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爱善举,倡树南阳“好人”。4月15日晚,“绿源水产”杯感动南阳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市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行。市领导王新会、李甲坤、和学民、柳克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颁奖典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感动南阳2014年度十大人物
- 时间:2015年4月15日
- 低点:河南南阳
弘扬大爱善举,倡树南阳“好人”。4月15日晚,“绿源水产”杯感动南阳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市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行。市领导王新会、李甲坤、和学民、柳克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颁奖典礼。
“感动南阳”2014年度人物--宋红军

获得感动南阳2014年度人物荣誉的十位个人或团体分别是:带着瘫痪养父出嫁,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孝感天地的90后女孩邓曼君;用大善大爱阐释孝老爱亲含义,宁可让爱情之花枯萎也要养育四个残疾亲人的孝子宋红军;断裂生命脊椎,却撑起理想脊樑的人民教师郭春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移民村支书陈廷江;身残志坚,为迷路孩子照亮了回家路的人民检察官毕冬云;与死神赛跑,奋不顾身抢救火中受伤工友的“板车哥”邹令冬;勇闯火海,以自己的生命换取8个孩子未来的凡人英雄贾有强;面对突如其来的车祸,义无反顾勇救路人却失去自己骨肉的侠义干警孙宾;纵身一跳,勇救落水女子却身殒娄底的青年英雄殷晓非;奋力托举坠楼老人,义举感动津城市民的“托举三兄弟”刘新军、贾晓玉和杨明。
邓曼君
【颁奖词】你用中国女性最传统的方式阐释了对亲人不弃不离的真谛。“照顾老人一辈子”,这是一句响噹噹的诺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你不是一匹骏马,注定没有驰骋千里的洒脱;而你却是一匹忍辱负重的骆驼,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一心向善的顶峰。
【事迹】邓曼君,女,25岁,唐河县城郊乡八里岗村村民。
她带着瘫痪的养父出嫁,不求富贵;婚后,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和养父,毫无怨言。25年前,未满月的邓曼君被遗弃,好心人邓文奇收养了她,父女两人相依为命。2005年,养父因脑出血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15岁的邓曼君挑起重担,做饭、洗衣、挑水,给养父买药、餵饭、擦洗身体。为了方便夜里照顾,她在养父的床边用簸箕、板凳给自己搭起了一张“床”。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邓曼君提出要带着养父出嫁。她的孝心引起了一个有志小伙儿的注意,2010年,两人结婚走到了一起。从此,她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给养父端完洗脸水,再给婆婆擦脸,来来回回就像陀螺转个不停,连上厕所都要跑步前进。2011年,婆婆排便出现严重障碍,她就用手给婆婆抠大便。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在自家门口做起了粮食收购生意,收支一人负责,从不出错,做到了工作和照顾家庭老人两不误。她的勤劳、朴实和善良,向世人诠释了一位普通农村女孩的坚强和真爱。
宋红军
【颁奖词】这个家徒有四壁,这个家有四个残疾人,可你没有退缩,也从未抛弃,你用大善大爱编织着家的温馨,宁可让爱情之花枯萎,也要用山一样的伟岸、水一样的柔情,阐释孝老爱亲的含义。
【事迹】宋红军,男,42岁,西峡县二郎坪镇蒿坪村村民。
宋红军的家庭有4个残疾人:因病卧床20多年的大伯、大娘,聋哑的妈妈和高位截瘫的弟弟。他自己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腰肌劳损,却几十年如一日顽强地支撑着这个特殊的家庭。1983年,大伯被毒蛇咬伤,从此落下了后遗症,乾不动重活。1984年,大娘中风,偏瘫在床。母亲是聋哑人,生活不能自理。1986年,父亲到深山採药,从悬崖上摔了下去。2006年,弟弟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卧病在床。宋红军一个男人照顾4个残疾病人,困难可想而知。最难的是处理大娘、弟弟的大小便,每天把两个病人从炕上抱上抱下近20次,还要经常给病人擦洗身子、换洗被褥,累得他每天腰酸背痛。他对自己吝啬,但对残疾的大伯、大娘、妈妈、弟弟,看病吃药他一点也不含糊。因为家里贫穷,宋红军耽误了婚姻大事。有姑娘看中了宋红军为人实在,但提出条件:结婚后分开过,不能再照顾4个残疾人。宋红军当场拒绝,婚事自然也就告吹了。宋红军说:“只要我有能力,我就要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郭春鹏
【颁奖词】青春的梦想没有因身体的伤残而粉碎,你的心底又升起一面信仰的旗帜。为了教好书育好人,你与残疾的身体、悲怆的命运抗争,寒来暑往十六载,桃李芬芳沐春风。你断裂的是生命的脊椎,可撑起的却是理想的脊樑。
【事迹】郭春鹏,男,汉族,38岁,国小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国小教导主任。
