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出版志

(2020-06-16 05:18:19) 百科综合
出版志

出版志

该书採用篇章节体,全面地记述了安徽出版业的历史与现状。安徽的出版业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灿 烂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出版业、现代出版业、 当代出版业三个阶段。在纸和雕版印刷发明之前,出 版业处于萌芽阶段。

基本介绍

  • 书名:出版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主 编::邵之申
  • 字数字数(万:51.7

基本介绍

主 编:邵之申
字数字数(万):51.7
出版单位:方誌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5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誌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马以谟,封面设 计王国亮,16开本,精装,5l.7万字,1998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l一2000册,彩色插图30幅, 黑白插图6幅,表格23个。
该书主编邵之申,副主编黄勤堂、金连城。
该书正文有概述,第一篇安徽古代出版业,第二 篇安徽近代出版业,第三篇安徽当代出版业,共14 章,63节。

详细信息

安徽境内发现的青铜器铭文,可看作是安徽出版业的起源。安徽省的雕版印刷始于唐代中晚期,是全国刻书较早的地区之一。宋代是中国雕版印刷事业的黄金时代,也是安徽刻书事业的兴盛时期。到了南宋,安徽刻书普遍兴起,有数百种之多。元代继承两宋遗风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王桢创造了木活字,用它印了大德旌德县誌,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木活字排印的书。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出现了新式的出版机构--官书局。1903年,安徽近代第一家私营出版社--芜湖科学图书馆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出版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952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成立。头一年出 书20种,次年出版了古代医学名着《杏轩医案》和 《医述》,1970年5月,成立了安徽省出版发行局、同时撤消了安徽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又恢复了 安徽人民出版社,与安徽人民政府出版事业管理局 合署办公。实行合一体制。1984年安徽省出版总社 成立后,从l984年开始,安徽出版总社在经济体制 方面进行了改革。省出版总社系统实行了三年承包 经营。三年共出书3452种,其中获奖图书440多 种。1991年,安徽出版总社制定"八五"期间图书出版计画,尤其是重点图书的出版计画,确定100种 (套)为安徽省重点出版,并上报新闻署后,从中精选33种(套)241册列为国家级"八五"重点,其数量在 全国名列第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安徽省图书出版业积极向海外拓展图书市场,逐步走向世界,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图书,在东南亚国家和港台地区进行合作出版和着作权贸易。还有一批图书译成多种文字向海外发行。印刷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印刷技术取得明显进步。1995年,安徽省国家定点和省级重点书刊印刷企业已有42家。
该书后有附录、编纂始末。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