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洪连 男,59岁,河南省淅川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镇长、县文明办主任、县文联主席兼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2008年任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主席 。2007年接触摄影,主编《泼墨丹江湖》、《淅川版画》、《祖与国》等画册。《童年的记忆》等12幅作品入选河南省移民摄影大展和《永恆的记忆》画册。主要拍摄移民迁安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3万余幅作品。2012年5月,获得“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全国摄影大展十佳摄影师奖。
王洪连

作者自述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淅川人,儿时的记忆里,经常看到乡亲们拖家携口,泪别桑梓,远迁他乡。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的家乡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移民20多万人。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内,我的父老乡亲有的西进青海、有的南下荆门、有的后靠自安,虽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却无怨无悔地支持着国家建设。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动。但由于各种原因,淅川县移民搬迁以及近千年历史的古淅川县城被淹没,留下的影像资料却几乎空白,这是历史的遗憾。
淅川大移民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启动,我的家乡作为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还要搬迁16.5万人。这时候,我已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空闲时间多了,由于嗜好摄影,被推举为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为全程记录我的乡亲为国家工程建设所做的奉献牺牲,为全面反映波澜壮阔的世纪大搬迁,为给历史留下珍贵史料,在大移民的3年间,在一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我奔波于移民村和移民中间,留下近3万张珍贵的照片。那一个个动人场景,那一幕幕感人瞬间,我都是含着泪水摁下快门的,在我心里,无时无刻不为移民乡亲的大义大爱感动,无时无刻不为移民干部的拚命工作感动,无时无刻不为脚下这块热土上生长的捨己为公、奉献牺牲的“移民精神”感动……
南水北调淅川大移民摄影作品

《淅川大移民:2009—2011》中的100多幅照片,是摄影家、独立策展人、摄影评论家周一渤先生从我拍摄的移民搬迁图片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现在我看着这些照片,当时移民村现场的各种场景犹如放电影一般,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至今,想起这些父老乡亲,我依然潸然泪下。说实话,周先生选出来的这些照片,我在拍摄时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或许是这样的场景在那些日子里,在我的面前太司空见惯了。但,当周先生将我的这些图片遴选出来后,编辑成册后,我再次动容了:我在当时很多情况下或状态下,只知道面对着我的父老乡亲,不停地拍摄和记录,很少考虑能出一本画册或者有什幺其他目的,只想着不能让这一历史时刻在我的镜头下溜走,我要将它留下来,留下这历史中最令我魂牵梦绕的一个片段。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时刻已经开始慢慢离我们而去,以后也会越来越远。而我却跟着我的照片一起,还是不能停下某种心绪。这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照片已然成为了我的内心的一种对应物。这,也许就是摄影的功效和力量。心中再多的话,还是让照片自己去说吧。
一湖清泉可作证,千古难忘移民情。藉此机会,向我的已经搬迁到数百公里之外的至亲家人,向我的星散于湖北、青海、河南各地的移民乡亲表示诚挚的问候,衷心祝愿他们生活安定、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