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浦大桥(Lupu Bridge)是中国上海市境内连线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组成部分之一。
卢浦大桥始建于2000年10月;于2002年10月7日完成主桥合龙;于2003年6月28日通车运营。
卢浦大桥南起上海南北高架路,上跨黄浦江水道,北至鲁班路立交;线路全长8722米、主桥全长750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工程总投资22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卢浦大桥
- 外文名:Lupu Bridge
- 始建时间:2000年10月
- 投用时间:2003年6月28日
- 类型:拱桥、特大桥、公路桥
- 长度:8722米
- 宽度:29.8米
- 车道设定:双向六车道
- 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
- 起止位置:上海南北高架路、鲁班路立交
-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市
- 途经线路:上海南北高架路
- 管理机构:上海市路政局
建设历程
1999年8月,上海市黄浦江大桥工程建设处徵集卢浦大桥设计方案。
卢浦大桥标誌

2000年10月25日,卢浦大桥动工建设。
2002年10月7日,卢浦大桥完成合龙。
2003年6月28日,卢浦大桥通车运营。
2010年,为迎接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卢浦大桥进行灯光设备更换。
2018年9月,为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卢浦大桥进行涂装工程。
桥樑位置
卢浦大桥位于上海市卢湾区黄浦江段,地处市中心,是市区南北高架道路的南延伸部分。该桥西距下游徐浦大桥7.2千米,南距上游南浦大桥3.5千米;南起上海南北高架路,上跨黄浦江水道,北至鲁班路立交,其浦西段位于市中心卢湾区南部黄浦江北岸,由上海南北高架路向南接出,浦东段位于浦东新区南部。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 整体布局
卢浦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拱圈、拱肋、陆地浦东、浦西引桥及其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东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卢浦大桥长虹卧波

- 设计理念
在卢浦大桥桥身呈优美的弧型,如长虹卧波,飞架在浦江之上。设计者在设计上融入了斜拉桥、拱桥和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桥樑设计工艺,根据大桥本身处于宽阔水域的特点,以及为了让大桥很好地融入城市空间的整体之中,并将江面水色作为大桥主体的背景,使江面能映出大桥壮观秀丽的倒影使大桥本身成为市民和游客欣赏景观和休闲游览的好地方,最终选定了中承式拱桥方案。
卢浦大桥

卢浦大桥以弧线的中承式拱桥呈现,不仅能在保证主航道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主桥的跨度,同时,其柔和顺滑的曲线和闭合通透的空间,还能区分当时已建有的南浦、杨浦、徐浦三座大桥。
- 设计特点
卢浦大桥主桥为空间提篮中承式拱梁组合体系钢拱桥,主桥两边跨端横樑之间布置强大的水平拉索,以平衡中跨拱肋的水平推力,加劲梁通过吊桿或立柱支承于拱肋之上;边跨加劲梁分别在中跨和边跨的拱梁交汇处与拱肋固结;中跨加劲梁的两端支承于中跨拱梁交汇处的横樑上, 端支承为纵向滑动支座,横向和纵向设定阻尼限位装置。
卢浦大桥的拱肋截面形状为陀螺形

卢浦大桥的拱肋截面形状为陀螺形,拱肋加劲採用T型加劲;边跨三角区系梁截面为闭口钢箱梁,边跨系梁与拱肋、立柱、边拱末端横樑、中跨拱梁结合段横樑固结;中跨系梁为开口钢箱梁通过吊桿支撑于拱肋之上,两端则通过支座与中跨拱梁结合段横樑相连线。
设计参数
卢浦大桥线路全长8722米,桥位处黄浦江规划岸线宽度为480米,其中主桥全长750米,採用(100+550+100)米跨径布置,矢跨比1/5.5,主桥桥面竖曲线半径9000米;大桥拱肋顶宽5米,底宽3米,平面倾斜度1:5,拱脚横桥向间距51米,拱顶横桥向间距为11米;桥面总宽29.8米,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主引桥六车道宽25.5米,4车道宽18米,匝道双车道宽8.5米,脚踏车道7.5米;主线最大纵坡5.0%,匝道最大纵坡6.4%,标準横坡为2%。
技术标準 | |
道路等级 | 城市快速路 |
设计速度 | 主桥60千米/小时;匝道35至40千米/小时 |
荷载标準 | 公路-Ⅰ级(汽车—20级、挂车—100) |
通航净空 | 净宽340米,净高44+2米(富裕高度) |
通航水位 | +4.0米 |
通航等级 | 国家内I级(50000吨) |
防震等级 | 採用7度设防措施,重要性修正係数为1.3 |
参考资料: |
设备设施
- 灯光设施
为迎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卢浦大桥的整体造型,立意为彩虹飞跨;以LED动态灯光展现天空彩虹,并与白光的南浦大桥形成对比。

- 电子监控
截至2018年9月,卢浦大桥全路段设有电子警察等交通监控设备。
- 观光设施
截至2009年5月,游客可乘坐高速观光电梯直达50米高的卢浦大桥桥面,沿大桥拱肋人行道拾级而上,走300多级台阶后,登上100米高的拱肋顶端,站在篮球场大小的观光平台上眺望浦江美景。
运营情况
- 票价票制
2000年2月,上海市政协提交了《收过江费的负面效应及解决矛盾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同年5月,上海市政府宣布取消过江隧道和大桥的收费,卢浦大桥包括其中。
- 通行事项
截至2015年4月17日,因南浦大桥进行桥樑体检,卢浦大桥允许小货车通行。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 施工技术
卢浦大桥在施工设计上採用了三维实体建模虚拟建造技术。这是一种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参数化实体造型、装配造型 、二维和三维双关向绘图以及图形转换器等模组为一体的现代工程设计手段,利用软体MDT及自编扩展模组将卢浦大桥主桥钢结构中所有构件,全部用三维实体建模的方式建立在一个三维空间模型之中;在三维模型中每个部件尺寸进行校正,特别是对构件相互结合处进行精确定位,并指导製造,减少设计人员大量的手工操作和计算工作,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或误差;由于卢浦大桥的形状特别複杂,运用该方法可以高效準确地解决桥樑建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卢浦大桥在施工设计上採用了三维实体建模虚拟建造技术

- 建设难点
卢浦大桥为中承式拱桥,而在中跨拱肋施工中,主要技术难点有:①临时措施工作量大,包括临时索塔、斜拉索及锚箱、临时风撑,以及与拱上吊机相匹配的行走及锚固措施、安装操作脚手系统等;②施工控制难度大,拱肋本身是一个複杂的空间结构,而且拱肋施工过程中还受气候、日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浦东、浦西两侧拱肋在施工过程中立体结构三向坐标始终控制在设计範围之内;③合龙安装要求高,气温、风力、荷载等因素影响很大。
科研成果
技术(项目)名称 | 所获奖项 |
卢浦大桥建设工程 | 2004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
卢浦大桥 | 2008年第94届国际桥樑与结构工程协会(IABCE)“杰出结构大奖” |
参考资料: |
文化特色
- 旅游景点
2019年3月,上海浦江“快游线”开通试运营,卢浦大桥归属“浦江“精华游”範围内。
卢浦大桥归属“浦江“精华游”

价值意义
卢浦大桥是继南浦、杨浦大桥之后在上海市区跨越黄浦江的又一座大桥,也是上海跨入21世纪时在市区交通繁忙地段率先建成的越江工程;鑒于其他在地里位置及时代上的特徵,建成后的卢浦大桥,其新颖、壮观的造型将为进入新世纪的上海城市添上浓重的一笔,成为一处重要的新景观。(《交通与运输》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