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石桂鱼

(2020-08-08 22:17:08) 百科综合
石桂鱼

石桂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钁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鳜鱼是世界上一种名贵淡水鱼类。身长扁圆,尖头,大嘴,大眼,体青果绿色带金属光泽,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尾鳍截形,背鳍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鳜鱼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着称,故为鱼种之上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石桂鱼
  • 释名:鳜鱼、计鱼、水豚
  • 气味:(肉)甘、平、无毒
  • 主治:补虚劳,益脾胃

特徵主治

释名鳜鱼、计鱼、水豚。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补虚劳,益脾胃。尾治小儿软疖,胆治骨鲠在喉。

石桂鱼简介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钁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鳜鱼是世界上一种名贵淡水鱼类。身长扁圆,尖头,大嘴,大眼,体青果绿色带金属光泽,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尾鳍截形,背鳍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鳜鱼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着称,故为鱼种之上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
【英文名】
Mandarinfish
【别名】
鳜豚、水豚、石桂鱼、蘮鱼、锦鳞鱼、桂鱼、鯚鱼、鳌花鱼、母猪壳
【来源】
为鮨科动物鳜鱼的肉。春、秋季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晒乾。
【原形态】
鳜鱼,体侧扁,较高,背部隆起。头侧扁,口大,略倾余,下颌突出。侧线鳞121-128,背鳍Ⅻ-13-15,臀鳍Ⅲ-9-11。体色棕黄,背部橄榄色,腹部灰白。体侧及各鳍的软鳍部分,皆有大形黑色斑点。由吻端穿过眼径有一条黑纹。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气血,益脾胃。主虚劳嬴瘦,脾胃虚弱,肠风便血。
【用法用量】
内服:蒸食,适量;或烧存性,研末,酒调服。
【注意】
寒湿病者慎食。

营养价值

1.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
2.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
3.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