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关于教学方法的论文集,全书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重点,重视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探讨适合现代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倡导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佳化课程组织设计,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将自身教学过程当中的各种经验及体会进行总结并分享,推动课堂教学综合改革。
基本介绍
- 书名:突破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页数:203页
- 开本:16
- 定价:29.00
- 作者:王文举 张琪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3821563
- 品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突破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课程综合改革
财经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策略及课程体系设计
翟春娟刘辉/3
顺应时代变化,追求效果突破——以通选课改革创新促进大学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郭锦鹏/10
关于我校金融监管课程教学改革及规划的一些思考
祁敬宇/18
深化我校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
董寒青/25
基于专业互动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郭洪伟/28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张明芳/35
我校补考与重修考试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吴牡兰/41
面向经管类複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教学管理的视角
陈海沐/47
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
经济地理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邬晓霞/57
关于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贺宏/64
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探索
韩丽/70
面向知识经济的大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吴伟凡/78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机制变革
李晓娟/8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新媒体的改革与探索
王小莹/93
课堂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设计
经济管理类开放型综合性实训教学设计创新——基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平台
佘镜怀/103
传媒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
贺心颖/113
融汇与拓展——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新闻采写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设计
王沖/120
改革课程内容促进学生髮展——安工学院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构想
李伟/128
有指导的实训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途径研究
阮敬陈涛/133
应对国际化挑战,创新国际法教学——从竞赛课课程建设谈起
谢海霞/138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经管交叉背景下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思路研究
张杰/147
案例教学法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套用——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
于晓云/157
参与式教学法在广告专业的探索和套用
杜文娟/164
基于套用型人才培养的CBI(内容依託式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李彬彬/170
大学德育回归生活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研究王颖/17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运用谷军/18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法设计最佳化与创新研究——以“纲要”课为个案成林萍/188
国际视野下大学教师发展模式与途径的比较研究姜红/195
财经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策略及课程体系设计
翟春娟刘辉/3
顺应时代变化,追求效果突破——以通选课改革创新促进大学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郭锦鹏/10
关于我校金融监管课程教学改革及规划的一些思考
祁敬宇/18
深化我校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
董寒青/25
基于专业互动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郭洪伟/28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张明芳/35
我校补考与重修考试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吴牡兰/41
面向经管类複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教学管理的视角
陈海沐/47
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
经济地理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邬晓霞/57
关于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贺宏/64
音乐赏析课程教学探索
韩丽/70
面向知识经济的大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吴伟凡/78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机制变革
李晓娟/8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新媒体的改革与探索
王小莹/93
课堂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设计
经济管理类开放型综合性实训教学设计创新——基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平台
佘镜怀/103
传媒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
贺心颖/113
融汇与拓展——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新闻采写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设计
王沖/120
改革课程内容促进学生髮展——安工学院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构想
李伟/128
有指导的实训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途径研究
阮敬陈涛/133
应对国际化挑战,创新国际法教学——从竞赛课课程建设谈起
谢海霞/138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经管交叉背景下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思路研究
张杰/147
案例教学法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套用——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
于晓云/157
参与式教学法在广告专业的探索和套用
杜文娟/164
基于套用型人才培养的CBI(内容依託式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李彬彬/170
大学德育回归生活教育模式的创新性研究王颖/17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运用谷军/18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法设计最佳化与创新研究——以“纲要”课为个案成林萍/188
国际视野下大学教师发展模式与途径的比较研究姜红/195
文摘
着作权页:
2.素材使用适度原则。媒体素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要把握好“度”。“度”是媒体素材在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找準这个“度”,关键就是要务实,也就是要依据具体教学需要而使用媒体素材,力争做到少而精、实而準。
3.最佳化素材使用效益原则。一方面,要关注课堂上使用媒体素材之后的立时效应。在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媒体素材使用后,都要注意在课堂上的使用效果。这个效果是对媒体素材的一种即时的现实反映。诸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引入某个《今日说法》案例视频后,素材使用效果是能从学生的表现上非常直白地反映出来的。媒体素材使用如果达到了教学预期的实际效果,说明这个视频素材的使用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至少表明在素材的选择上不是特别精準,媒体素材的呈现与表达效益较低,因此,在今后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学中,就要考虑选取其他更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媒体素材。另一方面,要关注使用媒体素材后的课后持久效应。在每段教学内容结束后,可以用设定课后小讨论、做主题小论文等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生对于媒体素材的理解是否透彻深入,对媒体素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否能够进行準确的解读和分析。如果同学们对于某个媒体素材记忆持久,再次提及依然历历在目,也能正确运用这则素材去分析问题,这就说明媒体素材的使用是有实效的。
(五)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主体式自我教育
从2009年9月起,我校首先对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行“2+1”新教学方案,其中每周2课时用于理论教学,1课时用于实践教学。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科技为载体、以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利用计算机、DV、手机等高科技手段自主设计PPT、拍摄DV,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渠道。由教师围绕每学期制定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确定的主题内容布置任务,学生自拟题目、自选体裁、自己拍摄,完成交流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优秀作品并在课内外展示评比,激发广大学生兴趣及参与热情。部分优秀作品经过整理后人选课堂教学案例库,为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数位化资料。
2.素材使用适度原则。媒体素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要把握好“度”。“度”是媒体素材在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找準这个“度”,关键就是要务实,也就是要依据具体教学需要而使用媒体素材,力争做到少而精、实而準。
3.最佳化素材使用效益原则。一方面,要关注课堂上使用媒体素材之后的立时效应。在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媒体素材使用后,都要注意在课堂上的使用效果。这个效果是对媒体素材的一种即时的现实反映。诸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引入某个《今日说法》案例视频后,素材使用效果是能从学生的表现上非常直白地反映出来的。媒体素材使用如果达到了教学预期的实际效果,说明这个视频素材的使用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至少表明在素材的选择上不是特别精準,媒体素材的呈现与表达效益较低,因此,在今后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学中,就要考虑选取其他更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媒体素材。另一方面,要关注使用媒体素材后的课后持久效应。在每段教学内容结束后,可以用设定课后小讨论、做主题小论文等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生对于媒体素材的理解是否透彻深入,对媒体素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否能够进行準确的解读和分析。如果同学们对于某个媒体素材记忆持久,再次提及依然历历在目,也能正确运用这则素材去分析问题,这就说明媒体素材的使用是有实效的。
(五)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主体式自我教育
从2009年9月起,我校首先对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行“2+1”新教学方案,其中每周2课时用于理论教学,1课时用于实践教学。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科技为载体、以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激励学生利用计算机、DV、手机等高科技手段自主设计PPT、拍摄DV,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渠道。由教师围绕每学期制定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确定的主题内容布置任务,学生自拟题目、自选体裁、自己拍摄,完成交流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优秀作品并在课内外展示评比,激发广大学生兴趣及参与热情。部分优秀作品经过整理后人选课堂教学案例库,为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数位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