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炉炼钢是利用感应电热效应加热、熔化金属的炼钢方法。它特别适于用优质原料(优质废钢、铁合金等)冶炼少量优质钢和合金。配有真空系统的真空感应炉更是冶炼优质合金的重要设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感应炉炼钢
- 外文名:induction furnace steelmaking
- 功能:感应电热效应熔化金属的炼钢方法
- 代表:真空感应炉
- 分类:熔沟式及坩埚式
结构
感应炉有熔沟式及坩埚式两类,其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相似。熔沟式感应炉的初级绕组(感应圈)内装有铁芯,以减少漏磁,提高功率因数,二级绕组是充满金属液的熔沟。当感应圈内通过交流电时,熔沟内液体金属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焦耳热,加热炉料。因此熔沟内总保持注满金属液,不能任意停炉,也不宜经常改变熔鍊金属的品种。同时,在熔沟内能量转化再传输至熔池,熔沟的热负荷很高,所以儘管这种感应炉的功率因数及电效率较高,也不宜熔炼合金钢及合金。坩埚式感应炉是将坩埚放置在感应圈之中,当感应圈内通过交流电时,在坩埚内的炉料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继而产生焦耳热将炉料熔化。坩埚式感应炉的功率因数和热效率较低,但能熔炼高熔点金属,容易改变所炼品种,适用于非连续作业,它在冶炼少量优质钢和合金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冶金特点
(1)热先达金属熔池,再传导给熔渣,所以熔渣温度较低;
(2)为圆柱形的熔池,这决定了坩埚熔炼中有较小的钢-渣比界面积;
(3)熔池受强烈的电磁搅拌。电源频率愈低,功率愈高,搅拌愈强烈,是限制最大比功率的主要因素;
(4)与电弧加热相比,感应加热无热点、无电弧、环境污染较轻且温度均匀;
(5)不增碳,不会局部过热,操作简单且合金烧损较少;
(6)不能进行精炼反应,对炉衬要求较严,容量偏小,又不连续生产,所以成本高。
任务
熔炼的主要原料是废钢和一部分生铁。外购进来的废钢锈多,夹有泥砂及其他髒物,钢中硫磷的含量也较高。炼钢的任务就是要把上述条件的原料冶炼成气体和夹杂含量低、成分合格、温度符合要求的优质钢液。具体说来,炼钢的基本任务是:
(1)熔化固体炉料(生铁、废钢等);
(2)使钢水中的硅、锰、碳等元素达到规格成分;
(3)去除有害元素硫和磷,将它们的含量降到规定的限量以下;
(4)清除钢水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使钢水纯净;
(5)加入合金元素(熔炼合金钢),使其符合要求;
(6)将钢水过热至一定温度,保证浇注的需要;
(7)为了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必须快速炼钢;
(8)浇注成良好的铸件。
感应炉炉体
