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1823)藏传佛教拉卜楞寺第三世贡唐仓活佛,着名学者、诗人。多麦英武乡浪坎木地方(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美仁乡得合茂村)人。自幼聪慧灵敏。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j进入佐格寺出家。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被认定为二世贡唐仓之转世灵童,迎人拉卜楞寺坐床,随从二世嘉木样受沙弥戒。后依止格西罗桑仁钦为启蒙老师,学习拼读写诵,听习五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赴拉萨深造,人哲蚌寺郭莽扎仓,依隆多喇嘛、阿旺罗桑、霍尔和格桑顿珠等学者为师,学习显密及大小五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于八胜达赖绛贝嘉措尊前受比丘戒。翌年,获取僧侣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遵二世嘉木样之命,返归拉卜楞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任拉卜楞寺第二十一代总法台。清嘉庆九年(1804年)仁宗皇帝赐封其为呼图克图之尊号。后遍及甘、青、川诸寺,讲法、辩经、弘扬佛法。晚年僻居于郊外幽静之处,闭关静修,着述立说。卒后,三世嘉木样为其建造银质舍利宝塔,存放于拉卜楞寺大经堂灵塔殿内。其一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着作除声明、工巧明、医药、历算和佛学等方面的内容,还有脍炙人口的《水喻格言》、《世故老人之箴言》、《给智、愚二者之书札》、《涛学举例简论》和《歌舞论典》等文学艺术方面的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