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皇陵》分为天下古都多皇陵;皇陵历史的脚步铿锵;皇陵:艺术的殿堂三章,主要内容包括:“陕西黄土埋皇上”、一座邙山,几多皇陵、“东方的金字塔”等。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基本介绍
- 书名: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皇陵
-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 页数:168页
- 开本:16
- 定价:22.00
- 作者:宋新影 吴存浩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1900737
内容简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皇陵》由泰山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下古都多皇陵
第一节“陕西黄土埋皇上”
第二节 一座邙山,几多皇陵
第三节 宋陵:别有一番历史苍桑感
第四节“东方的金字塔”
第五节 大元皇陵今安在?
第六节“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第七节 北京:皇陵美如画
第二章 皇陵历史的脚步铿锵
第一节“黄帝陵寝,不能言说”
第二节“不封不树”变奏曲
第三节 从“方上”到“宝城”
第四节 庙、寝、宫释义
第五节 漫步皇陵神道
第三章 皇陵:艺术的殿堂
第一节 建筑艺术韵律
第二节 石刻艺术畅想曲
第三节 陶塑、木雕与绘画粉饰
第一节“陕西黄土埋皇上”
第二节 一座邙山,几多皇陵
第三节 宋陵:别有一番历史苍桑感
第四节“东方的金字塔”
第五节 大元皇陵今安在?
第六节“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第七节 北京:皇陵美如画
第二章 皇陵历史的脚步铿锵
第一节“黄帝陵寝,不能言说”
第二节“不封不树”变奏曲
第三节 从“方上”到“宝城”
第四节 庙、寝、宫释义
第五节 漫步皇陵神道
第三章 皇陵:艺术的殿堂
第一节 建筑艺术韵律
第二节 石刻艺术畅想曲
第三节 陶塑、木雕与绘画粉饰
文摘
着作权页:
插图:
迄今为止,北朝皇陵未见有石华表的存在。只是到唐代皇陵之中才将石华表作为神道开端的标誌建筑物,并从此成为定製。从唐代墓葬看,华表仅仅用于皇陵和嫡系皇族某些特殊人物的神道。至宋代,华表仅用于皇帝陵和皇后陵,皇帝陵华表为龙纹饰,皇后陵华表为丹凤纹与缠枝纹。在所有使用华表的皇陵之中,几乎全部皇陵都将华表树立在神道的前端,惟有明祖陵、明皇陵和明孝陵将华表列于石兽与石人之间,切明祖陵与明皇陵的华表为二对。这种排列方式可能出于石兽为驱除妖魔鬼怪之物,石人才是墓主人的侍从和护卫,神道应该从石人开始的认识。但是,昌平的明长陵又恢复了将华表树立在石兽之前的旧制,并为清代皇陵所沿袭。
而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则为皇陵建筑打上佛教色彩与民族融合的特徵。在这方面,北魏冯太后的永固陵可以作为代表。
永固陵位于方山(今大同市西北西寺儿梁山)山顶,前有沿袭鲜卑族“凿石为祖宗之庙”建造起来的“永固石室”,有按照秦汉以来皇陵採用方上形封土来筑造陵墓本身,有东汉以来皇陵前营建石阙、石殿、石兽、石碑等建筑设施,有体现儒家传统思想的“忠孝”、“贞顺”建筑,还有结合佛教信仰与寺庙结合在一起的佛堂、斋堂。《水经注》描述永固石室说:
堂之内外侧结两石跌,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石。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
插图:
迄今为止,北朝皇陵未见有石华表的存在。只是到唐代皇陵之中才将石华表作为神道开端的标誌建筑物,并从此成为定製。从唐代墓葬看,华表仅仅用于皇陵和嫡系皇族某些特殊人物的神道。至宋代,华表仅用于皇帝陵和皇后陵,皇帝陵华表为龙纹饰,皇后陵华表为丹凤纹与缠枝纹。在所有使用华表的皇陵之中,几乎全部皇陵都将华表树立在神道的前端,惟有明祖陵、明皇陵和明孝陵将华表列于石兽与石人之间,切明祖陵与明皇陵的华表为二对。这种排列方式可能出于石兽为驱除妖魔鬼怪之物,石人才是墓主人的侍从和护卫,神道应该从石人开始的认识。但是,昌平的明长陵又恢复了将华表树立在石兽之前的旧制,并为清代皇陵所沿袭。
而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则为皇陵建筑打上佛教色彩与民族融合的特徵。在这方面,北魏冯太后的永固陵可以作为代表。
永固陵位于方山(今大同市西北西寺儿梁山)山顶,前有沿袭鲜卑族“凿石为祖宗之庙”建造起来的“永固石室”,有按照秦汉以来皇陵採用方上形封土来筑造陵墓本身,有东汉以来皇陵前营建石阙、石殿、石兽、石碑等建筑设施,有体现儒家传统思想的“忠孝”、“贞顺”建筑,还有结合佛教信仰与寺庙结合在一起的佛堂、斋堂。《水经注》描述永固石室说:
堂之内外侧结两石跌,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石。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