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2020-07-05 01:47:22) 百科综合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闽北职院。(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是一所由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截止2017年9月,学校设有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管理系、艺术与传播系、信息与工程系、学前教育系和公共基础部5系1部;有现代製造、基础教育、创意设计和现代服务等四大专业类群,有食品营养与检测、机械设计与製造、学前教育等23个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市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

基本介绍

  • 硕士点:4
  • 博士点:2
  •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
  • 主管部门:福建省
  • 学校官网:http://www.mbu.cn
  • 中文名: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 英文名: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简称:闽北职院
  • 创办时间:1929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
  • 属性:福建省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 现任校长:黄亚惠
  • 博士后流动站:1
  • 校训:笃行善思,致用创新
  • 主要院系:信息与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管理系、艺术与传播系、学前教育系
  • 国家重点学科:1
  • 学校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江南新区海瑞路9号
  • 教师人数:147人
  • 占地总面积:500亩

历史发展

1929年,创办省立建瓯乡村师範学校,为当年全省4所省立师範之一,校址在建瓯小西门外大洲万寿宫。学1936年,校名改为福建省建瓯简易师範学校。1939年,建瓯简易师範学校遭日本飞机轰炸,学校迁至建阳县麻沙,后改为省立建阳师範学校。1944年,创办建瓯简易师範,招收1年制简师科新生1个班11人,1949年1月併入建阳师範学校。
1951年9月,建阳师範恢复省立建阳师範学校名称,内开设普师班和初师班,普师招收国中毕业生,初级师範招收国小毕业生,学校在浦城、邵武、建瓯开设初级师範班,后并回校本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师範学校先后停办。1972年,建阳师範复办,招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为“社来社去”工农兵学员,并在各县(市)委託开办师範班。1985年,建阳师範开设老区师範预备班,招收老少边穷地区学生。
1985年2月,南平业余大学建立,建校时是南平地区惟一能够颁发大专文凭的成人高等学校。2003年初,南平业余大学、南平教师进修学院与建阳师範学校三校合併组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启动。2003年11月7日至10日,福建省高校设定委员会专家组到建阳考察后认为学院的办学方案基本可行。2004年2月,南平业余大学、建阳师範学校正式合併,组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5月,南平市委、市政府决定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由建阳迁往南平市江南新区职教园区,2009年11月,新校区启用。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队伍,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148人,专职教师94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40人,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人.学院外聘专家、教授13人.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具有实践性教学所必需的各种实验室、实习工厂等,并建有较为完善的校园网路系统。学院还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师範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上海锦江学院等高校建立专业建设共建关係,努力培植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创建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文化

校徽

图案以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英文译名“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首个字母“MBVTC”为设计元素,线条有机变化成“人”字形和昂首飞翔的飞鸟造型,寓意学院团结拼搏,争创全省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和愿景,也寓意全院学子壮志凌云、展翅高飞。图案从另一角度看又是书页与风帆造型,寓意学院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专心致志、迎风破浪,也寓意全院师生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面貌。图案中心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造型,寓意学院事业发展气势如虹、蒸蒸日上,也寓意学院学子热情奔放、朝气蓬勃。1929为学院前身建阳师範学校建校时间,寓意该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澱。整体图案以绿色为主色调,多色彩的组合鲜艳醒目、和谐靓丽,寓意学院坚持“立足闽北。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校训

校训:“笃行善思,致用创新”。
校训出典:
“笃行”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意思是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善思”语出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学习一定要经过思考,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善思就是要勤于思考,思而后行。
“致用”语出《易·繫辞》:“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意思是实现价值,为社会所用。
“创新”语出《尚书》:“苟日新,日日新”,意思是不墨守成规,不断推陈出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
校训含义:
“笃行善思”就是要求全院师生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致用创新”就是要求全院师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致力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校训突出了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是传统文化精髓和时代精神核心的有机统一,成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準则、动力之源和奋斗目标。

