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烧桂鱼,是一道四川的地方特色菜餚,属于川菜,乾烧风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乾烧桂鱼
- 别称:又名鳜鱼
- 主要原料:桂鱼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主要营养成分:味甘平,有补虚劳、益脾胃,治肠风下血之功效。
- 适宜人群:所有,老少皆宜
- 副作用:无
菜品特色
此菜无汁、色红亮,质鲜嫩,口味香鹹辣酸而回甜。
做法
烹调原料
〔主料辅料〕

桂鱼 500克盐 5克
猪肉 100克白糖 15克
菜油 150克醒糖汁 50克
葱 75克酱油 40克
泡红辣椒 6个汤 750克
烹製方法
桂鱼(鳜鱼)剖腹,去鳞、腮、内脏后用水清洗乾净;
用刀在鱼身两面划几刀,抹上盐腌2 分钟;
将肥瘦猪肉剁成细末;
葱去根须,洗净,切6 厘米长的段;
泡红辣椒去籽剁细;
将糖、醋、味素加适量水调匀糖醋汁;
炒勺上火加油,烧六成热,下鱼煎成浅黄色;
砂锅置旺火烧红,倒入油,下肉末煸散;
亮油,肉酥时、下入葱、泡椒、再煸;
加醋糖汁、白糖、酱油及汤,开后下鱼;
在小火上烧5 分钟,翻身,汤乾亮油时入盘;
将锅内诸物合匀,挂在鱼上。
工艺提示
1.煎炸鱼时,热锅温油,注意鱼的完整,不要破皮
2.此菜为“自来芡烧”要小火煸足,让鱼、肉中的胶原蛋白溶解在汤内。因有过油煎制过程,需準备植物油150克。
营养价值
食谱营养
鳜鱼: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适于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并具有补气益脾的滋补功效。
猪肉(肥瘦):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桂鱼,又名鳜鱼,因身上的斑纹而名。它皮厚肉紧,色白而嫩,刺粗而少。味甘平,有补虚劳、益脾胃,治肠风下血之功效。谚曰:“八月桂花香,鳜鱼肥而壮”;
食谱相剋
猪肉(肥瘦):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历史文化
此菜借鉴四川“乾烧”之风味技法,又利用本地调料,改造后而成,充分体现了江西厨师兼收并蓄,外为己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