郭春鹏1997年师範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最偏远的山村支教。在1998年12月21日的升旗仪式上,为了让学生远离危险,郭春鹏爬上旗桿更换拉绳,不幸摔下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下身瘫痪。16年间,他住院手术数十次,却强忍腰椎疼痛和大小便失禁的痛苦,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在领导和同事的关爱下,他怀揣崇高的信仰,始终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干得出类拔萃,教学成绩连年名列乡、县榜首,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讚扬。郭春鹏先后获得“方城县十大优秀青年”、“方城县优秀教师”、“方城县优秀班主任”、“南阳市课改先进个人”、“南阳市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南阳市师德演讲一等奖”、“河南省师德演讲二等奖”等荣誉,并被推荐为2013年“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2013和2014“河南省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候选人”。
陈廷江
【颁奖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用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希望的田野;你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燃烧着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你把民众捧在心里,民众就把你举过头顶。
【事迹】陈廷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任淅川县盛湾镇陈营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9月带领民众整体搬迁至唐河县湖阳镇陈营移民新村,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因病于2014年8月18日去世,年仅57岁。
为了移民乡亲,他倾心服务,使陈营村由乱到稳,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攀升到9000多元。他争取移民政策支持,多方筹资200多万元,为该村修建桥涵17座、硬化生产道路3条5.6公里。三年间他共为困难民众协调7万多元救助金;为村民争取扶持资金150多万元,建成占地67亩的养殖小区一处,建养牛场3个,养羊场两个;争取项目资金30多万元,建大棚20个;争取项目配套资金26万元,建成一套深井灌溉系统。儘管身患癌症,他仍团结和带领移民民众走上了兴村富民之路。陈营村先后荣获“市级稳定村”、“省级强村富民竞赛活动二等奖”、“市级文明新村”等荣誉。陈廷江本人荣获“省级强村富民竞赛活动先进个人”、“2014河南最美村官”、南阳市委“优秀共产党员”、唐河县委“双百优干部”等荣誉称号。
毕冬云
【颁奖词】你用一条腿在事业的跑道上飞奔,脚步却是那样的坚实。你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一团火焰,温暖一颗颗冰冷的心灵,为迷路的孩子照亮了回家的路。高天流云,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飞翔,迎风不改其志,浴雪不失方向。
【事迹】毕冬云,女,汉族,中共党员,43岁,现任卧龙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局局长。
从事检察工作22年来,她克服身体残障、工作繁重、办案压力大等困难,自强不息,逆境奋起。1999年被任命为主诉检察官以来,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938件,居全市检察系统之首。面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黑恶势力案件、高职位犯罪案件带来的威胁利诱,她始终高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盏明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準绳,打击罪犯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她名字命名的“冬云工作室”,全方位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是全省检察机关首个以检察官名字命名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室。2013年12月,毕冬云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十佳检察官”;2014年2月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寻找最美检察官”提名奖2014年4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一等功。
邹令冬
【颁奖词】当爆炸声震耳欲聋,当烈火吞噬生命,你用一辆普通的板车,一次又一次冲进火海,将一个个生命从死神的手中拉出。一辆小小的板车,承载一个爱的世界。“板车哥”一个让去年寒冬变得温暖的名称,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事迹】邹令冬,男,44岁,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狄庄村农民。
