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创新研究团队依託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高速、重载齿轮传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置为研究重点,着力解决以航空、风电、船舶、冶金为代表的国防和民用工业重要装备中齿轮传动及其相关係统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齿轮传动技术的进步做贡献。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使研究中心成为我国在齿轮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重庆大学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创新研究团队
- 研究重点:高速、重载齿轮传动新技术等
- 团队导师:朱才朝、杜雪松、宋朝省、刘怀举
- 团队荣誉: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团队结构
研究团队现拥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博士)2名、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23名;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人选1名,重庆市首批学术学科领军人才1名,重庆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选1名。
团队导师
朱才朝
朱才朝,男,1966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首批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齿轮製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机械传动分会齿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控专委会委员,齿轮传动与摩擦材料研究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获机械学博士学位,2000年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3年破格聘为教授,200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被聘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11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齿轮传动套用基础和创新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在基于混合润滑轮齿接触、新型与精密传动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先后以第一获奖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主研人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奖6项。在ASME J. Mech. Des、ASME J. Tribology、Mech. Mach. Theory、Chinese J. Mech Eng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30项,制定行业标準 1项。指导博士/硕士70余人,其中获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论文3篇。
杜雪松
杜雪松,男,1970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1989年—1993年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机械设计及製造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1997年在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机制司任机械加工工艺工程师,1997年—2000年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李润方,2000年—2007年在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李润方,2008年到2010年在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高速重载舰船齿轮箱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2009年被评为副教授。长期从事机械传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齿轮传动、机械动态分析与最佳化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及横向课题在内的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在《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学报》、《机械设计》、《机械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核心期刊及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宋朝省
宋朝省,男,1983年7月出生,博士,博士后,讲师,2011年6月获得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2010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联合培养。长期从事精密齿轮传动与机械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及企业委託科研课题10余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与第二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佳作奖。在空间齿轮传动啮合理论、啮合性能控制与齿轮系统动力学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先后在《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机械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等齿轮传动领域知名期刊及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刘怀举
刘怀举,男,1986年10月出生,2013年7月获University of Warwick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被聘为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任教师,长期从事机械传动学方面的研究,曾获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等荣誉。在齿轮润滑接触、热弹流耦合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新成果,发表在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等专业期刊上。长期参与机械传动方面的项目与课题,参与完成包括英国EPSRC课题、嘉陵集团军用雪橇车传动系统开发、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素养与工程经验。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齿轮研究中心、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齿轮研究中心、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等国内外具一流水準的齿轮研究机构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交流与合作。
研究方向
高端装备齿轮传动设计製造关键技术
新型精密齿轮传动与驱动
传动系统动力学
传动系统摩擦磨损与失效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团队荣誉
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及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等10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6项。在ASME J. Mech. Des、ASME J. Tribology、Mech. Mach. Theory、Chinese J. Mech Eng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1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制定行业标準1项,软体着作权1项。
团队合作
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相关一流科研院所与研发单位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齿轮研究中心、美国西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英国华威大学等在齿轮设计製造检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与望江成立联合风电研发中心,与杭齿成立联合船用齿轮箱研发中心,积极担任全国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副理事单位,以产学研交流的形式紧密联繫齿轮工业。研究中心现拥有各类齿轮传动等测试设备及大型分析计算软体,软硬体设施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