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

(2020-07-11 08:38:41) 百科综合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作者以音乐艺术的角度切入,结合医学、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开的音乐“妙方”。学习的时候听什幺音乐;培养空间感和想像力听什幺音乐;睡前听什幺音乐;美化行为举止,净化心灵听什幺音乐;减少杂念和烦躁时听什幺音乐;增强信念,减少恐惧听什幺音乐;营造美好交流时刻听什幺音乐;培养孩子敏锐的聆听能力听什幺音乐。

基本介绍

  • 书名:用音乐打造学习力
  •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页数:171页
  • 开本:32
  • 定价:29.00
  • 作者:李明蒨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8078465
  • 品牌: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台湾超人气音乐推广人李明蒨
连续10年蝉联最受欢迎的音乐常识课老师.
她以音乐艺术的角度切入,结合医学、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开的音乐 “妙方”
学习的时候听什幺音乐
培养空间感和想像力听什幺音乐
睡前听什幺音乐
美化行为举止,净化心灵听什幺音乐
减少杂念和烦躁时听什幺音乐
增强信念,减少恐惧听什幺音乐
营造美好交流时刻听什幺音乐
培养孩子敏锐的聆听能力听什幺音乐
……

作者简介

李明蒨
学有专精的大学音乐系钢琴教授,
德国海德堡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音乐教育暨钢琴演奏双硕士
她开设的通识课《音乐与心灵》超过2000名学生抢修,创下该校纪录。
多年致力于音乐疗法的推广,曾任《联合报》专栏作家,《阅览》古典音乐杂誌专栏作家,古典音乐节目主持。着有《钢琴演奏的理论与实际》、《德国晃蕩学琴簿》、《琴键上的咖啡馆》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把音乐中的激情和美传递出来,用以滋养生命,这是我的梦想。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用音乐滋养小朋友的心灵和头脑。
——国际着名指挥家汤沐海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具体的音乐建议、系统而叉操作性很强的理论指导、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性格培养、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分享,帮助孩子在臼常学习与生活中通过音乐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品格习惯,以及提高学习的专注力等。
——音乐胎教专家聂巧乐
明蓓是学有专精的大学音乐系钢琴教授,在明茜的书中,现行封闭式的音乐或其他学科的学习,被结合为跨领域的学习思维,例如她经常提到的结合音乐与图像,不断与孩子讨论音乐,引导孩子描述感受等。这些看似简单而受用的方法,依她的看法,只要父母再持续融入爱与耐心,方能水到渠成。
——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所长蔡永文

名人推荐

把音乐中的激情和美传递出来,用以滋养生命,这是我的梦想。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用音乐滋养小朋友的心灵和头脑。
——国际着名指挥家 汤沐海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具体的音乐建议、系统而又操作性很强的理论指导、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性格培养、学习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分享,帮助孩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通过音乐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品格习惯,以及提高学习的专注力等。
——音乐胎教专家 聂巧乐

明蒨是学有专精的大学音乐系钢琴教授,在明茜的书中,现行封闭式的音乐或其他学科的学习,被结合为跨领域的学习思维,例如她经常提到的结合音乐与图像,不断与孩子讨论音乐,引导孩子描述感受等。这些看似简单而受用的方法,依她的看法,只要父母再持续融入爱与耐心,方能水到渠成。
——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所长 蔡永文

图书目录

自序
前言
开启活化右脑教育
莫扎特效应
听力衰退,脑力也会跟着退化
礼貌是美学教养
一起在琴键上即兴挥舞
让感官接受多方位刺激
动态和静态活动相互搭配
培养美感,从细节开始
用讨论深化学习
传递友善的眼神,建立默契
小孩对大人的美,有共同期待
唱歌帮助思想流畅
礼物是感情的催化剂
培养孩子的荣誉感
双手弹奏,开发全脑
用故事CD练习聆听
鼓励重唱,培养专注力
哼哼唱唱,创造美丽的童年
画出音乐,统合感官
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积极製造生活乐趣
由音乐串联起来的情感
坚守原则的艺术
最后的一堂课
在孩子心中种下音乐的种子
父母如何利用音乐,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许孩子一个美丽童年:舒曼的“童年情景”

文摘

着作权页:



莫扎特效应
通常右脑活络的人,想像力、感受力和直觉力都较为丰富,思考模式以图像为主,对事物有较完整而深刻的记忆。相对的,左脑式线性思考在学习上出现的为短暂记忆,对所学的事物只会留下片段记忆,甚至不复记忆。例如彤彤读故事只有片段记忆,即是尚未联结至右脑的结果。
了解问题根本后,我很乐观,因为只要看到问题,问题就解决一半。
既然隔天要考国语,我要彤彤先写评量练习,然后打开电脑,播放有助学习的最佳背景音乐——莫扎特《弦乐(小夜曲)KV525第二乐章》,一方面和她的好友小之聊天,建立关係。
念书时究竟该不该听音乐,这是许多父母的疑问。十几年前,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三位心理学家,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提到听十分钟莫扎特音乐,学生空间智力测验分数平均提高八到九分,“莫扎特效应”立即席捲美国,相关CD被抢购一空。有些中学甚至在课堂上播放英扎特音乐当做背景音乐,藉此提高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力。
我问小之有没有听过这首乐曲,她正巧知道,于是我进一步介绍关于莫扎特的故事。彤彤好奇地打岔提问:“莫扎特还活着吗?他几岁呢?”她表现出好奇心了。学习意愿必须建立在强烈的好奇心之上,我的信心又增强一级。
满足彤彤的好奇心后,我拿出几米的绘本给小之看,并介绍画家的创作灵感经常来自梦境,所以几米的画有一种奇特的美感。小之听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我一边帮彤彤看功课,一边说故事给小之听,气氛相当不错。彤彤听着我生动地介绍绘本内容,很想加入,我说:“等你写好了,我们再一起看。”于是她加快了脚步写练习题。
功课複习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活化大脑时间,这才是我的终极目标。只要大脑够活络,不管学什幺都不成问题。这不需要特定的教材,如何引导才是重点。所谓引导,就是不断丢问题给孩子,训练他们的思考能力,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而非不断给答案。

序言

推荐序
台湾艺术大学
音乐教授兼主任 蔡永文
《用音乐打造学习力》是明蓓老师再一次给我的“惊喜”之作:为什幺这样说?众所周知,明蓓是学有专精的大学音乐系钢琴教授,在繁忙的授课生涯中,她还不忘抽空为这个社会提出一些健康的建议,尤其是在心灵层面上的。她以音乐艺术的角度切入,结合医学、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发表观点,更重要且直接的是,对人性的尊重与坚持,她能身体力行,这也是我佩服她的地方。
在明蓓的书中,现行封闭式的音乐或其他学科的学习,被结合为跨领域的学习思维,例如她经常提到的结合音乐与图像,不断与孩子讨论音乐,引导孩子描述感受等。这些看似简单而受用的方法,依她的看法,只要父母再持续融入爱与耐心,方能水到渠成。
乐为她的同事,我很荣幸推荐明蓓的书,并乐为之序。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