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讲演法

(2020-06-10 02:18:03) 百科综合
讲演法

讲演法

讲演法包括讲授法和演示法两种形式。讲授法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向学生讲述概念、原理、事实,或描绘事物的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推导公式的由来。演法是指教币主要通过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进行示範实验,使学生获得有关概念或原理的感性认识。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并被人们合称为讲演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讲演法
  • 性质:讲授方法
  • 特点:描述事实,引出新的知识
  • 缺点:讲演花费时间较长

讲演法的特点

是教育历史上最悠久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讲演式教学中,教师藉助口头言语呈现教材,阐明知识的联繫,促进知识的理解。教师的职能是详细指定学生将要学习什幺,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分析和讲解材料,并力图使这些材料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

讲演法的优点

教师能够很经济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特别是在所要传授的内容还没有可资运用的书面材料的情况下,这一优点尤其突出,因为在讲授中,教师可以亲自向学生呈现学科的基本内容,直接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讲授法的优点还在于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可以用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从而有助于理解;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讲授内容灵活处理。此外,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感到,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讲演法的缺点

就中等或中等以主难度的课文来说,视觉呈现比听觉呈现更有助于保持和理解。对讲演法最多的指责是说它导致了学生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是"填鸭式"的学习。如布鲁纳也曾指责讲演教学中的方式、步调与作风主要是由作为讲解者的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者。上述批评显然是片面的。因为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学习是有意义的还是机械的,并不决定于教学或学习的方式,而决定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此外,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被动的。因此,讲演法的许多"缺陷"并非该方法本身所固有的,而往往是由于人们套用不当或由于材料本身问题造成的。可以说,只要教师正确运用这种方法,它确实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

讲演法的条件

(1)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同化信息,即知识的理解;
(2)缺乏现成的可以利用的学习材料;
(3)材料需要重新组织并以特殊的方式为特殊对象呈现;
(4)有必要唤起学生对某一课题的兴趣;
(5)学生只需要在短期内记住材料;
(6)为某一领域或某一学习课题方向提供一介绍。
在上述任一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都可使用讲演法。

讲演法的场合

(1)教学的目标不在于习得信息而在于其他方面,如形成技能;
(2)强调长期保持;
(3)学习材料複杂、精细或抽象;
(4)必须有学习者的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5)高水平的教学目标(分析、综合和评价)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在上述条件下,都不适宜使用讲演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