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是为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制定的指导意见。
2018年11月21日,《关于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自2018年11月21日起实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关于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
- 发布机构: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 实施日期:2018年11月21日
政策全文
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
教基〔2018〕24号
教基〔2018〕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着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国小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条件保障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影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
长期以来,中国一批优秀的经典影片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励青少年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当前电影事业快速发展,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大量涌现,在满足人民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小开展影视教育工作进一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载体。通过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于激发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增强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对于从小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统筹影视教育资源,强化观影条件保障,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影视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国小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主要任务
1.纳入教育教学计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部门加强对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指导,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国小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画,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与校内外活动统筹考虑,灵活安排观影时间和方式,使观看优秀影片成为每名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保障每名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免费观看两次优秀影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影视教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最佳化影视教育的方式方法。
2.遴选推荐优秀影片。各地要注重遴选思想性、艺术性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优秀影片,推荐给广大中小学生观看。教育部将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每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各地可优先从中选取影片进行放映。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要加强对儿童电影创作指导,指导支持影视製片机构拍摄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电影。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要做好优秀影片的评选、推荐和促进发行等工作。国家电影数位元组目管理中心要加强电影数字平台儿童专区建设,定期向影视製片机构徵集优秀影片,建立少年儿童影片资源库,提供给农村、社区和校园院线进行放映。
3.改善学生观影条件。有条件的中国小校,可依託现有礼堂、阶梯教室等改扩建放映场地,利用原有电教设施或购置专门放映设备,为学生观影提供良好环境。学校可在指定网站点播或下载优秀影片,组织学生在教室进行集体观看。具备放映条件的示範性综合实践基地、少年宫、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乡村(社区)青少年校外活动站、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要利用现有的场所和设施设备,积极组织开展影片放映工作,并主动为附近不具备放映条件的中国小校提供观影服务。
4.拓展学生观影渠道。各地宣传部门要积极实施中小学生观影普惠计画,推动当地影片放映机构创造条件为城市中小学生开设电影专场,制定合理放映计画,科学安排场次和时间,精心组织观影活动。要组织农村放映队深入农村中国小校进行电影放映,实现农村学生免费观影活动全覆盖。要推动电视台相关影视频道,定期开展优秀影片展映活动,让学生在家也能欣赏到优秀影片。要组织开展特种电影公益放映活动,让盲、聋等残疾儿童少年与健全孩子一样,感受优秀影片魅力。
5.丰富影视教育活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定期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和影视教育论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育活动,通过电影赏析、电影评论、电影表演、电影配音、微电影创作、影视节(周)活动等,营造浓厚校园影视文化氛围,让中小学生在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中收穫体会和成长。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学校在组织开展重大节庆纪念日、主题班会、少先队、共青团、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可利用优秀影片进行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增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6.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要结合中国小校影视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电影放映、电影理论、电影鉴赏、微电影创作等专业知识纳入中国小德育和校外教育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影视教育教师队伍。邀请影视教育专家,通过建立学校影视教育工作室、开展电影主题讲座等形式,讲授电影知识,传播电影文化,提高教师开展影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7.加强观影活动管理。各地中国小校、承担影片放映任务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要建立健全影视教育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观影活动的组织管理,研究制定安全预案,细化管理职责和要求,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确保集体观影活动安全开展。电影院线等影片放映机构要针对中小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放映场地,加强用电、消防、卫生等相关安全检查,切实做好观影活动的各项安全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把影视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地方实际统筹推进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增强阵地意识,对各类影视教育活动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传播正能量。
2.加强服务保障。各地宣传部门和影片发行放映机构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在片源、票价、观影场所和放映设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学校开展影视教育活动,为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片提供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中国小影视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学校多种形式开展观影活动,丰富教育内容,并在活动安排、人员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保障。
3.加强考核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目标考核和效果评价,将结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对活动开展、观影条件、影片资源、放映机构及设备等开展检查,促进影视教育工作制度化、规範化、常态化开展。
4.加强宣传引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宣传部门要积极探索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有效模式,充分挖掘提炼各地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创新形式内容,发挥引领示範作用,为影视教育持续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18年11月21日
2018年11月21日
内容解读
解读一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国小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浓厚氛围。
保障每名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免费观看两次优秀影片
