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工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理工科学生编写的一本实验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 作者:周瑞华
- ISBN:978-7-118-06629-6
- 页数:310
- 定价:32.00
-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 开本:16
- 版次:1版1次
- 字数:450
- 中图分类:O4 33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2004 年教育部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借鉴国内外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併力图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构建出一个分层次、模组化、点面结合的开放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
全书内容分为七部分,包括绪论、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性实验、近代物理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考虑到现代实验技术中,计算机仿真已经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还列入了部分计算机仿真物理实验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用书及其他专业的
目录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绪论1
第1章 测量误差与实验不确定度6
1.1 测量与测量误差6
1.2 不确定度及其有关概念11
1.3 B类不确定度的估算13
1.4 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估算16
1.5 间接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合成21
1.6 有效数字与近似计算25
第2章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30
2.1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列表法30
2.2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二———作图法31
2.3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三———逐差法34
2.4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之四———线性回归法37
第3章 基础性实验44
3.1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44
3.2 液体黏滞係数的测量(落球法)52
3.3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56
3.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61
3.5 动量守恆定律的实验研究64
3.6 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68
3.7 转动惯量的测量(扭摆法)72
3.8 转动惯量的测量(转动法)76
3.9 準稳态法测导热係数及比热容81
3.10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86
3.11 模拟法测量静电场的分布91
3.12 电錶的改装与校正98
3.13 电子束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101
3.14 示波器的使用108
3.15 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的观测与研究113
3.16 霍耳效应法测量磁感应强度119
3.17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124
3.18 平行光管法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及分辨力130
3.19 稜镜角和材料折射率的测量136
3.20 光栅常数及角色散率的测量144
3.21 等厚干涉的实验研究148
3.22 双稜镜干涉测量光波波长154
3.23 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158
第4章 近代物理与综合性实验163
4.1 声速的测量163
4.2 都卜勒效应167
4.3 半导体热敏电阻特性的研究173
4.4 电位差计测量温差电动势177
4.5 电子电荷的测量(密立根油滴法)182
4.6 夫兰克赫兹实验191
4.7 液晶的电光效应198
4.8 麦可逊干涉仪203
4.9 全息照片的拍摄210
4.10 小型稜镜摄谱仪的使用217
4.11 用光栅光谱仪测量氦灯波长226
4.12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量231
4.13 超声光栅测量液体中的声速236
4.14 光速测量242
4.15 玻尔共振实验247
4.16 单缝衍射相对光强分布及缝宽的测量256
第5章 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262
5.1 气垫导轨上简谐振动的实验研究262
5.2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263
5.3 偏振光的研究268
5.4 衍射法测量细丝直径268
5.5 全息光栅的设计製作与检测269
5.6 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研究269
5.7 光敏电阻光电特性的研究271
5.8 自动聚光太阳能充电器的研究273
5.9 超音波技术套用设计276
5.10 硅光电池光照伏安特性的测量与研究277
第6章 计算机仿真实验278
6.1 凯特摆测重力加速度278
6.2 示波器实验283
6.3 法布里泊罗标準具实验287
6.4 核磁共振(NMR)292
6.5 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299
参考文献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