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捷运15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5),号称“西部走廊”,是上海轨道交通网路中一条在建的重要南北走向线,预计于2021年开通试运营。路线起终城市西北部的宝山顾村公园站,途经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5个行政区,沿莲花南路—银都路—老沪闵路、桂林路、古羊路、古北路、大渡河路、桃浦西路、连亮路、祁连山路走行,止于城市西南部的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为地下线,共设30站,其中10座为换乘站。
该线对改善本市西部地区南北向交通,支撑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加强城市西部内外环线之间的轨道服务,带动沿线区域发展,汇集并转换沿线相交轨道路线客流,对均衡网路客流有着较强的作用。
上海捷运15号线列车将採用无人驾驶新型列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捷运15号线
- 外文名:Shanghai Metro Line 15
- 建设时间:2015-2021年
- 始末站:顾村公园-紫竹高新区
- 车站总数:30座
- 途经区县: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
- 列车编组:6节编组A型车
- 路线长度:42.3km
- 系统代号:L1
- 路线标识色:土黄色
- 换乘车站:10座
- 运营单位:上海捷运第三运营有限公司
- 车辆段:元江路车辆段
- 停车场:陈太路停车场
- 轨距:1435毫米
线路介绍
上海捷运15号线为上海市西部的南北向径向线,途经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闵行区等5个行政区。正线全长约42.3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30座(其中有道岔站14座),平均站间距约1.44km,其中最大站间距约为2.8km(锦秋路站~顾村公园站),最小站间距约为0.75km(长风公园站~大渡河路站)。本线在丰翔路站设1条与原规划17号线的联络线,在景西路站设1条与原规划16号线的联络线。

全线设一段一场,分别为元江路车辆段和陈太路停车场,本线在元江路车辆段设1条试车线,其中元江路车辆段与双柏路站接轨,出入段线长约2km;陈太路停车场与锦秋路站接轨,试车线长约2.1km。陈太路停车场与7号线车辆段共用,线路从咽喉区走行线出岔,与7号线牵出线相连设定场内地面联络线。
全线设主变3座,其中元江路主变设于元江路车辆段内,另外两座共享14号线中宁路主变、9号线虹梅路主变。
全线设控制中心1座,位于蒲汇塘。备用控制中心1座、维修中心1座、系统测试验证平台1个,均位于元江路车辆段。
全线初、近、远期均採用6辆编组A型车,初期配属车数量为54列/324辆,工程车4列,近期配属车数量为56列/336辆,远期配属车数量为68列/408辆。
远景系统储备运能按照一个大交路、高峰小时开行30对列车控制规模,运用车数为76列/456辆,配属车数量为87列/522辆。
全线设控制中心1座,位于蒲汇塘。备用控制中心1座、维修中心1座、系统测试验证平台1个,均位于元江路车辆段。
全线初、近、远期均採用6辆编组A型车,初期配属车数量为54列/324辆,工程车4列,近期配属车数量为56列/336辆,远期配属车数量为68列/408辆。
远景系统储备运能按照一个大交路、高峰小时开行30对列车控制规模,运用车数为76列/456辆,配属车数量为87列/522辆。
历史沿革
2010年12月,《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0—2015)》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覆,其中包括5号线南延伸、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13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7号线、18号线等7个项目。路线总长约220公里,车站130座。
2011年6月,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轨交15号线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建的讯息首次公布。
2011年9月,上海轨交网路路线标誌色方案公开徵集公众意见。15号线标誌色容易与车站路线图上已行经路线的色彩(灰色)混淆,应调整。两月后,当时的市交通港口局和申通集团表示採纳了这个建议。
2014年6月24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布《关于轨道交通15号线专项规划(草案)的公示》。
2014年10月16日,上海捷运15号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发布。
2015年6月23日,市发改委批覆轨交1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线路建设