《指导意见》强调,要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国小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画。使观看优秀影片成为每名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保障每名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免费观看两次优秀影片。
建立少年儿童影片资源库
要注重遴选思想性、艺术性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优秀影片,推荐给中小学生观看。国家电影数位元组目管理中心要加强电影数字平台儿童专区建设,定期向影视製片机构徵集优秀影片,建立少年儿童影片资源库,提供给农村、社区和校园院线进行放映。
改善学生观影条件 拓展学生观影渠道
有条件的中国小校,可依託现有礼堂、阶梯教室等改扩建放映场地,利用原有电教设施或购置专门放映设备,为学生观影提供良好环境。
各地宣传部门要积极实施中小学生观影普惠计画,推动当地影片放映机构创造条件为城市中小学生开设电影专场,精心组织观影活动。要组织农村放映队深入农村中国小校进行电影放映,实现农村学生免费观影活动全覆盖。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 不盲目追星
中国小校要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校园影视文化氛围,让中小学生在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中收穫体会和成长。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要结合中国小校影视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电影放映、电影理论、电影鉴赏、微电影创作等专业知识纳入中国小德育和校外教育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坚持公益性原则 为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片提供服务
《指导意见》要求,要对各类影视教育活动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传播正能量。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学校开展影视教育活动,为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片提供服务。同时,要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目标考核和效果评价,将结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解读二
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影视教育的育人作用,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优秀影视作品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国小座谈时指出,少年儿童要心有榜样,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并提到“过去电影《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说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二是深化影视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中国电影事业快速发展,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大量涌现,为中国小开展影视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载体。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等工作,将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纳入公共文化基本服务项目。2017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国务院教育、电影主管部门可以共同推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电影。国家鼓励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採取多种措施,为未成年人等观看电影提供便利。
三是丰富学校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先后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国小德育工作指南》等政策档案,对各地各校开展好影视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2017年教育部与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举办了两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开展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引导各地学生多看电影、看好电影,对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丰富学校育人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问2:做好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优秀影片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显着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和文化价值。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国小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条件保障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影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
长期以来,中国一批优秀的经典影片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励青少年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在学习生活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当前电影事业快速发展,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大量涌现,在满足人民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小开展影视教育工作进一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载体。通过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于激发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增强对“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对于从小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问3:请介绍一下中国小开展影视教育工作的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统筹影视教育资源,强化观影条件保障,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影视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国小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中国小影视教育的浓厚氛围。
问4:请问中国小影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幺?
新时期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主要有七项主要任务,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纳入教育教学计画。要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国小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画,使观看优秀影片成为每箇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二是遴选推荐优秀影片。教育部会同中宣部每年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做好优秀影片的评选、推荐和促进发行等工作。三是改善学生观影条件。支持有条件的中国小校、具备放映条件的示範性综合实践基地、少年宫、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等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影片放映工作。四是拓展学生观影渠道。推动当地影片放映机构创造条件为中小学生开设电影专场,推动当地电视台相关影视频道定期开展优秀影片展映活动。五是丰富影视教育活动。指导各地积极利用优秀影片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六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对中国小德育和校外教育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批专兼职结合的影视教育教师队伍。七是加强观影活动管理。要建立健全影视教育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观影活动的组织管理。
问5:如何确保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指导意见》对保障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四项明确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把影视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增强阵地意识,对各类影视教育活动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二是加强服务保障。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为学校提供片源、观影场所和放映设备等,要探索建立中国小影视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三是加强考核评价。要加强中国小影视教育目标考核和效果评价,将结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探索中国小影视教育工作有效机制,充分挖掘提炼各地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引领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