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杨嘉墀科技奖

(2020-05-26 15:51:15) 百科综合
杨嘉墀科技奖

杨嘉墀科技奖

杨嘉墀科技奖是根据杨嘉墀先生生前遗愿,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宇航学会共同设立的奖项,旨在对自动化领域及宇航控制领域内,从事学科理论与方法、技术与系统、工程与套用的研究及实践做出成绩科技人员,以及对学科发展、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有推动作用的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

2009年7月15日杨嘉墀科技奖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2010年6月2日首届杨嘉墀科技奖颁奖仪式在上海举行。

据2019年3月中国自动化学会官网显示,杨嘉墀科技奖设有一等奖和二等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截至2017年10月,杨嘉墀科技奖共组织5次评奖,共有22人获得该奖,其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14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嘉墀科技奖
  • 设立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
  • 批准时间:2009年7月15日
  • 首次颁发:2010年
  • 评奖周期:每两年评选一次

奖项历史

2007年2月11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召开正副理事长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设立“杨嘉墀科技奖”的决议,并着手开始筹备工作;6月2日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副理事长扩大会议上,成立“杨嘉墀科技奖”筹备工作领导小组;8月2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会议听取了吴宏鑫院士就设立“杨嘉墀科技奖”工作进展情况的专题汇报。
2008年3月1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在自动化大厦13层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杨嘉墀科技奖筹备会会议。
2009年2月26日,杨嘉墀科技奖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自动化学会办公室召开,会议由戴汝为院士主持。3月20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北京召开九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成立《杨嘉墀科技奖管理委员会》,负责开展杨嘉墀科技奖的奖励及日常管理工作。7月15日杨嘉墀科技奖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国科奖社证字第0200号)。
2010年6月2日,首届杨嘉墀科技奖颁奖仪式在中国自动化学会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2010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秘书长工作会(上海)会议上举行。

奖项设定

杨嘉墀科技奖设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不超过2个,二等奖若干,总奖项不超过5个。每两年评选一次,特殊情况下经杨嘉墀科技奖管理委员会同意可以提前或延后评选。

组织流程

评选组织

  • 评奖委员会
杨嘉墀科技奖设立“杨嘉墀科技奖评奖委员会”,负责奖项的评选工作。评奖委员会由8-14人组成,人选由杨嘉墀科技奖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聘请,每届任期3年。
  • 评审要求
评奖委员会成员有如下情形的,应当迴避:
一、评奖委员会成员被推荐参评併入围终评,则该评审须放弃当届评审资格;如在初评中没选入候选人,则该评审可继续担任评审资格。
二、终评审员会成员与已入围的候选人有同一科研项目组关係、亲戚关係以及有碍公正评奖的其他关係者,则该评审在评奖前须声明,并不能参加对相关候选人的评选。

申报条件

  • 奖励对象
在自动化、航天控制科学技术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籍科技工作者,不对单位和项目集体。
  • 获奖条件
其申请的奖励的成果应具备如下条件之一:
一、自动化或航天控制基础研究或套用基础研究并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大理论突破或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二、自动化或航天控制重大的技术发明或技术突破;
三、自动化或航天控制重大工程方面的重要成果;
四、自动化或航天控制领域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方面的重要成果,有很好的套用前景和市场前景,或有显着的社会效益。
  • 推荐条件
该奖项实行个人联名推荐及单位推荐制,不受理本人申请。满足如下条件之一的为有效推荐:
一、个人联名推荐:
1.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1位院士推荐;
2.中国自动化学会或中国宇航学会2位会士联名推荐;
3.中国自动化学会或中国宇航学会3位常务理事或5位理事联名推荐。
二、单位推荐:
1.中国自动化学会或中国宇航学会的分支机构推荐;
2.中国自动化学会或中国宇航学会的理事单位推荐;
3.省级自动化学会或省级宇航学会推荐。
推荐人有义务和责任对评审在评审过程中提出的关于成果的科技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解释。