主要部件有炉架、水冷感应圈、磁轭、坩埚、炉盖以及炉体环绕出钢嘴下方的轴倾动机构。炉架及线圈固定装置应有足够强度以承受钢水的重量。坩埚的製作中,选择耐火材料时必须考虑一系列因素:材质的化学特性要与所熔炼的合金相匹配,并具有一定强度、稳定性和绝缘性,易于製作、安装和修补,且成本低。坩埚一般分酸性(石英砂,含SiO2>98%)、中性(高铝料,Al2O3>95%)和硷性(镁砂,MgO>85%) 3类。此外还有氧化锆(ZrO265%、SiO2约30%)、镁铝、铬铝坩埚。酸性坩埚因易受熔渣侵蚀,耐火度低,不宜炼钢。中性的高铝和氧化锆坩埚适于冶炼各钢种和高镍合金。硷性的氧化镁或含氧化镁高的铝镁坩埚能承受硷性渣侵蚀,适于熔炼各种钢种和合金,价格也适中,但热稳定性差,导热性强,易出现裂纹。製作坩埚时,耐火材料的粒度配比必须合适,以达到最高緻密度。实验室用感应炉可用预成型和预烧结的坩埚,大型感应炉都用整体捣打成型的坩埚。捣打成型有湿法、乾法两种,都是先打成坩埚底,再在底部放置打坩埚壁的钢模,逐层捣打侧壁。根据材料和黏接剂的不同,採用不同烧结制度来烘乾、烧结打成的坩埚。冶炼第一炉时要缓慢加热,以免出现裂纹。此法成本较低。
感应炉电源
一般分高频(>104Hz)、中频(>50~104Hz)和工频(50~60Hz)3种。现已用晶闸管变频器作为中频电源,取代了原用的马达发电机组。由于高级合金钢生产的规模较小,品种多,一般不连续生产,熔炼时套用中频电源即可取得较高功率因数和较大的输出功率,所以中频电源是炼钢感应炉的主要电源。根据炉容量、炉料尺寸,并考虑到可接受的搅拌强度来选择频率,频率愈高,能达到的比功率也愈高(比功率一般为200~1000kW/t)。晶闸管中频电源把三相工频交流电转变为单相中频交流电,採用交一直一交变频电路,把逆变电路输出的中频电能送入负载。由于感应炉是功率因数很低的感性负载(约为0.05~0.1),所以都採用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晶闸管中频电源的优点是:成本低、电效率高,能自动调整频率以保持高功率因数,易于自动控制,安装使用方便等。
工艺要点
感应炉操作脱硫和脱氧同时进行,一般不进行脱碳、脱磷,所以必须选用好的原料,并儘快熔化,温度合适即脱氧、出钢。
加料
所用废钢和回炉料,除了化学成分要符合要求外,还应具有适当尺寸,使炉料能有效加热,为此也可套用一些碎料充填空隙,以提高坩埚内炉料的緻密度。当坩埚底部形成熔池后,炉料尺寸对加热效果就没有影响了。由于熔炼时没有氧化期,元素烧损很少,可精确配料。不易氧化的合金料,如镍、钼铁等可与废钢同时加入。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钢中氢含量,并避免含有水分或油脂的废钢在炉内加热时爆炸,废钢可预热至550℃以下,预热温度过高会使炉料严重氧化,降低热效率。非连续炼钢时,湿料和含油脂料必须第一批加入,以便烘乾,形成熔池后只能加乾料。小炉子一般手工装料,用箱子或溜槽将炉料装入炉内。大炉子可用传送带或料篮装料。
熔化
要密切注意炉料熔化,不断加料并及时、不断地鬆动炉料,使其平稳下降至熔池中,保持熔化顺行,避免出现架桥。所谓“架桥”是处于半熔状态的炉料在熔池上方粘结而使炉料不能接触熔池。这会造成熔池温度急剧升高,损害坩埚。一旦出现架桥,可倾动坩埚,在架起的炉料上熔化出缺口,以便继续加料,把钢水面升高至架桥处,化去粘结的炉料。
造渣
造渣应在炉料全部熔化前进行,以免钢水严重氧化。渣料可预先加入坩埚底部。所用渣系主要是CaO-Al2O3-CaF2,根据不同的坩埚材质和脱氧剂,渣的成分有所不同。渣料应预先烘乾,以免钢水增氢。
扒渣、脱氧、出钢
炉料全熔后,测温、取样,熟练的操作人员能通过调整输入功率、正确预计升温至出钢温度的时间,从而协调炉前操作。根据炉前钢样分析结果,配入合金料,同时用硅铁粉及各种複合脱氧剂进行脱氧。由于熔池搅拌强烈,合金料能快速熔化并分布均匀,脱氧产物也能上浮并被熔渣所吸附。待成分合格、温度合适后,即可扒渣。若熔渣较稀,可倾动坩埚倒出或加入石灰,待渣稠化后扒出。出钢时向钢流加1~2kg/t铝或其他强脱氧剂进行终脱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