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隆兴村(福建省莆田县城厢区华亭镇隆兴村)

(2020-07-08 11:40:47) 百科综合
隆兴村(福建省莆田县城厢区华亭镇隆兴村)

隆兴村(福建省莆田县城厢区华亭镇隆兴村)

隆兴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0户,人口2578人,耕地面积485亩,林地面积2389亩。隆兴村中晚唐隶属清源(今仙游县)唐末后属莆田县文赋里,现由莆田县城厢区管治。隆兴村地处镇西北,西与涧口接壤、五云在其西北,东与埔柳相邻,北靠宫利村,华涧公路穿村而过,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养殖业、种植业、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该村也注重文化教育,拥有国小一座,出过研究生、学士多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隆兴村
  • 行政区类别:福建省莆田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下埔自然村、岩前自然村、枫庄自然村
  • 电话区号:0594
  • 人口:2578人
  • 方言:莆仙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车牌代码:闽B
  • 耕地面积:485亩
  • 林地面积:2389亩

村情概况

隆兴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分别是下埔自然村、岩前自然村、枫庄自然村,三大村分别又有属于各自的一大姓,分别是王姓、林姓、童姓。境内有国小一座,名曰隆兴国小。村落属于典型的东南丘陵地带的错落布局,即沿山间盆地布局。前些年村民的以果苗栽培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是着名的果苗村。枇杷、龙眼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近些年果苗市场及龙眼枇杷市场的不景气,已经渐渐退出了村民的经济来源行列,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去,或务工,或经商做点小本生意,或外出求学。这里民风淳朴,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民俗风情,但是很多民俗文化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及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被年轻人所淡忘了。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通电话,有路灯。该村到乡镇通路;进村道路及村内主干道路面均为水泥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3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8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9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于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畜牧业收入25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00头,肉牛5头,肉羊10只);林业收入2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8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人口257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4%。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镇卫生院23公里。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团员8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隆兴国小,中学生就读到临近的埔柳中学。该村距离国小校0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目前该村国小在校学生约59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7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7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01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託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 农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救济、救灾物资发放情况。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团员8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村内基础设施薄弱,阻碍人民民众的生产生活发展;2.医疗设施缺乏,看病就医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枇杷、龙眼等经济林果种植;2.发展养殖形成一定规模;3.逐步完善教育,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解决看病就医难。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