院系设定

信息与工程系
信息与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是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扶持建设发展的系部之一。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工程系秉承校训“笃行善思,致用创新”,坚持“立足闽北,服务海西,为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开设了机械设计与製造、模具设计与製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套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等七个专业。2012年在原七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二个专业招生方向,即计算机套用技术(会计电算化方向)、计算机网路技术(通信方向)。
信息与工程系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全系现有教职员工42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5人。
信息与工程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学院投资近800万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立了机械实训工厂、CAD/CAM教室、製图室、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电子技术创新实训室、电工实训室、嵌入式实训室、PLC实训室、硬体实训室、资料库实训室、多媒体实训室、软体与网路实训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等数十个校内实训室。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51%以上,所有毕业生都将取得至少一项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与工资待遇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信息与工程系2011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资金200万元,学院配套资金50万元。通过《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完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真实职业环境,培养出与实际岗位技能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做到学习就业无缝接轨,为服务海西经济建设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师资力量
信息与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42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7人。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拥有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果蔬标準化生产基地、果蔬加工实训室、畜产品实训室、乳製品实训室等多个生产性实训场所;拥有乳製品中试生产线、肉製品中试生产线、果蔬製品生产线等实训设备。雄厚的实践教学条件既能够满足教学、实验、实训需求,同时能够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现有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和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六个专业,在校生近千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27%,中级职称占35%,研究生占38.5%,在读研究生占11.5%人,双师素质教师占85%。
旅游管理专业为院级精品专业,《旅游社交礼仪》和《仓储与配送管理》2门课程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旅游文化》和《餐饮管理》2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课题2项,已立项的省级社科A类课题1项。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多篇。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加强实践性教学,在校内建有管理实训中心,由中餐模拟实训室、西餐模拟实训室、客房技能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记账模拟实训室、仓储模拟实训室、物流软体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等组成;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与省内外3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係,为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见附表),毕业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双证书”获取率为100%,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多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管理係为海西绿色腹地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商贸管理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管理系秉承学院“笃行善思 致用创新”的校训,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显着成绩。2011年7月管理系支部荣获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9月管理系荣获“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管理系全体教职工决心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勇于面对竞争与挑战,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海西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艺术与传播系
艺术与传播繫于2004年成立,开设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新闻采编与製作,四个专业。
我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强化特色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设思路。目前已拓展影视后期製作、人物形象设计、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行销与管理、网路传播、数字媒体技术等招生方向,专业取得丰硕成果。
先后与安博教育集团、香港美联集团、福诚(中国)有限公司、七匹狼服饰有限公司、广东星艺装饰泉州公司、南平电视台、闽北日报签订校企合作协定,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学生实训实习及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系部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备。目前建设完成了设计完成了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技术三大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拥有画室和综合展览厅、设计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脑机房、服装打板室、成衣製作室、服装立体剪裁室、仿真生产车间、平面广告设计室、手工製作室、摄影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内装饰材料体验馆、室内项目教学体验馆和专用多媒体教室等数十个校内实训室。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我系将“育人为本,教育为先”建立在规範、合理的制度和载体基础上,建立生态的学生育化体系,融合文化、科技、技术和艺术四方面的素质内涵,突出职业道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学生生态设计理念的培育,为社会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能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实行“双证书制”,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100%。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事业心和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5%,部分毕业生以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育”专业是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在2013年教育部审批设立的新专业。专业设立缘于其前身—建阳师範90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丰富的师範办学经验并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师资队伍:
学前教育系拥有一支教育教学与科研实力强劲的教师团队。目前学前教育系有8个教研组,共有教职工22人,其中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1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人;“双师型”教师5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掌握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幼儿教育基本规律;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综合职业能力较强,在幼儿双语教学、艺术教育领域、幼儿营养健康管理等方面有所擅长的,能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教育、保育工作的幼稚园教师、学前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工学结合,院园合作,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院园合作”,即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和幼稚园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幼儿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一专多能”,即培养学生既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双语教育(英语、国语)、艺术教育(弹琴、跳舞、画画、唱歌、动画及玩教具製作)、健康教育、幼教管理、幼儿营养配餐等能力,真正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相适应。
主干课程设定:
职业基础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营养学、幼稚园课程、教师口语、书法、美术、声乐、琴法、舞蹈、英语听说
职业核心课程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稚园班级管理
职业方向课程:
双语教学方向:幼儿英语口语、幼儿英语教学法、幼儿英语游戏、
幼儿英语故事讲演与创编、剑桥幼儿英语师训
绘画与手工方向:毛笔楷书和行书、幼儿水墨写意、废物创意与泥塑、版面设计、剪纸与摺纸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音乐与舞蹈方向:幼儿歌曲创编、琴法(二)、古典身韵、民族民间舞、成品剧目
5.职业延展课程:幼儿教师礼仪、亲职教育学、0-3岁早期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学前教育专题讲座、多媒体辅助教学、学前儿童特殊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声乐、舞蹈、美术)选修
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系创建了“教学研训”一体化的实训工程,在全市各个优质园建立了实训基地园,同时通过随堂见习、学科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所拥有的等级证书,包括:国语等级证书(二乙及以上)、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福建省高校计算机套用能力一级证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套用能力B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育婴师证书、保育员资格证书、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幼儿剑桥英语证书等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方向:
幼稚园教师、幼儿教育师资培训机构、早教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播音主持等相关部门工作者。
学前教育系正全力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学前教育办学模式,打造福建省学前教育的品牌专业,她热情地张开双臂,诚挚地欢迎每一位嚮往并有志于在此求学的莘莘学子。
公共基础部
公共基础部成立于2004年,是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的教学组织及管理部门之一。它不仅负责全校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和教研,而且要负责五年专学生前三年的管理和五年专学生大部分课程教学,为学院培养输送合格的高职生。
公共基础部下设数理教研室、社科教研室、军体艺教研室等3个教研室。公共基础部拥有一支专业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副教授9人,高级讲师2人),讲师6人,助教2人;硕士学位10人,正在攻读在职硕士2人。公共基础部开设的专业有五年制专科师範类的初等教育专业(国小教育方向、国小英语教学方向、国小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向)以及五年制专科非师範类的实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计算机套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技术方向)。为学院培养输送合格的五年专转轨高职生达500多人。
公共基础部教师积极贯彻教育部16号文精神,更新高职高专教育理念,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提高业务水平。从2004年学院创办以来,公共基础部教师先后在全国各级CN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达60篇以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公共基础部的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地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探讨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输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套用型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教育方针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向,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在知识能力结构上,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横向拓展和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套用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上岗能力的训练,努力扰学生培养成符合实际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和套用型人才。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与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路子,培养适时对路的专业人才,使就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
学院积极深化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口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学院实行“双证书”教育,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开展高级技师、技师等技能培养鉴定,毕业生职业资格获证率达98%。学院被福建省教育厅定为自学考试定点院校,与集美大学、福建师大联合开展数控技术、会计、计算机网路、艺术设计等18个专业的自考本科衔接考试,学生在读期间参加专本衔接学习,考取自学考试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国家承认学历,享受国民教育同等待遇。应届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福建省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升入省内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学院积极与南铝、长富乳业、圣农集团、七匹狼服饰、华闽南配、建发集团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6个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西海岸职业技术学院、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等十余所科技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办学协定,通过选拨考试,选送优秀学生到澳大利亚、德国攻读本科或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学院还与高雄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东方技术学院等台湾职业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係,每年选派优秀学生赴台湾建国科技大学、中州技术学院交流学习。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和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门就业指导老师,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在闽北以及上海、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实习就业网路,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连续三年就业率都高达99%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

