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社区主导型发展

(2020-06-15 20:42:36) 百科综合
社区主导型发展

社区主导型发展

社区主导型发展,英文Community Drived Development, 简称CDD

CDD是融合多种不同实践方法的一种理念,在亚洲几个国家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过去几十年中的其它参与式模式一样,CDD旨在拓宽当地人参与发展活动的範围。CDD可赋予地方社区直接管理权,就这一点讲,它要超越其它参与式发展模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社区主导型发展
  • 外文名:Community Drived Development

定义

简而言之,就是:
当地社区可集体决定需要採取哪些努力来改善当地生活条件
当地社区自我管理项目发展基金,管理髮展活动的实施,以确保满足当地需求
儘管CDD可以使当地社区有机会参与规划和决策,但作为服务提供者,地方政府机构对CDD项目的成功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对社区所提出的项目建议书在技术和财务可行性方面提供指导,及时为项目社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并通过各种形式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正式监督检查。

核心

拓宽当地居民参与发展活动的範围,赋予社区直接管理权,由当地社区决定发展重点,管理资金和项目实施进程。

主要做法

(一)将项目决策权交给社区。
(二)将资金控制权交给社区。
(三)建立公开透明的公示和投诉机制。
(四)建立为社区提供支持的服务体系。
(五)探索通过实施过程提高社区组织能力。

重要性

CDD项目所提供的经验与日俱增,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儘管各国及各项目的情况千差万别,但CDD一般可产生以下几方面的项目效益:
更好地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这是CDD项目最为显着的成果。通往市场条件的改善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往往可直接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
有效的项目瞄準。由于当地社区自行决定发展重点,管理资金和项目实施进程,因此扶贫资金更有可能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取得更为有效且更具可持续性的成果。
项目参与社区内部的能力建设。CDD并不是一次性提供工程性基础设施或提高服务水平,而是制定相关程式,赋予参与社区开展集体决策、财务管理及技术实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很好地促进当地的发展成效向未来延伸。
公开及顺应需求的地方治理。倘若地方政府机构在没有当地社区参与的情况下制定计画,这些计画往往无法反映地方的优先需求,从而会降低政府机构为人民服务的效果。CDD项目一般要依赖于公开决策和透明的项目资金管理程式。如果能够取得成功,CDD项目可通过确保项目参与社区的优先需求得到解决而造福于这些社区,同时还可以为地方政府机构改进服务提供信息。实际上,CDD可以促进当地人民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有活力的合作关係。

中国的情况

基本情况

为了将国际上成功的社区主导型发展方法引入到中国扶贫开发中来,世界银行利用日本社会发展基金赠款同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合作,在广西、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四省(区)开展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以社区为主导的扶贫开发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国扶贫开发的机制,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率。
2006年5月31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CDD项目),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标誌着我国扶贫开发新机制的探索有了新进展。CDD项目总投资约4800万人民币,用于广西、四川、陕西、内蒙古四省(区)的60个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预计有10万人从中受益。

包括什幺

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将同世界银行就CDD试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开展合作,项目实施有望于2006年5月启动,于2008年8月完成,将覆盖四个项目县(区、旗)的60个重点贫困村(每个项目县15个村),预计会使约10万人从中受益。项目县(区、旗)包括:靖西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嘉陵区(四川省)、白水县(陕西省)、翁牛特旗(内蒙古自治区)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探索CDD模式在中国是否能因地制宜地为贫困社区提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所必须的能力和资源。项目的具体目标是:改善社区小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环境条件或提高社区管理自然资源的能力;设立社区周转基金,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向农户提供贷款;加强社区的组织、财务管理以及当地活动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地方政府的能力,以提供及时、顺应需求和透明的服务
本项目预计投资4800万元(约为600万美元),其中,由日本政府将提供的赠款约占33%,其余资金将从中央政府的扶贫资金中安排,或由省区级或县级政府配套。

