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上政”,上海市属的一所以法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政法类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中央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培养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美人文项目培养院校、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成员单位、“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培训合作基地、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画、上海高校示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上海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培育院校”。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其后的上海法律专科学校、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法学院;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原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基础设立上海政法学院,成为独立设定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院校。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10000余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30多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4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50余个。截至2018年4月,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5
- 所属地区:中国 上海
- 主管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
- 学校官网:http://www.shupl.edu.cn
- 中文名:上海政法学院
- 英文名: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简称:上政(SHUPL)
- 创办时间:1984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政法类
- 属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 现任校长:刘晓红
- 校训:刻苦求实、开拓创新
- 校歌:《上海政法学院校歌》
- 主要院系: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等
- 学校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
- 学校代码:11835
- 主要奖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
全国文明单位(2011年、2015年)
上海市文明单位(蝉联11-17届)
上海市花园单位(1999年至今)
法务部教学成果奖2项(2014年) - 校庆日:11月19日
历史沿革
1984年11月19日,上海政法学院前身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创建,首任院长李庸夫。
1985年,上海法律专科学校建立,与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署。
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海法律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合併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开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
1998年,学院依託上海大学的办学优势,获得宪法和行政法学专业、刑法专业、法理学专业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
2004年9月23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上海大学法学院建制,以上述两院为基础设立上海政法学院,成为独立设定的市属本科高校。
2007年,学校重新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学校接受并通过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上海市司法学校划归上海政法学院管理。
201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确认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恢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培养工作。
校门

2013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2013年9月,学校被确立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2014年,学校开始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和上海高校插班生。同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年12月23日,学校正式由上海市司法局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市教委与市司法局共建。
2015年,学校与联合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并被确定为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同年,学校与青浦区人民政府、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和普陀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共建关係。
2016年,学校首次招收艺术类本科生,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7年2月,学校成功入选首批留学中国海外预科教育联盟预科中心。同年,学校列入上海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4月,青浦区委与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会暨区校全面战略合作协定签约仪式举行。6月,获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画首批入选项目。9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里莫夫一行莅临上海政法学院考察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83人,外聘教师人数为17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62人,占教师总数的12.84%,具有副高级职称者137人,占教师总数的28.36%,高级职称教师合计占比为41.20%;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96人,占教师总数的40.58%。有2人为东方学者特聘教授,5人获得东方学者计画立项,5人入选上海市浦江学者,7人入选曙光学者,11人入选晨光学者;3人获得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1人获得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名教授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东方学者特聘教授:MORRIS EMILY MICHIKO、刘越
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吴鹏森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年度 |
---|---|---|
行政法学教学团队 | 关保英 | 2009年 |
国际政治专业教学团队 | 王蔚 | 2010年 |
资料来源: |
院系设定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设有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计算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部门,开设30多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院系 | 本科专业名称 |
---|---|
法律学院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
法学(人民调解方向) | |
智慧财产权 | |
经济法学院 (丝绸之路律师学院) | 法学(涉外卓越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经济法方向) | |
国际法学院 | 法学(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试点班) |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 |
警务学院 | 监狱学(社区矫正方向) |
监狱学 | |
刑事司法学院 | 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
经济与金融 | |
税收学 | |
工商管理 |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国际政治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社会管理学院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卓越社会管理人才培养试点班)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套用心理学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俄语 |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新闻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 |
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产业方向) | |
上海纪录片学院 | 广播电视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试点班) |
广播电视编导(纪录片方向) | |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摄像方向)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此外,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办公室),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 |
资料来源:具体招生专业详见学校招生网站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6项,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上海市级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3个,上海市教育高地6个,上海市属高校套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2项;有法务部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7门(其中,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级重点课程44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监狱学、社会工作
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法学、工商管理
上海市属高校套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社会工作
国家级培训基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上海市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市教育高地:法学(刑事司法方向)本科教育高地、监狱学专业本科教育高地、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高地、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高地、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教育高地、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
类别 | 课程名称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双语课程 | 国际关係概论 | 上海精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法务部精品课程 | 环境资源保护法实务 | 社区矫正 | |
上海精品课程 | 经济法概论 | 自然资源法 | |
国际反倾销法 | 上海示範性全英语课程 | 国际商事仲裁法 |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国际非诉讼争端解决机制 | ||
环境资源法 | 法律文书写作与推理 | ||
宪法学 | 国际贸易法 | ||
经济法概论 | 国际公法 | ||
WTO法律制度 | 国际金融法实务与争端解决 | ||
人力资源管理 | 美国司法体系与民事诉讼法律实务 | ||
刑事诉讼法 | 当代中美关係 | ||
国际公法 | 国际关係理论 | ||
环境资源法学 | 国际政治概论 | ||
国际政治概论 | 亚太地区政治与经济 |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社会人类学 | ||
资料来源: |
- 教学成果
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法务部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省市级以上奖励20余项,并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高奖(2014年)、第七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连续两届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冠军等荣誉;大学生摄製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校男子、女子板球队连续多年双双荣获全国板球锦标赛冠军。
获奖成果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获得时间 |
---|---|---|---|
面向实践的法律高职教育教材体系化建设 | 侯怀霞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职法律类专业“2·3·3”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陈剑峰 | 二等奖 | 2014年 |
资料来源: |
获奖成果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时间 |
---|---|---|---|
“‘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政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 | 金国华 | 一等奖 | 2014年 |
理论·实务·案例:套用型人才培养的法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教材) | 关保英 | 二等奖 | 2014年 |
“天马系列”全景式创新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 王蔚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创製与实践 | 张森年 | 二等奖 | 2014年 |
法学案例系列教程(教材) | 闫立 | 二等奖 | 2009年 |
上海政法学院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金国华 | 三等奖 | 2009年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 | 关保英 | 三等奖 | 2009年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上海市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1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
2017年,学校研究生二级管理形成,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生管理、教学等事项归属二级学院统一管理。
上海市高原学科:法学
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B类:法学(行政法学、监狱学、环境资源法)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包含9个二级学科: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商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法学(B-)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1个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重点研究基地,29个研究中心。
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与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建)
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
校级研究院:套用社会科学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司法研究所
法律语言研究中心 | 生命法研究中心 | 社区矫正研究中心 |
女性问题研究中心 | 法律与公共行政研究中心 | 科技法研究中心 |
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 |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心 | 城市安全研究中心 |
翻译研究中心 | 国际法研究中心 | 行政法研究中心 |
经济法研究中心 | 法与经济研究中心 | 立法研究中心 |
智慧财产权研究中心 | 国际商务与法律研究中心 | 城市与犯罪研究中心 |
证券期货研究中心 | 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 | 仲裁法及仲裁实务研究中心 |
罪犯心理测试研究中心 | 竞争法研究中心 |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 体育法学研究中心 |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中心 |
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 教育教学评估研究中心 | --- |
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201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29项。 全年共发表科研论文487篇,其中,权威期刊1篇,重点期刊15篇,CSSCI核心期刊151篇;出版各类专着40部、教材37部、译着2部。
2016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法务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2项,包括1项重点课题,中国法学会2016年部级法学研究课题4项,上海哲社规划项目7项,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谘询研究项目重点课题1项。教师共出版学术着作31部,发表一般核心期刊论文155篇,发表重要核心期刊论文17篇,一般核心期刊论文138篇,获批7项“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共上报决策谘询报告50篇,其中22篇被中办单篇採用、4篇获中央领导批示,10余篇被新华社等省部级单位採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5项。
姓名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时间 |
---|---|---|---|
关保英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行政法分析学导论 | 2015.12 |
关保英 |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行政法分析学导论 | 2012.12 |
闫立 |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中国刑事政策的建构理性 | 2012.12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到2015年12月,上海政法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926493册,生均图书84.85册。馆藏电子图书1411088 册,电子期刊81629种,各类资料库近40个。有中外文期刊1300种,135种报纸,8种文献信息资源库。
上海政法学院图书馆

