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鳜,别称,桂鱼 桂花鱼 胖鳜鱼 季花鱼 螯鱼 花鲫鱼。因水域的不同而生长速度差异悬殊。但总的来讲,江南地区比北方迅速。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翘嘴鳜
- 拉丁学名: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 别称:桂鱼 桂花鱼 胖鳜鱼 季花鱼 螯鱼 花鲫鱼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硬骨鱼纲
- 亚纲:辐鳍亚纲
- 目:鲈形目
- 亚目:鲈亚目
- 科:真鲈科
- 属:鳜属
- 种:翘嘴鳜
- 分布区域:静水或缓流水体,广布我国江河湖泊。
- 英文名:Mandarin fish
分布区域
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的几乎所有江河湖川,唯以长江中下游水域为多。
资源量 20多年来鳜的资源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且稳中有升,自1958年以来各地广泛地展开了养殖工作,且在新建大、中型水库投放青、草、鲢、鱅的同时也适当地投放鳜苗。鳜以水域中的低质杂鱼为食,因此在饲养家鱼时, 适当投放部分鳜苗以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类。
濒危等级 名贵
生活习性
温水性江河湖川名贵底层鱼类。
繁殖习性在天然水域中鳜的最大个体长度可达800毫米以上,重7.5公斤。性成熟较早,2龄性成熟,性成熟的最小个体210毫米,重250克。系分批产卵鱼类,一生可多次重複产卵。产卵期5-8月,少数可延伸至8月。多在夜间产卵,卵浮性,圆珠形,橙黄色,具油球。卵径1.2-1.4毫米, 受精后卵腹膨胀,卵径约为2毫米。怀卵量一般2.7-21.3万粒之间,怀卵的多少与鱼体的大小成下比,水温21-24℃经72小时即可孵化,初孵仔鱼长4.2-4.4毫米。肉食性底栖兇猛鱼类,营掠性摄食方式。主要捕食小型鱼类及虾类。初孵仔鱼待卵黄囊消失后即食大型浮游动物和其他鱼类仔鱼;体长40-50ypoy时,捕食小虾,体长95毫米时,除小虾外还兼食小型鱼类。摄食强度发夏季最强, 繁殖?
保护措施
查明资源的确切数量,提出年可捕捞量;规定最小可捕长度及重量;在繁殖季节5-7月为禁捕期;开展人工繁殖的研究, 在沿岸适当海区投放人工鱼礁,适合生长的自然环境;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已开展人工网箱养殖,但苗种未能解决。
营养价值
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胺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胺基酸总量为776.4mg,必需胺基酸总量为302.4mg,4种呈味胺基酸的总量为311.7mg;而每g斑鳜肌肉干重的3者含量分别为812.9,317.9,324.9mg。因此,2种鳜鱼营养价值高,都是优良的养殖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