环保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了《农药产业政策》,要求到2015年我国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这对目前行业竞争力尚不集中的化学农药板块而言无疑是一记利好重拳。

对板块后市走向,银腾前瞻财讯分析师孙旭东认为,儘管政策鼓励行业兼併重组做强做大,长期利好农药板块,特别是龙头企业受益更大,但从短期来说,整合兼併等实际运作尚无头绪,对个股实质影响有限。行情的持续性值得怀疑,一日游的机率较大,不建议投资者盲目介入。

(京华时报记者: 苗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化学杀虫剂
  • 外文名:chemical insecticide
  • 发明:保罗·米勒
  • 弊端:害虫逐渐产生了一种对它的耐药性
  • 现状:国家现在禁止使用DDT

发明者

保罗·米勒
化学杀虫剂 科学发明 瑞士人

发明历史

凡是种植农作物的人都知道害虫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尤其是那些吃掉农作物叶子和果实的害虫。
从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以来,农民们就尝试着用杀虫剂与虫害作斗争。在20世纪,科学家们寻找着一种能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真正强有力的杀虫剂。
1939年,发生了一个突破。当时瑞士科学家保罗·米勒发现,一种叫做"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化学药品是强有力的杀虫剂。在瑞士,人们用DDT来防治科罗拉多土豆甲虫,也用它来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证明DDT在保护军队、防备害虫所带来的疾病方面也是有效的。

弊端

DDT是一种浓烈的、持续长久的毒药,但害虫逐渐产生了一种对它的耐药性。到了20世纪50年代,药的用量必须要双倍才行。这个情况意味着化学药品对人类也形成了一种威胁。
许多西方国家现在禁止使用DDT,但它仍在西方以外的许多地区使用,例如用于防备传播疟疾的害虫。在那些地区,对它给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好处的考虑超过了对其弊端的考虑。
使用DDT的实践表明,化学杀虫剂儘管强有力,但当它们进入食物链时就会是危险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常对农田进行大面积的喷射,但现在农民们对使用化学药品已经很少了。
另附:今天,许多园林工人正在重新套用用天然的、植物衍生的"化学药品"去杀死害虫,例如"除虫菊杀虫剂"这类取自天然菊花的杀虫剂。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