- 学术期刊
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出版学报《上海政法学院学报》,院报为《上海政法学院报》。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原名《法治论丛》。2006年起,连续荣获教育部和全国高校期刊研究会颁发的“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称号。法治上海栏目荣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称号。2015年,荣获“上海市优秀学报”称号。2016年,被正式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资料库来源刊。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期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研讨、法治上海、司法实务、法治时评、社会治理、法苑杂谈。2006年,该刊被南开大学科研评价系统认定为政治、法律类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2010年统计,複合影响因子为0.977,学科排序第36名。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中美人文项目培养院校”、“留学中国”海外预科教育联盟成员,并获批设立长三角地区唯一的一个预科教育中心。2013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与世界64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係,其中包括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国际商会等知名国际组织,加拿大蒙特娄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留学海外英语语言培训中心,以及“3+1”“2+2”“2+1”等十余个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项目。
2015年,学校藉助市教委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平台,累计派出4名教师到国内着名高校访问学习,派出9名教师国外着名高校访问学习,推荐2名教师到实务部门进行产学研践习、挂职锻鍊。与亚、欧、美、非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教学合作交流关係。2015年,学校与青浦区政府、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和普陀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共建关係。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分别与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内圆中间是红底六边形,有“上政”字样;外环是“上海政法学院”的英文大写。
- 校旗
学校校旗由校徽与校名组合而成。旗面为白色,校徽居左上角,红色校名居中。
精神文化
- 校训

刻苦求实、开拓创新
- 校歌
《上海政法学院校歌》薛锡祥作词,冯云生作曲 我依恋你缤纷的天地,感受那春天的色彩。 我领悟你赋予的尊严,拥抱明镜高悬的信赖。 美丽的校园,求知的世界,刻苦求实,茁壮成才。 美丽的校园,求知的世界,刻苦求实,茁壮成才。 啊, 美丽的上海政法学院,你凝聚崧泽的真情佘山的爱。 你是点燃我梦想的今天,我是你展翅翱翔的未来。 你锤鍊我擎天的脊樑,支撑那厚重的负载。 你熔铸我公正的魂魄,不辱光荣使命的期待。 青春的雕塑,成长的磨砺,开拓创新,雕琢精彩。 青春的雕塑,成长的磨砺,开拓创新,雕琢精彩。 啊,美丽的上海政法学院,你凝聚崧泽的真情佘山的爱。 你是点燃我梦想的今天,我是你展翅翱翔的未来。 |
- 文明校园
学校于2011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8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3届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杨俊一 |
校长 | 刘晓红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吴强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周银娥 |
副校长 | 关保英、胡继灵、潘牧天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