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

(2020-03-17 19:00:12) 百科综合
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

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

《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从多角度检视了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从世界金融形势、中国周边环境、经济发展瓶颈到中国教育和学术风气问题,以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见微知着,博古通今。同时,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诠释了複杂的经济学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对于关心中国经济与未来的读者,《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能够激发更深刻的思考,帮助人们在古今未有的大变局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中国及世界的变化迅猛,谁最能掌握这些变化,并作出调整适应这些变化,谁的事业便更有可能成功。这三十年来,中国及世界的经济正是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且变化的步伐似在加快。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页数:295页
  • 开本:16
  • 品牌: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雷鼎鸣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08634179, 9787508634173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与世界经济大变局》编辑推荐:作者在书中从多角度检视了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现状,博古论今,针砭时弊。未来世界中,中国将处于何种地位?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学到了什幺?中国经济将如何顺利转型?世界经济会否风云突变?美国不信中国会韬光养晦?日本早已失去优势,经济实力难以超越中国?

作者简介

雷鼎鸣,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学士,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系系主任,商学院副院长。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01未来三十年的中外博弈
02世界大变局,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03人民币国际化要面对的问题
04钓鱼岛之中美日博弈
05为什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
06中国如何汲取日本经济发展经验?
07地震后日本经济能否翻身?
08美国经济政策是否不负责任?
09龙象之争——从中印经济发展的比较汲取经验
10菲律宾为何如此落后?
第二章四海翻腾,五洲震荡
01我们可在第一次金融危机中学到什幺?
02金融海啸与市场监管
03希腊危机带出的四个问题
04投资银行的社会主义产权结构造成了金融海啸
05欧元危机对香港投资者的启示
06世界经济会否风云突变?
07美国诿过于人,中国如何抵御货币战争?
08迟来的通胀?量化宽鬆与内地和香港经济
09美债欧债危机中,中国应如何自处?
10义大利:大到不能倒?大到救不了?
11占领华尔街与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
12金融危机可催生改革
第三章六亿神州尽舜尧?
01中国高速增长能否持续下去?
02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03中国顺差过大可造成危机
04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内地楼价
05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为何能一直高企?
06中国的储蓄率为何这幺高?
07再论中国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
08如何处置中国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09中国出口商为何打不开内销市场?
10民间资金鍊断裂会否构成危机?
11中国应该严打学术腐败
12学术腐败与贪污腐败
第四章风物长宜放眼量
01为什幺干预劳工市场会带来沉重代价?
02希腊债务危机与欧洲的教训
03理性预期与“非理性”行为
04“理性”抢盐,羊群效应,逆势行为
05巨观理论奠基者萨金特与西姆斯的贡献
06“理性预期”理论对解救金融危机有何启示?
07市场竞争能否纠正媒体的偏颇?
08从《虎妈战歌》谈中美教育模式
09“自由教育”的优点及困难
10香港为何要吸纳科技人才?
11为通胀破谬
12“公义”与财富配置
13学术自由与拒绝平庸
14向左走、向右走与自由主义

序言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事件无疑是中国经济改革所带来的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2011年,扣除掉通胀因素后,中国的人均产值上升了足足16倍。在人类历史中,这样的增长从来没有出现过,更不要说在人口这幺庞大的中国了。
我的本行是研究经济成长理论,深知经济持续增长的困难及其重要性。有历史以来,我们见到的,倒是各国各地经济停滞的居多,大家好像都掉进一个一个贫穷陷阱中,无法爬出来。事实上,据世界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估算,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人均产值与汉朝时差不多一样。两千年来,增加了的只是人口,不是人民的收入。
经济成长固然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他们摆脱物质匮乏的约束,但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种种难以预料的变化。在人民比以前更富足后,中国所要面对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其困难程度,不断在挑战考验中国人民的智慧。
在此期间,世界还发生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似乎变得更小,各国发生的事情都在互相影响,我们已不能独善其身,对其他国家不加理会。
全球化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假如没有全球化,中国的贸易量一定缩减,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中国有必要拥抱全球化。不过,当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关係更紧密的时候,火烧连环船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加,我们的眼睛不能不盯着世界各地的变化。
最近几年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和2010年至今仍未解决的欧债危机。这两件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互有牵连,但性质与成因并不一样。它们意味着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是资本主义走到末路还是另有因由?要準确地研判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从俗,人云亦云,而要小心地以证据为基础作出分析。
本书是我过去两年在香港《信报》发表的部分文章的结集,焦点对準中国与世界当前面临的大变局。我最希望的,不是读者同意我的看法,而是我的文章能激发你们去思考。读者的意见与批评,我当然也是十分企盼的。
雷鼎鸣
2012年7月7日于香港科技大学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