2016年12月26日,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承建的上海捷运15号线6标曙建路站正式开工。此次开工的曙建路站位于闵行区莲花南路车站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共设4组出入口,2组风井;VRV空调室外机共四个,其中3个设定在1号风亭附近,1个设定在2号风亭附近。该站南北端头井上下行线均为盾构接收。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土建6标位于上海闵行区,共有三座车站,分别是曙建路站、景西路站和虹梅南路站,工程总造价3.5亿元,总工期3年。
2017年5月21日,上海捷运15号线3标元江路站进入基坑开挖阶段
2017年6月3日,上海捷运15号线3标双柏路站正式进入基坑开挖阶段。
2017年9月8日上午,15号线首台盾构缓缓从古浪路站端头井开始掘进,标誌着该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此次古浪路站-武威东路站上行线区间全长747.4米,期间将先后穿越真大路一号桥、桃浦河驳岸、桃浦路雨水管等结构物和预埋管线,对盾构推进的质量要求较高。为此项目团队选用比普通盾构机埋深更大的深覆土盾构机,并在穿越期间定期测量桃浦河实际水位,根据实测值结合环境监测数据最佳化施工参数。另外,针对複杂的地下雨水管线,採用视频检测结合人工探摸的方式,对管井及管道的接头情况、结构完损情况进行完整的确认,并採取预加固、预调水等措施,确保盾构穿越的施工安全。
2017年10月18日,15号线首座车站祁安路站顺利结构封顶,车站主体位于祁安路、连亮路交叉口西北侧空地内,将设有四个出入口、二个风亭。轨道交通15号线祁安路站主体结构最后一方混凝土历时12小时于早上7点浇筑完成,标誌着该线首座车站顺利结构封顶。祁安路站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不断对施工工艺进行最佳化,克服场地地质条件不良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等资源的投入,用时386天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的目标,比原计画提前了7天,为后续各项施工奠定了基础。
2018年2月,15号线桂林公园站施工实现泥浆零排放,通过高效泥水分离专利技术,70%的泥浆会变为循环水排出,经过酸硷度中和,可以直接用于施工拌浆和场地清洗,剩余30%的浓浆经过压滤,得到密实度较高的乾泥块,送往集中处理点,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
运营规划
15号线北起宝山区顾村公园站,南至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纵贯宝山、普陀、长宁、徐汇、闵行5区,全长42.3公里,新建车站30座、车辆基地2处,採用6节编组A型车。15号线近期的配车数量达54列,未来可进一步增加至87列。轨交15号线2015年10月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试运营。
站点设定
车站 | 可换乘路线 | 所在区 |
---|---|---|
顾村公园站 |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 | 宝山区 |
锦秋路站 | ||
丰翔路站 | ||
南大路站 | ||
祁安路站 | 普陀区 | |
古浪路站 | ||
武威东路站 | ||
上海西站站 |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 |
铜川路站 | 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建设中) | |
梅岭北路站 | ||
大渡河路站 |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 | |
长风公园站 | ||
天山路站 |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暂定) | 长宁区 |
古北路站 | ||
姚虹路站 | ||
吴中路站 | 闵行区 | |
桂林路站 |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 | 徐汇区 |
桂林公园站 |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 | |
上海南站站 |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 |
百色路站 | ||
罗秀路站 | ||
朱梅路站 | 闵行区 | |
景洪路站 | ||
虹梅南路站 | ||
景西路站 | ||
曙建路站 | ||
双柏路站 | ||
元江路站 | ||
永德路站 | ||
紫竹高新区站 | 上海轨道交通23号线(规划中) |
附属设施
全线拟设三座主变电站:中宁路主变(与14号线共用)、虹梅路主变(与9号线共用)和银都路主变。

全线设一车厂一停车场,分别为陈太路停车场(与7号线共址)和元江路车厂。其中,元江路车厂位于莲花南路以西、颛兴东路以北,陈太路停车场位于薀藻浜以南、外环线以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