评选考核

  • 评选阶段
该奖项评选分资格审查、初评和终评三个阶段:
一、资格审查。由杨嘉墀科技奖办公室对原始推荐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如不合格,由推荐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改并重新提交;
二、初评。由杨嘉墀科技奖评奖委员会对推荐名单进行初评,选出不超过20名候选人进入终评;
三、终评。由杨嘉墀科技奖评奖委员会对入围的候选人进行终评,投票产生最终得奖人名单。
杨嘉墀科技奖评奖的推荐、初评、公示、投诉和受理、终评、公布的时间表定为5月至9月份,择期举行颁奖典礼,发布评奖结果。评奖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评审守则
评奖委员会成员必须承认并遵守评奖规则,保证评选结果的公正性。
一、不得接受被推荐人的钱物和其他任何形式的赠与;
二、在评选结果正式公布之前,不得向被评奖人透露有关评奖的过程、结果或其他有关信息;
三、评奖委员会成员不得参与杨嘉墀科技奖候选人的推荐活动;
四、其他应遵守的职业操守。
  • 被推荐人(候选人)守则
被推荐人或候选人应遵守如下规则:
一、不向评奖委员会或有关人员赠与或以变相形式赠与钱物;
二、不向评奖委员会成员或评奖工作人员说情或委託他人说情;
三、所申报的评奖材料不得有虚假、夸大等不实信息。
  • 罚则
如评审有违反评审守则中所列条款之一的行为,由杨嘉墀科技奖管理委员会决定取消当事人评审的资格,并在学会内予以通报,今后不得进入评奖委员会。
如被评候选人有违背被推荐人(候选人)守则中所列条款的行为,取消评奖资格,且当事人未来二年内不得参加该奖项的评奖。
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向获奖人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奖励证书由两学会理事长签署。
该奖项不收取参加评奖和获奖者任何费用,但获奖者到颁奖地点领奖所发生的费用由获奖者或其所在单位承担。
如在评议过程中发现被评奖材料有虚假内容时,评奖委员会有权取其消评奖资格,并对外公布。
如在获奖后发现被评奖材料有虚假内容时,该奖项有权收回其奖金、证书,并对外公布。

奖励情况

评奖结果

截至2017年10月,杨嘉墀科技奖共组织5次评奖,共有22人获得该奖,其中一等奖8人、二等奖14人。
届次时间奖项类型获奖者获奖者工作单位
第一届
2010年
一等奖
胡军
北京市控制工程研究所
柴天佑
东北大学
二等奖
李少远
上海交通大学
张学工
清华大学
侯增广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第二届
2011年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李东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张洪华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曾大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第三届
2013年
一等奖
韩崇昭
西安交通大学
解永春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二等奖
朱纪洪
清华大学
郁文生
华东师範大学
第四届
2015年
一等奖
吴澄
清华大学
姜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二等奖
王飞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李忠奎
北京大学
王立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第五届
2017年
一等奖
桂卫华
中南大学
孙长银
东南大学
二等奖
段海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魏庆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袁军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颁奖仪式

颁奖届次颁奖时间颁奖地点
第一届
2010年6月2日
上海(中国自动化学会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
第二届
2011年11月27日
北京(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第四届
2015年11月28日
武汉(2015中国自动化大会)
第五届
2017年10月21日
济南(2017中国自动化大会暨国际智慧型製造创新大会)

文化传统

奖项宗旨
为促进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现和激励科技创新人才,根据中国着名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国家863高技术计画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杨嘉墀先生的生前遗愿,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倡议,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宇航学会共同设立“杨嘉墀科技奖”,旨在对自动化领域及宇航控制领域内,从事学科理论与方法、技术与系统、工程与套用的研究及实践做出成绩科技人员,以及对学科发展、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有推动作用的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激励更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去拼搏,促进自动化领域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中国的自动化事业多做贡献。

社会评价

杨嘉墀科技奖是对在自动化领域取得优秀学术创新成果,以及为自动化学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表彰和奖励。(中国建筑学会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