资助活动

本试点项目将资助项目社区开展三种类型的活动,以消除许多贫困地区改善生活水平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小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子项目将向社区的小型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提供资助。在本子项目下,除少量明确禁止、对环境或社会有危害的活动或非法活动外,社区可自主选择能使社区整体受益任何活动,例如:地方道路或桥樑;饮用水条件或灌溉设施;电力或电信设施;社区医疗保健站或医疗保健服务;入学条件、教材或培训条件
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改善子项目将提供少量资金,用于改善环境。在中国,环境问题和贫困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繫,本试点项目对此有所认识。在项目中单独设定一个环境类别可以激励贫困社区集体应对资源退化或其它环境问题。纵观全球,几乎没有关于用CDD模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因此很难预计村民们将编制出何种类型的项目建议书。在此,村民们仍可以自行建议未被明确禁止的任何活动。本子项目资助的内容可能包括:为减少薪材消耗量而採取的措施,如推广替代燃料源(如沼气)或增加节能灶的使用量等;地方重新造林或水土流失治理活动;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加强固废处置;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方面的培训等。
社区发展基金子项目将向参与项目的各自然村提供资金,由村民们集体设立并管理一项周转基金,向农户提供贷款。有了这一子项目,农户们就有机会获得小额贷款来从事增收活动,同时还可以加强地方的财务管理能力。自然村村民自行制定基金的管理规则和程式,发放贷款,回收贷款,并维护资金账户。本试点项目的原则要求参与项目的各自然村优先向贫困户和女户主户发放贷款。

如何运作

本项目所资助的三项内容在业务程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而这些程式在很多情况下都由项目参与社区自行决定。总体而言,本项目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初始阶段是社区準备,社区準备工作必须在项目参与村获得项目资金前完成。在本阶段,要选定并培训社区协调员,参与社区要了解项目的内容及其目标,自然村村民要选出项目管小组的组成人员,新组建的项目管理小组要选出代表,加入行政村的项目决策委员会。社区準备工作完成后,项目社区可启动项目周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重点需求。召开自然村村民大会,根据本村的条件和现有的扶贫规划讨论社区发展优先项目清单,并确定拟提交项目。
步骤2:编制建议书。在协助员的帮助,自然村项目实施小组準备项目建议书。
步骤3:初步筛选建议书。行政村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通过的决策程式确定优先支持的项目活动。
步骤4:筛查和审查。县项目办协调县、乡有关业务部门或人员对拟资助的两个项目进行技术和可行性审核。
步骤5:最终确定建议书。召开第二次自然村村民大会,讨论修改项目建议书,并讨论投工投劳和项目实施事宜。
步骤6:支付资金。向自然村项目实施小组专用帐户支付资金,村民或雇用的承包商开始实施项目。
步骤7:监测。县项目办和社区协助员指导、监督项目的实施。
步骤8:中期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和技术实施。那些符合项目规则要求的项目村将有资格开始项目周期下一阶段的工作。(在本项目下,小型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改进子项目将有三个周期,而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改善子项目则有两个周期。参与项目的村民将自行决定社区发展基金的资金髮放频率,但本项目将分两期提供种子资金。)

汲取教训

本CDD试点项目是以“在乾中学”为基础的一项试验。由于这项试验对中国的扶贫项目可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重要的是要确立适当方法,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本试点项目除了包括县政府进行的标準项目监测及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和世界银行开展的项目检查外,还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社区协助员在同村民开展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程式定期编制监测报告。
开展参与式监测,有了这一监测,社区代表就有机会将本社区的经验和成果同其它村的经验和成果作比较。 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正式审计。
定期报告项目的申诉或投诉情况以及为解决这些申诉或投诉而採取的步骤。
在项目实施末期,要把有关经验教训和改进做法建议等内容列入整个项目的评价研究报告中。

中国的潜力

由于这个试点项目的目标与中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既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和民主决策的能力,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及部门以新的工作方式为贫困社区、贫困人口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也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因此可以确信,这个试点项目将为新阶段的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有力地促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中央其他一些机构和部分省级政府机构也表示有意将以CDD为基础的方法套用于其它农村和城市项目中。

合作伙伴

外部合作伙伴提供的支持与资助使得本试点项目受益匪浅:
日本政府提供的200万美元资助有助于支付项目的部分费用,还可以极大地激励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
三个在中国推广参与式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将项目的实施和社区準备提供培训支持,它们是行动援助(Action Aid)、国际计画(Plan International)以及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
香港乐施会在项目设计阶段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并将继续支持项目的独立监测与评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