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是一本关于通信基础知识的读物,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很多通信领域。从战火连天的古代烽火、驿站到拥有近代通信手段的电报、电话:从古人的智慧创新一水上“漂流通信”到现代有高科技含量的海底光缆通信;从以前奇货可居的“电蛐蛐”——传呼通信到如今进入大众视野的移动通信。通信已发展成为以时代为特徵的朝阳产业,是我们生活中一道无可比拟的亮丽风景。
基本介绍
- 书名: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
-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页数:182页
- 开本:16
- 作者:华春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148437
内容简介
《青少年科普图书馆: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以大众化的知识视觉,用平实的文字对相关通信知识做了全面详尽的释解;用图文并重的独特行文风格使本来晦涩枯燥的科普知识,如一泓夏日里的清泉汩汩道来。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载体——古代通信
第一节 沟通之媒——通信
1.长话短说——通信的含义
2.独木成林——通信的分类
第二节 岁月留痕——我国古代通信
1.狼烟四起——烽火通信
2.举蓬燃薪——古代蓬火制度
3.万里长城今犹在——世界上最大的烽火台
4.空中信使——飞鸟传书
5.“风信子”传奇——风筝通信
6.漂流“瓶”的故事——竹筒传书
第三节 文明火种——国外古代通信
1.夜幕下的“启明星”——灯塔通信
2.天地“对话”——通信塔
3.无声语言——信号旗通信
第二章 时代脉搏——科技通信
第一节 “英雄迟暮”——载波通信
第二节 信息快车——光纤通信
1.一应俱全——光纤通信的组成
2.瑕不掩瑜——光纤通信的缺陷
第三节 太空天线——卫星通信
第四节 永不消失的电波——无线电通信
第五节 一波三折——短波通信
第六节 超级波段——微波通信
第七节 昨日黄花——无线寻呼通信
第八节 隐蔽战线——红外通信
1.性能扫描——红外通信系统
2.挑战现实——红外通信技术对计算机技术的冲击
3.憧憬梦想——红外通信技术开闢数据通信的未来
4.点石成金——红外通信与军事
第九节 如日中天——移动通信
第十节 “浓妆淡抹总相宜”——数位电视通信
1.触类旁通——数位电视的分类
2.标新立异——数字通信的优点
3.一专多能——数位电视通信的用途
4.展望未来——数位电视通信的前景
第十一节 “条条大道通罗马”——数据通信
第十二节 方便快捷——传真通信
1.灵感来自偶然——传真通信的发展史
2.畅通无阻——网路传真
第十三节 不贴邮票的信件——电子邮件
1.长袖善舞——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
2.零污染垃圾——垃圾邮件
3.无形杀手——邮件病毒
4.没有硝烟的炸弹——电子邮件炸弹
5.不用纸张的广告——电子邮件广告
第十四节 电的使者——电报
1.电磁妙用——电报的发明
2.公私分明——电报的分类
3.神奇密码——电码
第十五节 耳朵的灵感——电话
1.“别问我是谁”——电话的发明
2.曲径通幽——电话技术的发展
第十六节 地平线上的“朝阳”——手机
1.循序渐进——手机的发展历程
2.放飞梦想——未来手机
3.五花八门——手机类型
第十七节 多多益善——多媒体通信
第十八节 尘封的记忆——我国通信发展大事年表
第一节 沟通之媒——通信
1.长话短说——通信的含义
2.独木成林——通信的分类
第二节 岁月留痕——我国古代通信
1.狼烟四起——烽火通信
2.举蓬燃薪——古代蓬火制度
3.万里长城今犹在——世界上最大的烽火台
4.空中信使——飞鸟传书
5.“风信子”传奇——风筝通信
6.漂流“瓶”的故事——竹筒传书
第三节 文明火种——国外古代通信
1.夜幕下的“启明星”——灯塔通信
2.天地“对话”——通信塔
3.无声语言——信号旗通信
第二章 时代脉搏——科技通信
第一节 “英雄迟暮”——载波通信
第二节 信息快车——光纤通信
1.一应俱全——光纤通信的组成
2.瑕不掩瑜——光纤通信的缺陷
第三节 太空天线——卫星通信
第四节 永不消失的电波——无线电通信
第五节 一波三折——短波通信
第六节 超级波段——微波通信
第七节 昨日黄花——无线寻呼通信
第八节 隐蔽战线——红外通信
1.性能扫描——红外通信系统
2.挑战现实——红外通信技术对计算机技术的冲击
3.憧憬梦想——红外通信技术开闢数据通信的未来
4.点石成金——红外通信与军事
第九节 如日中天——移动通信
第十节 “浓妆淡抹总相宜”——数位电视通信
1.触类旁通——数位电视的分类
2.标新立异——数字通信的优点
3.一专多能——数位电视通信的用途
4.展望未来——数位电视通信的前景
第十一节 “条条大道通罗马”——数据通信
第十二节 方便快捷——传真通信
1.灵感来自偶然——传真通信的发展史
2.畅通无阻——网路传真
第十三节 不贴邮票的信件——电子邮件
1.长袖善舞——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
2.零污染垃圾——垃圾邮件
3.无形杀手——邮件病毒
4.没有硝烟的炸弹——电子邮件炸弹
5.不用纸张的广告——电子邮件广告
第十四节 电的使者——电报
1.电磁妙用——电报的发明
2.公私分明——电报的分类
3.神奇密码——电码
第十五节 耳朵的灵感——电话
1.“别问我是谁”——电话的发明
2.曲径通幽——电话技术的发展
第十六节 地平线上的“朝阳”——手机
1.循序渐进——手机的发展历程
2.放飞梦想——未来手机
3.五花八门——手机类型
第十七节 多多益善——多媒体通信
第十八节 尘封的记忆——我国通信发展大事年表
序言
莽莽苍苍的山川大地,茫茫无际的宇宙星空,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变化的大千世界中。面对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古往今来曾引发多少人的惊诧和探索。它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更是充满了幻想和好奇的青少年渴望了解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系统、全面、準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团结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準,编辑出版了《青少年科普图书馆》大型丛书,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支持和推广的出版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是加快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加快国家发展,要抓紧时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眼于长远,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大量优秀的科普读物的出版发行正是科学的教育和普及的基础性工作,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文化基础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特别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誌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为持续开展民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自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多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坚持不懈的送书下乡活动,推动了科普工作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广大青少年中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像《青少年科普图书馆》丛书这样一类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符合广大青少年探究自然科学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慾望,相信一定会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和喜爱。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出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是加快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加快国家发展,要抓紧时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眼于长远,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大量优秀的科普读物的出版发行正是科学的教育和普及的基础性工作,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文化基础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特别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誌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为持续开展民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自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多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坚持不懈的送书下乡活动,推动了科普工作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广大青少年中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像《青少年科普图书馆》丛书这样一类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符合广大青少年探究自然科学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慾望,相信一定会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和喜爱。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出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