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塔,女,蒙古族、 1979年6月12日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博士(学术),日本文化人类学学会会员、日本比较研究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比较研究等。现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阿拉塔
- 大学:日本新泻产业大学
- 地点:日本
- 民族:蒙古族
个人履历
2005年3月,毕业于日本新泻产业大学 (学士);
2008年3月,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科硕士研究生;
2011年3月,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综合科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2008年3月-2010年3月,担任日本广岛大学教学助理。2011年3月-10月在日本广岛大学从事研究员。
2008年3月,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研究科硕士研究生;
2011年3月,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综合科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2008年3月-2010年3月,担任日本广岛大学教学助理。2011年3月-10月在日本广岛大学从事研究员。
主要贡献
前后主持项目有日本文部科学省大学院生教育改革支援项目《从观光人类学的角度看佛教 寺院-以中国内蒙古光宗寺为列-》(2009-2010)、日本文部科学省青年研究者海外派遣项目《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域民族教育的研究》(2009-2010)、日本偕成会外国留学生研究助成项目《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域民族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为列-》(2010-2011)。现主持项目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关于中国民族教育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2012-2015年)。
在国内外学术杂誌上先后发表过《日语学习者对文法表现的习得‐以“テイル”为中心》(2003年~200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盘研究(C)(2)研究成果报告书)、《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地域的双语教育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教育学研究纪要》日本中四国教育学会 第54卷 pp438-441)、《日语学习者对“テイル”文法形式的习得‐与动词形习得得关係为中心》(《民族社会研究》 广岛大学民族社会研究 第6号pp55-81)、《从观光人类学的角度看佛教寺院- 以中国内蒙古光宗寺为列》(与朝格吉乐图共着《综合观光研究》综合观光学会 第8号pp45-52)、《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比较文化研究》日本比较文化学会 第90号 pp71-81)、《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少数民族教育者的境遇》(《比较文化研究》日本比较文化学会 第93号 pp141-150)、《日语学习者对“テイル”文法形式的习得‐与副词习得得关係为中心》(《比较文化研究》日本比较文化学会 第94号 pp27-34)、《关于蒙语中表示时间态的基础研究‐从日语对照的观点出发》(《NITABA》西日本语言学会 第40号 pp29-36)等十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