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学系由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高锟于1989年成立,为香港首个提供相关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系。现在这仍是于香港各大学中唯一一个讯息工程学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香港中文大学讯息工程学系
- 成立时间:1989年
-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
- 性质:专业
历史年表
2009年 李硕彦教授(Professor Bob Li)和杨伟豪教授(Professor Raymond Wai-Ho Yeung),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卓越学科领域(AoE)计画资助下, 共同创办的网路编码领域(Network Coding),建立了网路编码研究所。总预算超过1亿。
2007年 推出了双学位课程,在信息工程及综合工商管理/综合管理学士和信息工程。 在信息科学领域获得大学提供资金支持,已被确定为五个主要领域的发展计画的重点投资。
2006年 数学系合作,建立了双学位课程,在数学与信息工程。 建立了网路编码和信息研究中心,维持和加强中大信息工程的领先地位。
2005年 建立了中心第二代网际网路技术和套用,展示了最新的套用和网路安全技术。
2003年 在光电子工程学院下建立了高级研究中心。 成立MobiTeC(移动技术中心),带领香港研发移动行业。
2002年 建立了光电包装实验室领导研究光电子封装技术的合作与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套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
2000年 联同教育署开发了香港教育城。
1999年 联同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建立了Area of Excell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oE-in-IT)。 推行资讯科技企业家计画(试评方案),以帮助青年人开始技术业务。
1996年 发动了第一次试验台ATM网路连线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合作研发高速网路。 成立香港学校网路,使网际网路上国小和中学在香港。后来发展学校网香港资讯校园,连线所有的大学和学校在香港,并于1998年获得了资讯科技套用奖。
1995年 成立了电子新闻媒体和出版协会(ENMPC)发展当地媒体和出版业成电子信息提供者。
1993年 开发了第一个医疗影像网路(MAGNET)系统在东南亚,连线医院与光纤图像传输和远程诊断套用。
1990年 建立了第一个网际网路连线在香港-64 kbps的连结到美国宇航局艾姆斯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的大中心,香港网际网路交换中心(交换中心)(HKIX)-集线器连线的所有网际网路服务供应商在香港。
1989年 建立为第一个信息工程(IE)部门,在香港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在1995年,工学士方案是第一个IE的方案获得为期5年的香港工程师学会颁发的资格。
师资力量
教授
邱达民 讯息工程学系系主任, 教授[7]张国伟 讯息工程学部主任, 教授陈俊杰 副教授[8]陈苑茵 兼任助理教授陈亮光 教授陈名华 助理教授CHOU Philip A. 兼任教授黄建伟 助理教授许如艺 兼任教授施义德 助理教授刘永昌 副教授李东 讯息工程教授李耀斌 副教授[9]李硕彦 讯息工程教授[10]刘绍强 教授林清隆 兼任教授骆达明 副教授 NAIR Chandra M. 助理教授吴伟贤 副教授汤晓鸥 教授汤复基 兼任教授魏克为 教授周昌 名誉教授黄宝财 教授黄永成 研究生院院长,讯息工程教授杨伟豪 讯息工程教授[11]余安正 兼任教授任德盛 讯息工程教授张颖珺 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