2010年起,邹令冬一直在崑山市中荣金属製品有限公司护铜车间打工。2014年8月2日7时37分,该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突然发生爆炸,邹令冬不顾生命危险,在现场组织工友用板车救出20多名伤者,被崑山市民亲切地称为“板车哥”。随后,他又自发担当起“联络员”,登记信息、查找对照有关部门公布的伤亡名单,指引河南老乡去医院做DNA检测,帮助近20个老乡找到亲人。
邹令冬的英勇事迹经中央、省、市相关媒体报导后,引起了多方关注和热烈反响。2014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评为“见义勇为中国好人”,先后在苏州、杭州等地做宣讲报告。
贾有强
【颁奖词】熊熊的烈火顷刻包围了玩捉迷藏的孩子,把孩子的哭声炙烤成揪心的尖叫。此时,火已变成一种大义的呼唤,一种勇敢的考验。你一次又一次冲进火海,8个孩子得救了,烈火丹心,凤凰涅 ,你的生命绽放出永恆的灿烂。
【事迹】贾有强,男,淅川县荆紫关镇店子村农民,2014年2月15日从火海中救出8名儿童后英勇献身,年仅36岁。
荆紫关镇店子村边一块面积近1亩的空地上堆放着60多个玉米秆垛。2月15日下午,店子村很多村民到镇上去看元宵节文艺汇演,该村二组的8名儿童相约到堆放的玉米秆垛里玩捉迷藏。在玩耍的过程中,一个男孩与其他儿童发生口角,他一气之下把塑胶薄膜点燃后扔向玉米秆垛,藏在垛堆里的孩子们还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对危险的逼近毫无察觉。很快,玉米秆开始着火,随着风势,火越来越大。玉米秆垛上空的电线被烧得“噼噼啪啪”响,紧邻垛堆的30多户村民家的房屋和10个塑胶蔬菜大棚也面临着被烧毁的危险。在熊熊烈火升腾的瞬间,贾有强毫不犹豫地沖向玉米垛,为身处火海之中的8个孩子带来了生的希望,而他自己却英勇牺牲,将生命定格在36岁。
孙 宾
【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车祸,你没有踯躅和犹豫,而是义无反顾地挺身救人。一个生命得救了,但与你素不相识;另一朵花蕾凋零了,却是你的骨肉。一对侠义夫妇,奋勇救人,用捨生忘死、人间大爱生动阐释了“道义”的内涵。
【事迹】孙宾 男,38岁,内乡县检察院职工。
2014年6月22日下午2点半孙宾驾车接妻子回家途中目睹一起交通事故,侧翻横卧在道路中间的麵包车已开始漏油,在高温环境下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见此情景,孙宾在妻子的协助下,爬上侧翻的麵包车撬开严重变形的车门,救出已经昏迷的湖北客商许新生,并将其送到医院急救。随后,孙宾的妻子却因颠簸劳累,身体出现不适,所怀双胞胎早产,一个不幸夭折,一个生命体徵微弱。其女儿出生后因患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后在北京、郑州、南阳等地多家医院治疗,目前仍在康复治疗中。
孙宾见义勇为的事迹经媒体报导后,在社会上赢得良好讚誉。内乡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先后作出向孙宾学习的决定,内乡县民政局、慈善总会授予他“内乡县慈善爱心大使”称号,内乡县文明委授予他“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共青团内乡县委授予他“学雷锋好青年”荣誉称号。
殷晓非
【颁奖词】为救人,你纵身一跳,那箭一样的弧线,划过最后一道生命的彩虹。当人们从激流中找到你,你毅然保持着那坚毅的救人姿势,无情的洪水能冲动坚固的桥樑,却沖不垮你这钢铁般的姿势,三湘落泪,涟水呜咽,英雄长逝,高山仰止。
【事迹】殷晓非,男,官庄工区外出务工人员,2014年在湖南省娄底市营救跳水女子时不幸遇难,年仅32岁。
2014年6月4日下午,湖南省娄底市一名女子跳入涟水河中。看到有人跳河,殷晓非当时只脱了鞋子就下河营救。殷晓非奋力游到女子旁边,并将女子拉到了一个桥墩下。他向游到身边的同事说:“先救那女的。”桥墩处光滑且水流湍急,几秒钟的工夫,殷晓非就和落水女子一起淹没在水浪中。6月5日凌晨,救人英雄殷晓非的遗体被打捞上岸。此时他的双手还呈环抱状,保持着生前救人的最后姿势。6月9日,河南各界迎接救人牺牲的青年英雄殷晓非魂归故里。团省委副书记李建涛、市委副书记陈光杰及全市各界干部民众到高速路口迎接英雄回家并参加了祭奠仪式。河南团省委、省青联作出决定,联合追授殷晓非同志“河南省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荣誉称号。
“托举三兄弟”
【颁奖词】兄弟三人奋力一举,镌刻成中华大地一尊雄伟的雕塑,虽没有飞翔的灵动,却凝聚着果敢、沉勇和坚毅,人性的光辉在那一瞬间绚烂绽放。人间自有真情在,寸心报得三春晖。真情是我们生活中最动人的旋律。
【事迹】“托举三兄弟”刘新军、贾晓玉和杨明是淅川县农民,在天津打工。
2014年6月17日上午11时40分,天津市河北区律笛里小区一名89岁的老太太从四楼自家窗台滑出后,裤腿被空调室外机挂住,头部朝下,随时有坠落的可能。此时,在该小区进行旧楼改造粉刷外墙的工人刘新军、贾晓玉和杨明刚吃完午饭準备回住所,听到呼救声,急忙赶到现场。刘新军和贾晓玉立即沿着窗户护栏,从一楼爬到三楼窗台,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各用一只脚站在仅十几厘米宽的三楼窗台上,另一只脚踩在空调室外机上,配合着用双手将老人托住,杨明迅速返回地面在一楼接应。闻讯赶到现场的消防人员在楼外架起梯子,与刘新军、贾晓玉共同托住老人。随后,救援人员用绳子和救生吊带将老人固定好后,从视窗成功救入室内。刘新军和贾晓玉从爬上窗台到老人得救进屋,托着老人站了近半个小时。他们的义举感动了天津市民,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托举三兄弟”。