学院社团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成立了舞蹈、音乐、吉它、棋艺、书画、话剧社、先锋社等21个学生社团。同时,还成立了就业创业协会、武术协会、创意设计协会、电子协会、交际协会等学生协会10多个。学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组织开展“艺术节”、“读书节”、“社团文化节”、“技能竞赛节”、“体育健身节” 等系列活动,努力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学院规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服务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和全面建设闽北小康社会为宗旨,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理念,以江南新校区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走产学结合之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高办学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

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係,努力使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质量第一原则。强化管理,确保教学优先地位;牢固树立质量是高职教育生命线的观念,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3、效益性原则。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类培训、技术服务与对口支援,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双赢。
4、创新性原则。改革与创新体制和机制,完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与创新。

目标定位

1、办学目标定位: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高办学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
2、办学层次定位:改变中专办学模式,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办学过程中确定和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确保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3、办学类型定位:以高职教育为主,积极拓展成人教育、职工培训,努力实现各类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
4、专业发展定位:促进专业建设向理工类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以轻纺食品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製造类为重点,旅游、管理、艺术等专业相互交叉、协调发展的高职专业体系,形成各门类专业均衡发展,特色专业优势明显,精品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内涵建设逐步深化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新格局。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闽北,服务海西。

主要任务

1、2008年8月,完成江南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
2、2008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广大民众信得过,能适应学院“十一五”建设任务和学院长期发展的管理干部队伍。
3、2008年秋季,完成学校从建阳到南平江南新区的整体搬迁工作。
4、2008年下半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5、2009年,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形成多劳多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机制。
6、2010年,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的要求。
7、2010年,专业规模控制在30个以内,初步完成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製造类和轻纺食品类等四大专业类群建设。
8、2010年,建立本地就业为主,域外就业、境外就业和自主创业为辅的就业体系,就业率达90%以上。
9、2010年,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000人。
10、2010年,建设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结构最佳化、质量较高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11、2010年,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培育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精神,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合作交流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该院签订对口帮扶协定
2013年4月15日下午,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新校,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郑郁善与该院黄亚惠院长现场签订了两校对口帮扶协定。根据对口帮扶协定,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福建林职院将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支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帮助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办学水平,促进闽北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文开副院长主持了签字仪式,两校教务处、办公室及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签字仪式。
两校建立对口帮扶关係是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建设重大工作项目的通知》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8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建设重大工作项目,其中包括福建省高职院校对口帮扶项目,要求示範性高职院校对口帮扶一般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首轮对口帮扶期限为2013年至2015年。省教育厅将在事业发展、资金安排、重大教改项目、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对口帮扶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在对口帮扶签字仪式上,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郑郁善院长,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黄亚惠院长分别致词。郑郁善院长在致词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口帮扶工作认识,着力创新协作机制,深化协作内容,扩大协作範围,促进两校共同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友好合作新局面。黄亚惠院长在致词中代表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对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两校共同搭建对口帮扶的工作平台,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建立定期协调的工作机制,制订对口帮扶的具体措施,落实对口帮扶的项目内容,充分利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进一步帮助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也与武夷山职业学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定。武夷山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陈建生出席了签字仪式。

乘车线路

南平火车站乘坐B19路30路。
南平火车南站乘坐9路至华孚电器或至马站乘坐陈坑工业园公交专线车到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下车。
南平汽车步行通过水南桥到南平火车站转乘B19路30路到达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下车。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